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爪牙官 | zhǎo yá guān | 禁卫军将官。 | |
爪牙 | zhǎo yá | ㄓㄠˇ ㄧㄚˊ | 比喻为坏人效力的人:他是个甘愿作侵略者爪牙的民族败类。 |
狗爪子 | gǒu zhuǎ zǐ | 犹狗腿子。 | |
铁爪子 | tiě zhuǎ zǐ | 一种铁制的爪形工具。可绑在脚底﹐便于登山防滑。 | |
棘爪 | jí zhǎo | 拨动棘轮做间歇运动的零件。棘爪由连杆带动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棘轮做单向运动。 | |
手爪 | shǒu zhǎo | 1.手指。 2.手艺;技艺。 3.指甲。 | |
爪子 | zhuǎ zǐ | 1.犹言蠢材﹑笨蛋。 2.动物的有尖甲的脚。 3.手的辱称。 | |
爪儿 | zhuǎ ér | 1.爪子,动物的脚趾。2.某些器物的腿。如:五个爪儿的煤油炉。 | |
爪尖儿 | zhuǎ jiān er | 猪蹄子。 猪蹄子 | |
极地爬天 | jí dì pá tiān | 形容到处奔走。 | |
攀爬 | pān pá | ㄆㄢ ㄆㄚˊ | 抓着东西向前或向上爬。 |
马爬 | mǎ pá | 如马那样趴伏。多形容向前跌倒,四肢﹑身体着地,摔得很重。 | |
马爬爬 | mǎ pá pá | 见“马爬”。 | |
上爬 | shàng pá | 攀登。如:上爬的常春藤。 | |
梳爬 | shū pá | 谓挑选;整理。 | |
爬坡 | pá pō | 往坡上爬,比喻克服困难和阻力,向好的方面努力或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 |
爬下 | pá xia | ㄆㄚˊ ˙ㄒㄧㄚ | |
爬挲 | pá suō | 爬搔﹐摩挲。 | |
爬灰 | pá huī | 1.偷媳的隐语。 2.一说为“污媳”之隐语。 俗指公公跟儿媳妇通奸。也作“扒灰” | |
爬罗 | pá luó | 1.发掘搜罗。 2.耙拢;聚集。 | |
爬剔 | pá tī | 剔除;挑剔。 | |
爬沙 | pá shā | 1.在沙土地上爬行。 2.指缓慢爬行。 | |
爬疏 | pá shū | 疏导。 | |
爬泳 | pá yǒng | ㄆㄚˊ ㄩㄥˇ | 竞技游泳姿式之一。身体俯卧水面,两臂轮流划水,同时两腿平伸交互上下打水。因腿臂动作像爬行,故名。是游速最快的一种泳式,常被自由泳比赛者采用。 即自由泳。由两臂伸出水面反复划水和双腿不断踢水组成的一种俯泳 |
爬栉 | pá zhì | 整治清理。 | |
爬拉 | pá lā | 频频拨饭菜入口。 | |
红白赏恤 | hóng bái shǎng xù | 清 制,八旗官员家有红白事,按该员品级给予赏赐,谓之“红白赏卹”。 | |
长白山 | cháng bái shān | 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部山地,最高峰白头山海拔2,691米,在吉林和朝鲜边境上,山顶的天池是一个火口湖,也是中国最深的湖泊。长白山还是中国重要林区,出产的人参、貂皮、鹿茸享誉中外。 | |
没白没黑 | méi bái méi hēi | 不分昼夜。 | |
老白相 | lǎo bái xiàng | 1.亦作“老白赏”。 2.指游手好闲的浪荡人。 | |
老白赏 | lǎo bái shǎng | 见“老白相”。 | |
九白之贡 | jiǔ bái zhī gòng | 清代外蒙古每年例贡朝廷白色驼﹑马共九匹,称为“九白之贡”。《清文献通考.舆地二四》:“﹝喀尔喀﹞为西北强国,共为七部,有三汗:中曰土谢图汗,东曰车臣汗,西曰扎萨克图汗……崇德三年,三汗并遣使入朝,定各贡白马八,白驼一,谓之九白之贡,岁以为常。” | |
坚白相盈 | jiān bái xiàng yíng | 后期墨家针对公孙龙学派“离坚白”命题而提出的反驳命题。公孙龙学派认为坚白石的坚﹑白两种属性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后期墨家则指出坚白石是一个整体。“无坚得白,必相盈也”(《墨子.经说下》)。坚﹑白两种属性是相互渗透地结合在一起,不能分割的。只有当其处在不同的两种物体中,才是彼此 | |
