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卜第 | bǔ dì | 选择宅第。 | |
班第 | bān dì | 朝班排列的次第。 | |
山第 | shān dì | 山中别墅。 | |
升第 | shēng dì | 晋级或被录用。 | |
税第 | shuì dì | 犹税屋。 | |
琐第 | suǒ dì | 门上刻有连琐文饰的住宅,多为贵族府第。 | |
下第 | xià dì | ㄒㄧㄚˋ ㄉㄧˋ | 下等;劣等。 |
未第 | wèi dì | 谓应科举考试未中。 | |
五侯第 | wǔ hòu dì | 泛指权贵豪门之家。 | |
新第 | xīn dì | 新建的第宅。 | |
姓第 | xìng dì | 姓氏行第。姓下加排行以代姓名。如元稹称元九,张籍称张十八之类。 | |
乙第 | yǐ dì | 1.别邸;别宅。 2.古代考试中的第二等。 3.即乙科。 | |
移第 | yí dì | 迁移住宅。 | |
祖第 | zǔ dì | 祖上留传的宅第。 | |
第一时间 | dì yī shí jiān | 指距事情发生后最近的时间:抢在~赶到火灾现场。 | |
第二春 | dì èr chūn | 第二春通常指的是在一定的年龄里,一些人在原先的基础上又爱上了另一些人而产生的感情,这种一般是在中年人比较多,这种事比较正常的没有一点不和谐的意思,表示再次遇到了真爱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缘分。 | |
第一版 | dì yī bǎn | ㄉㄧˋ ㄧ ㄅㄢˇ | |
第一性 | dì yī xìng | 直接的﹑原始的﹑感性的。 | |
第一 | dì yī | ㄉㄧˋ ㄧ | 1.等第次序居首位或首位的。 2.形容程度最深;最重要。 |
第行 | dì xíng | 犹行第。家族内同辈人的排行次第。 | |
第一声 | dì yī shēng | 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阴平声。如“哀”“方”“肌”“秧”等字调为第一声。 | |
第一人 | dì yī rén | 1.指才能﹑德行﹑姿容等方面最好的人。 2.指科举中式名列第一者。 | |
第宅 | dì zhái | ㄉㄧˋ ㄓㄞˊ | 犹宅第﹐住宅。 旧指上层人物的住宅 |
第下 | dì xià | 犹门下﹑阁下。古代多用于对长官的敬词。 | |
第四纪 | dì sì jì | 地质年代,约从250万年前至今。 地质年代,约从250万年前至今 | |
第一义 | dì yī yì | 1.佛教语。指最上至深的妙理。也称第一义谛﹑真谛﹑胜义谛。与世谛﹑俗谛或世俗谛对称。 2.泛指最为重要的道理。 | |
第三世界 | dì sān shì jiè | 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内容之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摆脱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取得独立的新兴国家。它们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70%以上。从20世纪50年代的万隆会议到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已成为世界上反帝、反殖、反霸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 | |
第三者 | dì sān zhě | ㄉㄧˋ ㄙㄢ ㄓㄜˇ | 1.当事双方以外的一方。 2.特指插足他人家庭﹐与夫妇中的一方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的人。 |
第室 | dì shì | 犹第宅。 | |
第赏 | dì shǎng | 评定奖赏。 | |
第一国际 | dì yī guó jì | 即“国际工人协会”。世界无产阶级第一个群众性国际组织。1864年9月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工人会议上宣告成立。马克思出席了大会,并起草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1876年因组织形式不适应形势发展而宣布解散。1889年第二国际成 | |
第主 | dì zhǔ | 屋主﹐户主。 | |
第三声 | dì sān shēng | 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絶﹐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因以“第三声”指令人凄切的猿鸣声。 2.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上声。如“板”“此”“鬼”“也”等字调为第三声 | |
第屋 | dì wū | 犹第宅。 | |
第一世界 | dì yī shì jiè | 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内容之一。指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它们依靠远比别国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在世界上划分势力范围,对别国进行政治干涉、经济剥削、军事侵略,企图称霸世界,是造成当时国际紧张局势的根源。 在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指具有最强的军事、经济实力,在世界 | |
第一官 | dì yī guān | 指最重要的官位。 | |
第秩 | dì zhì | 官阶品级。 | |
第二流 | dì èr liú | 比最优秀的略逊一筹的。如:第二流小提琴手。 | |
第三状态 | dì sān zhuàng tài | 亚健康状态。 | |
第一审 | dì yī shěn | 法院对案件的最初一级审判。在我国,普通的第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但是性质较严重、问题较复杂、影响较重大的第一审案件,按其不同程度,分别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就是终审。 | |
第一把手 | dì yī bǎ shǒu | 指领导核心中居于首位的领导人。 指领导集团中居于首位的主要负责人 | |
第一手 | dì yī shǒu | 1.技艺最强的能手。 2.直接的﹐带有原始性质的。 直接获得 | |
第六感 | dì liù gǎn | 见“第六感觉”。 | |
第宇 | dì yǔ | 犹官邸。 | |
第二审 | dì èr shěn | 上级法院按上诉程序对下级法院的第一审案件所作的审理。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二审就是终审。 | |
第一线 | dì yī xiàn | 1.战地的最前线。 2.指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等实际活动的地方或岗位。 战场的最前线,也指直接从事某工作的现场 | |
第五纵队 | dì wǔ zòng duì | 泛指帝国主义在别国内部组织和安插的,由叛徒、内奸、破坏分子组成的反动势力。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内战时期,由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军队支持的西班牙叛军,向西班牙共和国发动进攻,叛军将领摩拉宣称,已有四个纵队在进攻首都马德里,而“第五纵队”已在马德里潜伏作内应。以后,“第五纵队” | |
第二世界 | dì èr shì jiè | 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内容之一。指以欧洲为主,包括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它们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另一方面,它们为了自身利益,在政治和经济等领域联合起来,与超级大国抗衡。 在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中处于第一世界和第三 | |
第二 | dì èr | ㄉㄧˋ ㄦˋ | 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
第二把手 | dì èr bǎ shǒu | ∶居第二位的人。 ∶居第二位的人 | |
第八 | dì bā | 复姓。汉有第八矫。见《元和姓纂》卷八引《风俗通》。 | |
第二国际 | dì èr guó jì | 社会民主党和社会主义工人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国际解散后,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来自欧美二十二个国家的三百多名国际社会主义者于1889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代表大会,宣告第二国际的成立。初期在恩格斯的领导和影响下,基本执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恩格斯去世后,逐渐分裂为左、中、右 | |
第恐 | dì kǒng | 只怕。表示拟测。 | |
第二乘 | dì èr chéng | 第二等。 | |
第二声 | dì èr shēng | 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阳平声。如“旁”“魔”“琦”“檀”等字调为第二声。 | |
第六感觉 | dì liù gǎn jué | 指眼﹑耳﹑鼻﹑舌﹑身五官所属的视﹑听﹑嗅﹑味﹑触觉五种感觉以外的敏锐感觉。 | |
第观 | dì guān | 第宅与楼观。 | |
第三 | dì sān | 复姓。汉田广孙田癸为第三氏。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三十。 | |
第巴 | dì bā | 西藏地区旧官名。原为西藏部落或地方首领的称号﹐清初用以称总理西藏地方事务的官员﹐后又以指西藏地方政府所委派的地方官及中下级执事官。 | |
第三国际 | dì sān guó jì | 又称“共产国际”。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性组织。随着第二国际的破产和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三十个国家的工人政党和组织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列宁起草的《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等文件,宣告共产国际的成立。凡参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