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白耗 | bái hào | 1.明清时征收白粮外附加的补贴损耗的米。 2.白白浪费。 | |
暗耗 | àn hào | 暗中损耗。指正当费用以外的开支。 | |
省耗 | shěng hào | 五代时征收田赋的一种附加税。 | |
时耗 | shí hào | 古剑名。 | |
无耗 | wú hào | 没有消息。 | |
销耗 | xiāo hào | ㄒㄧㄠ ㄏㄠˋ | 消耗﹔亏损。 |
斁耗 | yì hào | 犹损耗。 | |
抑耗 | yì hào | 损伤。 | |
作耗 | zuò hào | 1.作乱;叛乱。 2.指妖物作怪。 3.任性胡为。 | |
折耗 | shé hào | 损失消耗。 货物在运送、保存过程中,数量上的损失桔子从广东运至北京,水分折耗不少 | |
哀耗 | āi hào | 犹噩耗。 | |
耗能 | hào néng | ㄏㄠˋ ㄋㄥˊ | 消耗电能、热能等:炼铝是高~行业。 |
耗竭 | hào jié | 消耗净尽:兵力耗竭丨物资耗竭。 | |
耗折 | hào shé | 减少;亏损。 | |
耗爆 | hào bào | 方言。骚扰。 | |
耗眊 | hào mào | 1.亦作“耗耄”。 2.衰老昏聩。 | |
耗惫 | hào bèi | 亏损疲惫。 | |
耗敝 | hào bì | 1.亏损疲困。 2.耗费损害。 | |
耗散 | hào sàn | 损减散失;消散。 减少,散失资金耗散 | |
耗尽 | hào jìn | ㄏㄠˋ ㄐㄧㄣˋ | 1.消减净尽。 2.用完。同“耗竭” |
耗乱 | hào luàn | 昏乱。 | |
耗子 | hào zǐ | ㄏㄠˋ ㄗㄧˇ | 〈方〉老鼠。 |
耗匮 | hào kuì | 消耗匮乏。 | |
耗耄 | hào mào | 见“耗眊”。 | |
耗资 | hào zī | 耗费资财:工程耗资上亿。 | |
耗减 | hào jiǎn | 1.损耗减少。 2.谓疲惫﹐不足。 | |
耗土 | hào tǔ | 瘠薄的土地。 | |
耗磨日 | hào mó rì | 指农历正月十六日。唐张说有《耗磨日饮二首》。 | |
耗斁 | hào yì | 1.损耗败坏。 2.耗费﹐开支。 | |
耗扰 | hào rǎo | 骚扰。 | |
耗登 | hào dēng | 犹言丰歉。田赋因年成丰歉而增减﹐故借指田赋。 | |
鸟耘 | niǎo yún | 1.古代传说舜耕历山,群鸟为之耕耘。 2.谓如鸟啄食或如鸟爪爬抉似地耘田。形容耘田动作快速。 | |
火耘 | huǒ yún | 犹火耕。 | |
耕耘 | gēng yún | ㄍㄥ ㄧㄨㄣˊ | 耕地和除草,常用于比喻:着意耕耘,自有收获。 |
锄耘 | chú yún | 1.锄地除草。 2.比喻修饰﹑斟酌(文字)。 | |
夏耘 | xià yún | 夏天锄田除草。 夏锄 | |
耘治 | yún zhì | 锄草治田。 | |
耘秽 | yún huì | 铲除杂草。 | |
耘获 | yún huò | 犹收割。 | |
耘艾 | yún ài | 耕种收获。 | |
耘耛 | yún chí | 除草。 | |
耘锄 | yún chú | 1.亦作“耘鉏”。 2.除草和松土用的锄头。 3.去除田间杂草。 4.泛指农业劳动。 5.犹平定或整治。 除草和松土用的锄头 | |
耘耔 | yún zǐ | 语本《诗。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耔。”谓除草培土。后因以“耘耔”泛指从事田间劳动。 | |
耘荡 | yún dàng | 水田中除草松泥的农具。 | |
耘耘 | yún yún | 耕作兴盛貌。 | |
耥耙 | tǎng bà | 用于水稻田中耕耘的一种农具。形如木屐﹐下有若干短铁钉﹐上有长柄。在水稻行间推拉﹐松土除草。 一种在稻田行间推拉松土除草的农具 | |
耙地 | bà dì | 用耙进行的一种表土耕作,通常在犁耕后、播种前或早春保墒时进行,有疏松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土温等作用。 用耙进行的一种表土耕作,通常在犁耕后、播种前或早春保墒时进行,有疏松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土温等作用 | |
钉耙 | dīng pá | 用铁钉做齿的耙子,是碎土、平土的农具。 作碎土、平土农具的用铁钉做齿的耙 | |
打耙 | dǎ pá | 1. ∶反悔变卦。2.田犁过后用耙将土块破碎弄匀。 | |
耘耙 | yún pá | 农具。耘稻用的耙。 | |
耙子 | pá zǐ | 聚拢和疏散柴草﹑谷物或平整土地的农具﹐有长柄﹐一端有铁齿﹑木齿或竹齿。 归拢或散开谷物、柴草或平整土地用的一种农具,柄长,装有木、竹或铁制的齿 | |
耙梳 | pá shū | 整理﹐使有条理。 | |
耒耜 | lěi sì | 古代一种像犁的农具,也用做农具的统称。 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耜用于起土。耒是耜上的弯木柄。也用做农具的统称 | |
春耜 | chūn sì | 指春耕。 | |
石耜 | shí sì | 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的石制锹形农具。 | |
剡耜 | yǎn sì | 锋利的耒耜。 | |
悬耜 | xuán sì | 挂起农具。谓停止耕作,荒废农事。 | |
麦耞 | mài jiā | 即连枷。 | |
耠子 | huō zǐ | 翻松土壤用的农具,比犁轻巧,多用于中耕。也用来开沟播种。 | |
耡粟 | chú sù | 传说井田制中一井所纳的税粟。《周礼·地官·旅师》:“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郑玄 注:“耡粟,民相助作,一井之中,所出九夫之税粟也。”一说,农民合耦于耡,纳粟少许,以待饥年之用,名“耡粟”。孙诒让 正义引 江永 曰:“耡粟者,农民合出之,因合耦於耡,故名耡粟,正犹 隋 唐 社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