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百分制 | bǎi fēn zhì | 学校评定学生成绩的一种记分方法。一百分为最高成绩﹐六十分为及格。 | |
百分之百 | bǎi fēn zhī bǎi | ㄅㄞˇ ㄈㄣ ㄓㄧ ㄅㄞˇ | 完全;十足。 全部;十足百分之百赞成她的这些建议 |
百分比 | bǎi fēn bǐ | 用百分率表示的两个数的比例关系。例如某班四十个学生当中有二十个是女生﹐这一班中女生所占的百分比就是50%。 | |
百分 | bǎi fēn | 1.犹满杯。 2.指诸天神圣的全图。 3.扑克游戏的一种。 | |
百沸汤 | bǎi fèi tāng | 久沸的水。 | |
百方 | bǎi fāng | 1.各地;万国。 2.用多种方法。 | |
百贩 | bǎi fàn | 各种商贩。 | |
百法 | bǎi fǎ | 佛教语。佛教唯识宗说明世间﹑出世间一切现象的总称。 | |
百罚 | bǎi fá | 屡次受罚。多指罚酒。 | |
百二 | bǎi èr | 1.以二敌百。一说百的一倍。后以喻山河险固之地。 2.犹言一百挂零。 3.犹言百分之二。形容数量之少。 | |
百恶 | bǎi è | 各种邪恶。 | |
不分皁白 | bù fēn zào bái | ㄅㄨˋ ㄈㄣ ㄗㄠˋ ㄅㄞˊ | 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
閤皁 | gé zào | 山名。在 江西省 樟树市 东,周回绵亘二百馀里。道教以为七十二福地之一。《云笈七籤》卷二七:“七十二福地……第三十六 閤皁山,在 吉州 新淦县 郭真人 所治处。”宋 范成大《清江台在临江郡圃西冈上张安国题榜》诗:“萧滩 曳长烟,閤皁 炯残雪。”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五·临江府》 | |
阁皁 | gé zào | 即 閤皁。 | |
门皁 | mén zào | 亦作“门皂”。看门的差役。 | |
服皁 | fú zào | 1.亦作“服皂”。 2.伏枥。伏于马槽。亦喻受人恩养。服﹐通“伏”。 | |
夫皁 | fū zào | 差役。 | |
白皁 | bái zào | 见“白皂”。 | |
才皃 | cái mào | 见“才貌”。 | |
颂皃 | sòng mào | 见“颂貌”。 | |
委皃 | wěi mào | 见“委貌”。 | |
状皃 | zhuàng mào | 见“状貌”。 | |
肥皂剧 | féi zào jù | 某些国家称一种题材轻松的电视连续剧。因早期常在中间插播肥皂之类的生活用品广告而得名。 | |
无皂白 | wú zào bái | 比喻不分是非。语本《诗.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 |
末皂 | mò zào | 卑贱的隶役。 | |
恋皂 | liàn zào | 犹恋栈。 | |
阁皂 | gé zào | 即合皂。 | |
服皂 | fú zào | 见“服皁”。 | |
丹皂 | dān zào | 丹灶。亦指炼丹的方术。 | |
不皂 | bù zào | 深灰色。 | |
白皂 | bái zào | 1.亦作“白皁”。 2.犹皂白。比喻是非。 | |
软皂 | ruǎn zào | 也称钾皂。高碳脂肪酸的钾盐,质地较钠皂为软,故名。一般用作洗涤剂。用于医院洗手及理发店洗发等。 | |
厮皂 | sī zào | 厮役与皂隶。泛指衙门的差役。 | |
胰皂 | yí zào | 胰子。 | |
展皂 | zhǎn zào | 辽金职官的黑色公服。 | |
驺皂 | zōu zào | 养马驾车的差役。 | |
皂罗 | zào luó | 一种色黑质薄的丝织品。亦指以皂罗制的头巾。 | |
皂驺 | zào zōu | 古代穿黑衣骑马的侍从。 | |
皂履 | zào lǚ | 黑鞋子。 | |
皂栈 | zào zhàn | 马厩。皂﹐食槽;栈﹐马脚下防湿的木板。 | |
皂牢 | zào láo | 1.亦作“皁牢”。 2.饲养牛马的圈栏。 | |
皂皮 | zào pí | 黑色皮革。 | |
皂白 | zào bái | 1.亦作“皁白”。 2.黑与白。多比喻非与是。 3.佛教称僧徒和俗人。僧徒衣黑﹐俗人衣白﹐故称。也称缁素。 黑色和白色。引喻为正确与谬误不分青红皂白 | |
皂旗 | zào qí | 1.亦作“皁旗”。 2.黑旗。 | |
皂王老爷 | zào wáng lǎo yé | 灶神的俗称。 | |
皂绔 | zào kù | 黑色套裤。 | |
皂历 | zào lì | 见“皂枥”。 | |
皂脂 | zào zhī | 1.亦作“皁脂”。 2.皂角油。 | |
皂班 | zào bān | 旧时州县衙役三班中的一班﹐其职掌站堂行刑。亦泛指差役。 | |
皂服 | zào fú | 旧时小吏所着的黑衣服。亦借指小吏。 | |
皂片 | zào piàn | 为供市场出售而制备的精致成片的肥皂,易于溶化。 为供市场出售而制备的精致成片的肥皂,易于溶化 | |
皂枥 | zào lì | 1.亦作“皂历”。亦作“皂枥”。 2.马厩。养马之所。 | |
皂物 | zào wù | 1.亦作“皁物”。 2.柞栗之类。可做黑色染料。 | |
皂纛 | zào dào | 1.亦作“皁纛”。 2.古代用黑色丝织物制的军中大旗。 | |
皂绨 | zào tí | 黑色厚缯。亦指用黑色厚缯做成的衣服。 | |
皂役 | zào yì | 旧时官衙中的差役。 | |
皂制 | zào zhì | 黑衣。 | |
皂轮车 | zào lún chē | 黑色车轮的牛车﹐有勋德的诸王三公乘用。 | |
不毬的怎 | bù qiú de zěn | 方言。 不怎么好。《陕北民歌·腊月梅花香》:“图你的人才不毬的怎。” | |
剗的 | chǎn de | 见“剗地”。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