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紫绂 | zǐ fú | 贵官系印用的紫色丝绳。 | |
紫绀 | zǐ gàn | 1.一种接近赤红的紫色。 2.古钱币名。 | |
紫驼尼 | zǐ tuó ní | 1.亦作“紫陁尼”。亦作“紫駞尼”。 2.用骆驼毛织成的呢料。 | |
紫骍 | zǐ xīng | 良马名。 | |
紫罗襕 | zǐ luó lán | 1.一种用紫色罗缎缝制的官服。 | |
紫书 | zǐ shū | 1.道经。 2.帝王的诏书。 | |
紫盖 | zǐ gài | 紫色车盖。帝王仪仗之一。借指帝王车驾。 | |
紫鹿 | zǐ lù | 1.古骏马名。 2.古杂技名。 | |
紫羔 | zǐ gāo | 羊的一种,毛色淡黑,毛根紫,故名。所制皮裘称佳品。 | |
紫笋 | zǐ sǔn | 名茶名。 | |
紫历 | zǐ lì | 历数。指国运。 | |
紫电 | zǐ diàn | 1.古宝剑名。 2.紫色光芒。形容人目光锐利。 3.祥瑞之光。 | |
紫光阁 | zǐ guāng gé | 阁名。在北京西苑太液池(今中南海)西岸。清代于阁前殿试兵部中式武举,又为元旦宴请藩属王公之处。 | |
驱絷 | qū zhí | 驱逼拘系。 | |
囚絷 | qiú zhí | 拘禁。 | |
笼絷 | lóng zhí | 犹束缚。 | |
累絷 | lèi zhí | 被拘系者,指囚犯。 | |
缧絷 | léi zhí | 捆绑,囚拘。 | |
拘絷 | jū zhí | 押系;束缚。 | |
羁絷 | jī zhí | 1.亦作“羇絷”。 2.马络头和马缰绳。 3.束缚;拘禁。 | |
缚絷 | fù zhí | 捆绑。 | |
樊絷 | fán zhí | 谓拘系于笼中。 | |
缠絷 | chán zhí | 缠绕束缚。 | |
维絷 | wéi zhí | 1.《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郑玄笺:“愿此去者乘其白驹而来,使食我场中之苗,我则绊之系之,以永今朝。爱之欲留之。”因以“维絷”为系缚;羁绊。 2.引申为挽留;羁留。 | |
系絷 | xì zhí | 1.拘禁,拘囚。 2.束缚。 | |
絷维 | zhí wéi | 1.语出《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谓绊马足﹑系马缰,示留客之意。后以“絷维”指挽留人才。 2.拴马的绳索。引申指束缚。 | |
絷囚 | zhí qiú | 囚犯。 | |
絷拘 | zhí jū | 拘束;拘禁。 | |
缕綦 | lǚ qí | 用线织綦。 | |
公綦 | gōng qí | 复姓。 | |
缟綦 | gǎo qí | “缟衣綦巾”之省。浅色服。 | |
椶綦 | zōng qí | 棕鞋。綦,鞋带,借指鞋。 | |
五綦 | wǔ qí | 谓目﹑耳﹑口﹑鼻﹑心五者各极其情。 | |
綦母 | qí mǔ | 见“綦毋”。 | |
綦连 | qí lián | 复姓。北齐有綦连猛。见《北齐书》本传。 | |
綦巾 | qí jīn | 青白色的女服。古代未嫁女子所服。 | |
綦履 | qí lǚ | 1.指用斜纹丝织品制成的鞋。 2.犹綦迹。 | |
綦缟 | qí gǎo | 《诗.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后因以“綦缟”指平民妇女之服装,亦借指穿“綦缟”之平民妇女。 | |
綦下 | qí xià | 一种用鞋带从鞋底左右绕系使不脱落的麻鞋。 | |
綦会 | qí huì | 古代帝王皮冠上的玉饰冠纽。 | |
綦组 | qí zǔ | 1.杂色丝带。 2.谓组织文辞。 | |
綦毋 | qí wú | 1.亦作“綦母”。 2.复姓。春秋晋有大夫綦母张。见《左传.成公二年》。唐有綦毋潜。见《新唐书.艺文志四》。 | |
綦迹 | qí jì | 足迹;踪迹。 | |
綦绣 | qí xiù | 斜纹的彩色丝织色。 | |
綦公 | qí gōng | 复姓。元有綦公直。见《元史》本传。 | |
綦辙 | qí zhé | 足迹和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前辈的遗泽。 | |
牙綮 | yá qǐ | 牙,外缘突出部分;綮,肯綮。骨骼的凹凸和关节处。 | |
綮窾 | qǐ kuǎn | 犹綮肯。 | |
綮肯 | qǐ kěn | 犹肯綮。筋骨结合处。比喻要害或关键。 | |
綮要 | qǐ yào | 要领。 | |
频緐 | pín fán | 见“频繁”。 | |
周緜 | zhōu mián | 曲折连绵。 | |
眇緜 | miǎo mián | 见“渺绵”。 | |
瓜緜 | guā mián | ㄍㄨㄚ ㄇㄧㄢˊ | 《诗·大雅·緜》:“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 沮 漆。”朱熹 集传:“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其蔓不絶,至末而后大。以比 周 人始生於 漆 沮 之上,而 古公 之时其国甚小,至 文王 而后大也。”后以“瓜緜”喻子孙昌盛。元 耶律楚材《和冀先生韵》:“宗亲成蔕固,国祚等瓜緜。” |
烟緜 | yān mián | 见“烟绵”。 | |
沈緜 | shěn mián | 亦作“沉绵”。 见“沉绵”。 | |
披緜 | pī mián | 见“披绵”。 | |
縏结 | pán jié | 小袋子的扎口。 | |
縏袠 | pán zhì | 泛指装针线等物的囊袋。 | |
绿縢 | lǜ téng | 古代弓上的绿色绳索,用作装饰品。 《诗·鲁颂·閟宫》:“公车千乘,朱英绿縢。”毛 传:“縢,绳也。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