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玉姜 | yù jiāng | 传说中的毛女名。 | |
六玺 | liù xǐ | 秦汉皇帝除传国玺之外﹐尚有六玺﹐皆白玉制﹐螭虎纽﹐用武都紫泥封:一﹐皇帝行玺﹐用于封国;二﹐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三﹐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四﹐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五﹐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六﹐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其后﹐自晋至隋﹐用制屡变而其名不改。唐又增神玺﹑受 | |
连玺 | lián xǐ | 同时佩两颗官印。 | |
降玺 | jiàng xǐ | 谓降敕褒奖﹐下诏勉励。 | |
怀玺 | huái xǐ | 谓隐藏君主身份。玺,天子印。 | |
黑玺 | hēi xǐ | 黑色的印。 | |
国玺 | guó xǐ | 1.即传国玺。秦以后皇帝世代相传的印章。 2.代表国家元首或最高权力的印章。 | |
琮玺 | cóng xǐ | 玉玺,皇帝或皇后的印。 | |
册玺 | cè xǐ | 册宝。 | |
宝玺 | bǎo xǐ | 皇帝的印玺。 | |
八玺 | bā xǐ | 秦汉以后﹐皇帝除传国玺外﹐有六玺;及唐武德间﹐增神玺及受命玺为八玺。 | |
相玺 | xiāng xǐ | 相国的官印。 | |
信玺 | xìn xǐ | 古代皇帝玺印之一。 | |
玉玺 | yù xǐ | ㄧㄩˋ ㄒㄧˇ | 专指皇帝的玉印。始于秦。据汉蔡邕《独断》载:“天子玺以玉螭虎纽。古者尊卑共之……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名。” 专指皇帝的玉印 |
玺诰 | xǐ gào | 诏令的一种。用以授官或加封。 | |
玺书 | xǐ shū | 1.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 2.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 |
玺绂 | xǐ fú | 1.亦作“玺韨”。 2.玺绶。 | |
玺唤 | xǐ huàn | 传说中的古国名。 | |
玺剑 | xǐ jiàn | 《西京杂记》卷一:“汉帝相传以秦王子婴所奉白玉玺,高帝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后以“玺剑”指传国之宝。 | |
玺绶 | xǐ shòu | 古代印玺上所系的彩色丝带。借指印玺。 | |
瑿珀 | yī pò | 瑿的别称。 | |
璗琫 | dàng běng | 上端以黄金装饰的刀鞘。 | |
怀璧之罪 | huái bì zhī zuì | 把璧玉藏在身上因而招惹罪祸。 | |
卞璧玺 | biàn bì xǐ | 用和氏璧做的国印。 | |
白璧瑕 | bái bì xiá | 见“白璧微瑕”。 | |
琼璧 | qióng bì | 玉璧。 | |
球璧 | qiú bì | 泛指珍宝。 | |
秦璧 | qín bì | 指和氏璧。秦昭王曾致书赵惠文王愿以十五城易之﹐故名。 | |
破璧 | pò bì | 1.击碎玉璧。 2.喻女子已非处子。与“完璧”相对。 | |
履璧 | lǚ bì | 楚共王有宠子五人,无嫡立。乃埋璧祷于神,使能践之者立为嗣。平王抱而拜,压纽,竟续楚祀。后因以“履璧”为继位之典。 | |
灵璧 | líng bì | 见“灵壁”。 | |
荆璧 | jīng bì | 即和氏璧。亦用以泛指美玉。 | |
金璧 | jīn bì | 1.黄金和璧玉。 2.薄金制成的椽头圆形饰物。 | |
还璧 | hái bì | 1.归还玉璧。战国时,秦昭王以强凌弱,声称以十五城换赵国新得到的和氏璧。蔺相如奉璧入秦,秦王得璧之后,无意践诺。蔺相如智赚秦昭王,使和氏璧归还赵国。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敬辞。称归还原物或辞谢馈赠之物。 | |
环璧 | huán bì | 玉环和玉璧。环为圈形,璧的边阔大于孔径。古代用作朝聘、祭祀、丧葬的礼器。亦用作装饰品。 | |
怀璧 | huái bì | 怀藏美玉: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后用来比喻有才华而遭嫉害:得罪因怀璧|出游非怀璧,何忧乎忌人。 | |
毁璧 | huǐ bì | 《文选.左思》“哂淡台之见谋﹐聊袭海而徇珍”刘逵注引晋干宝《搜神记》:“淡台子羽赍璧渡河﹐风波忽起﹐两龙夹舟。子羽奋剑斩龙﹐波乃止。登岸﹐投璧于河﹐河伯三归之。子羽毁璧而去。”后以“毁璧”为鄙弃财宝之典。 | |
寒璧 | hán bì | 清凉皎洁的璧玉。多喻指月亮。 | |
珪璧 | guī bì | 1.古代祭祀朝聘等所用的玉器。 2.指爵位﹑官职。 3.比喻高尚的人品。 4.比喻佳作。 | |
谷璧 | gǔ bì | 六瑞之一。古代子爵诸侯所执之玉。 | |
珙璧 | gǒng bì | 大璧。 | |
当璧 | dāng bì | 《左传.昭公十三年》:“初,共王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请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徧以璧见于群望,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既,乃与巴姬密埋璧于大室之庭,使五人齐,而长入拜……平王弱,抱而入,再拜,皆厌纽。”杨伯峻注:“厌同 | |
琮璧 | cóng bì | 玉制礼器。亦指珍贵的物品。 | |
拜璧 | bài bì | 春秋时,楚共(恭)王有宠子五人,自己不能确定由谁继承王位。于是遍祭名山大川,请神择定,并以璧示之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祭毕,密埋璧于祖庙厅堂里,令五子斋,并以次第入拜。结果,小儿子几次跪拜都压在璧纽上,后继位为楚平王。事见《左传.昭公十三年》。后因以“拜璧 | |
白璧 | bái bì | 平圆形而中有孔的白玉。 | |
收璧 | shōu bì | 收受礼物。 | |
沈璧 | shěn bì | 1.谓沉璧于河。古代盟誓或祭祀时所举行的一种仪式。 2.指映在水中的月影。 | |
石璧 | shí bì | 石雕成璧。 | |
犀璧 | xī bì | 1.用***制的似璧的装饰品。 2.墨的美称。 | |
玄璧 | xuán bì | 1.黑色的璧玉。 2.泛指美玉。 | |
轩璧 | xuān bì | 轩车和璧玉。谓贵重的物品。 | |
悬璧 | xuán bì | 1.用悬黎制成的璧。 2.悬挂着的璧玉。 | |
载璧 | zǎi bì | 祭祀所用的璧。 | |
珠璧 | zhū bì | 1.珍珠与璧玉。 2.喻指皎洁的光辉,光亮。 3.比喻珍贵之物。 | |
重璧 | zhòng bì | 古台名。 | |
瑑璧 | zhuàn bì | 雕有纹饰的璧玉。 | |
璧月 | bì yuè | 对月亮的美称:璧月澄澈。 | |
璧瑗 | bì yuàn | 泛指玉璧。 | |
璧玉 | bì yù | ㄅㄧˋ ㄧㄩˋ | 1.上等美玉。 2.喻人的品格高洁。 |
璧琰 | bì yǎn | 玉璧与琰圭。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