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爪甲 | zhǎo jiǎ | 手指或脚趾前端的角质硬壳。 | |
总甲 | zǒng jiǎ | 元明以来职役名称。明清赋役制度,以一百十户为一里,里分十甲,总甲承应官府分配给一里的捐税和劳役等。 | |
甲牀 | jiǎ chuáng | 放置铠甲的架子。《新唐书·兵志》:“十人为火,火有长。火备六驮马。凡火具乌布幕、铁马盂、布槽、鍤、钁、凿、碓、筐、斧、钳、锯皆一,甲牀二、镰二。” | |
甲赋 | jiǎ fù | 唐宋时称应试时所撰之赋为“甲赋”。 | |
甲械 | jiǎ xiè | 指兵器。 | |
甲日 | jiǎ rì | 旧历每旬的第一天。 | |
甲外 | jiǎ wài | 军阵之外。 | |
甲烷 | jiǎ wán | 也称“沼气”、“坑气”。化学式ch_4。无色无味易燃气体。极难溶于水。化学性质较稳定,跟强碱、强酸或强氧化剂一般不起反应。是天然气、沼气、坑气的主要成分。实验室中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和加热而得,工业上由石油气分离而得。主要用作燃料,制乙炔、氢气、炭黑等。 | |
甲妓 | jiǎ jì | 色艺冠群的***。 | |
甲子 | jiǎ zǐ | 用干支纪年或计算岁数时,六十组干支字轮一周叫一个甲子。参看〖干支〗。 | |
甲扎 | jiǎ zhā | 见“甲札”。 | |
甲杖 | jiǎ zhàng | 见“甲仗”。 | |
甲役 | jiǎ yì | 军务。 | |
甲长 | jiá cháng | 宋以来地方户籍编制。十户为甲,其头目称甲长。 | |
甲马 | jiǎ mǎ | 1.铠甲和战马。泛指军备或战事。 2.迷信者所画的神符。 3.披甲的战马。 | |
甲乙 | jiǎ yǐ | 1.指春季。 2.次第;等级。 3.评定优劣。 4.比并;相属。 5.犹言数一数二。 6.引申为称誉,赞扬。 7.谓一一列举。 8.甲科﹑乙科的并称。 9.甲帐﹑乙帐的并称。 10.指初更﹑二更。 11.代词。犹某某。 | |
甲士 | jiá shì | ㄐㄧㄚˊ ㄕㄧˋ | 披甲的战士。泛指士兵。 |
甲戟 | jiǎ jǐ | 甲胄和戈戟。泛指武备。 | |
甲胄 | jiǎ zhòu | 〈书〉盔甲。 盔甲衣胄躬擐甲胄。——《左伟.成公十三年》甲胄之士 | |
甲乇 | jiǎ tuō | 草木萌生。引申为发展,衍生。甲,甲坼;乇,草木展叶开花貌。 | |
甲舍 | jiǎ shè | 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 | |
甲文 | jiǎ wén | 战衣上的花纹。 | |
甲姓 | jiǎ xìng | 贵族世家。 | |
甲夜 | jiǎ yè | 初更时分。 | |
甲万 | jiǎ wàn | 保险柜。 | |
甲坼 | jiá chè | 谓草木发芽时种子外皮裂开。 | |
甲铠 | jiǎ kǎi | 铠甲。 | |
甲盾 | jiǎ dùn | 见“甲楯”。 | |
甲絣 | jiǎ bīng | 用以系结铠甲部件使之成为整体的绳。 | |
牧田 | mù tián | 古代称授予民众为公家放牧的场地。后泛指牧场。 | |
煤田 | méi tián | 可以供开采的大面积煤层的分布地带。 大面积的开煤地带 | |
旱田 | hàn tián | ㄏㄢˋ ㄊㄧㄢˊ | ①土地表面不蓄水的的田地,如种小麦、杂粮、棉花、花生等的田地。②浇不上水的耕地。 |
福田 | fú tián | 佛教语。佛教以为供养布施,行善修德,能受福报,犹如播种田亩,有秋收之利,故称。 | |
肥田 | féi tián | ㄈㄟˊ ㄊㄧㄢˊ | 采用施肥等措施使土地肥沃:草木灰可以肥田。 |
稻田 | dào tián | 种稻的田。 生长水稻的水田 | |
丹田 | dān tián | 针灸穴位中人体脐下的关元、阴交、气海、石门四穴都别称丹田。也有称脐下为下丹田,心窝部为中丹田,两眉间为上丹田。在练气功时意守丹田,就是把内气有意识地运向脐下小腹。 | |
冲田 | chōng tián | 夹在山间的较平坦的水田。 | |
村田 | cūn tián | 农田。 | |
白田 | bái tián | 1.旱田。 2.种白谷的田。 3.荒田。 4.地名。在江苏省宝应县南。 | |
坝田 | bà tián | 堤岸旁边的田地。 | |
圩田 | wéi tián | 有土堤包围能防止外边的水侵入的农田。 | |
新田 | xīn tián | 开垦两年的田地。 | |
盐田 | yán tián | 1.不排水的天然的洼地,其中聚集水和蒸发后留下沉积盐。2.借助于蒸发制盐的大盐池。 | |
秧田 | yāng tián | 培埴稻秧的水田。 培植稻秧的水田 | |
油田 | yóu tián | 由一定地质构造控制,主要储集石油并可供开采的地区。常由不同油藏组合而成。按储油圈闭的不同,可分为构造型油田、地层型油田和复合型油田等。中国最著名的油田有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等。 | |
园田 | yuán tián | 1.园圃和田地。 2.今专指种菜的田地。 | |
原田 | yuán tián | 1.原野上的田地。 2.方言。高原上的田地。 〈方〉∶指平原上或高原上的田地;原野上的田地 | |
田舍 | tián shè | ㄊㄧㄢˊ ㄕㄜˋ | ①田地和房屋:田舍井然有序。②农家屋舍: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
田圃 | tián pǔ | ㄊㄧㄢˊ ㄆㄨˇ | 田地和园圃。 |
田垄 | tián lǒng | 1.亦作“田陇”。 2.田埂。 3.指田间。 | |
田七 | tián qī | 三七。 | |
田赋 | tián fù | 中国历代政府对农田征收的税。名称历代有所不同。始于公元前594年。有些朝代将其他课征并入。明、清两代,田赋成为国家主要财政收入。 | |
田家 | tián jiā | 1.农家。 2.农夫。 | |
田坎 | tián kǎn | 田埂。 田间的土埂 | |
田黄 | tián huáng | 1.亦作“田坑石”。 2.寿山石的一种,产于田坑,色黄,故名田黄,是极珍贵的印石。寿山,在福建省福州市北芙蓉峰下。 | |
田鸡 | tián jī | ㄊㄧㄢˊ ㄐㄧ | 1.青蛙。 2.鸟名。形状略像鸡,体形较小,羽毛赤栗色,背部橄榄色,嘴绿褐色,脚赤色。生活在草原和水田里。 青蛙的通称 |
甹丰 | pīng fēng | 风骤貌。 | |
丘甸 | qiū diàn | 古代划分田地和政区的单位名称。古井田制,四丘为甸,亦谓之乘。见《周礼.地官.小司徒》。后用以泛指乡村﹑田野。 | |
青甸 | qīng diàn | 绿色的郊野。 | |
圻甸 | qí diàn | 天子的领地。天子之地方千里,千里之内谓之“圻甸”。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