长白山脉 | cháng bái shān mài | 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和中、朝边境东北段山地的总称。东北起自完达山,西南延至千山,海拔大部在500长白山脉1000米。2000米以上高峰集中在中、朝边境的白头山附近。中国重要林区,特产人参。 | |
曹白鱼 | cáo bái yú | 即“鳓”。 | |
唱白脸 | chàng bái liǎn | 扮演反面角色。 扮演反面角色 | |
八白室 | bā bái shì | 成吉思汗死后﹐造长陵﹐并修建白室八间﹐以为寝庙。后遂以“八白室”为其陵寝专称。参阅《蒙古源流》卷四﹑卷六与《圣武记》卷五附录。 | |
三白酒 | sān bái jiǔ | 酒的一种。宋时有顾氏三白酒。见宋宋伯仁《酒小史.酒名》。 | |
桑白皮线 | sāng bái pí xiàn | 以桑白皮纤维制成的线。缝合伤口用。 | |
使气白赖 | shǐ qì bái lài | 谓纠缠不已。 | |
头白乌 | tóu bái wū | 白头乌鸦,传说中的不祥鸟。 | |
枉长白大 | wǎng cháng bái dà | 犹言白长这么大。 | |
乌白菜 | wū bái cài | ∶即乌塌菜。 〈方〉∶即乌塌菜 | |
无因白故 | wú yīn bái gù | 方言。无缘无故。 | |
小白脸儿 | xiǎo bái liǎn ér | 指皮肤白皙的美貌男子。 指皮肤白皙的美貌男子 | |
厢白旗 | xiāng bái qí | 镶白旗。清代八旗之一。参见“八旗”。 | |
小白脸 | xiǎo bái liǎn | ㄒㄧㄠˇ ㄅㄞˊ ㄌㄧㄢˇ | 外表漂亮的男青少年。常带有爱打扮﹑风流浪荡等含义。 |
煮白石 | zhǔ bái shí | 旧传神仙、方士烧煮白石为粮,后因借为道家修炼的典实。 | |
宣白 | xuān bái | 讲说;告白。 | |
正白 | zhèng bái | 1.纯白。 | |
月白 | yuè bái | 淡蓝色:~小褂儿。 | |
密白 | mì bái | 秘密告诉;秘密禀告。《三国志·魏志·苏则传》“文帝 以其功,加 则 护羌校尉,赐爵关内侯”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曰:“则 之功效,为可加爵邑未邪?封爵重事,故以问卿,密白意,且勿宣露也。”《南史·张敬儿传》:“至镇,厚结 攸之,得其事迹,密白 高帝,终无二心。”《续资治通鉴·宋孝 | |
酂白 | zàn bái | 酒名,白酒。 | |
附白 | fù bái | 附上说明:这部书上卷的插画说明印错了,拟在下卷里~订正。 | |
别白 | bié bái | 1.分辨明白。 | |
分白 | fēn bái | 分明。 | |
李白 | lǐ bái | 李白(701李白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隋末迁居中亚的碎叶城。李白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玄宗统治的盛唐即开元、天宝年间度过的。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篇诗中,大部分鲜明的表现了他对封建贵权的轻蔑,对腐朽政治的揭露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同时也由于封建统治思想 | |
飒白 | sà bái | 犹衰白。 | |
强白 | qiáng bái | 1.强干清廉。 2.谓大半已白。 | |
剖白 | pōu bái | ㄆㄡ ㄅㄞˊ | 辨析表白:剖白心迹|登文剖白。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