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拼音 注音 意思解释
武昌官柳 wǔ chāng guān liǔ  即武昌柳。
武材 wǔ cái  见“武才”。
武林 wǔ lín  1.旧时杭州的别称,以武林山得名。 2.武术界。
武才 wǔ cái  1.亦作“武材”。 2.军事才干。
武昌柳 wǔ chāng liǔ  《晋书.陶侃传》:“﹝侃﹞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己门。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后泛称杨柳为“武昌柳”。
武昌起义 wǔ chāng qǐ yì  1911年四川掀起保路运动,在同盟会推动下,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武昌设立起义总部,准备发动新军起义。由于计划泄露,起义机关被清军破获,形势危急。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营熊秉坤率部首先起义。各营奋起,攻陷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并发表宣言,号召各省起义。各省相继响应,形成
武考 wǔ kǎo  科举制度中的武科考试。
武丑 wǔ chǒu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丑行的一支。扮演擅长武艺而性格机警﹑语言幽默的男性人物。着重翻跳武技,也讲究口齿清楚有力,俗称“开口跳”。如京剧《三岔口》中的刘利华﹑昆剧《挡马》中的焦光普。
武场 wǔ chǎng  戏曲场面的一部分。指各种打击乐器。如锣、鼓、钹、水镲等。习惯上也指演奏这类乐器的乐师。
武厉 wǔ lì  威武勇猛。
武牢 wǔ láo  虎牢关之简称。唐人避唐高祖之祖李虎讳,改“虎”为“武”。
武悍 wǔ hàn  凶猛强悍。
武士 wǔ shì  ㄨˇ ㄕㄧˋ 1.有勇力的人。 2.指宫廷卫士。 3.即武卒。 4.中世纪欧洲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骑士。
武事 wǔ shì  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
武术 wǔ shù  ㄨˇ ㄕㄨˋ 又称“武艺”、“国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由踢、打、摔、拿、跌、劈、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按一定运动规律编组而成。分套路和对抗两种形式。前者又分为拳术和兵器术;后者可分为散手、推手、长兵、短兵等。武术的风格、流派,按地理分布有南派、北派之分;按山岳可分为少林、武当、峨眉等
武神 wǔ shén  古代指火。
武声 wǔ shēng  1.谓慷慨雄壮的声音。 2.威武的名声。 3.指周武王时的音乐。
武骑 wǔ qí  1.勇武的骑卒。 2.指汉司马相如。汉景帝时相如曾为武骑常侍,因以“武骑”称之。
武台 wǔ tái  汉宫殿名。
武帷 wǔ wéi  武帐。
武尾 wǔ wěi  即虎尾。唐人避唐高祖之祖李虎讳,改“虎”为“武”。
武士道 wǔ shì dào  日本武士遵守的封建道德。内容有忠节、武勇、孝行、廉耻、无欲等。镰仓时期,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江户时期,形成一套思想理论体系,正式定名为“武士道”。明治维新后,武士等级在法律上被废除,但武士道却因军国主义者广泛提倡而继续流行。在现代又与法西斯主义相结合,形成反动的法西斯武
武戏 wǔ xì  1.古代球鞠﹑骑射﹑手搏角力等游戏。 2.以武功为主的戏。与“文戏”相对。
武猛 wǔ měng  1.勇猛。 2.指勇猛的人。
武圣 wǔ shèng  旧时对关羽﹑岳飞的尊称。
武曲 wǔ qǔ  星名。旧时迷信说法,人间诸事均有上天星宿分别执掌。武曲星主管武事。
武威 wǔ wēi  ㄨˇ ㄨㄟ 1.军事威力。 2.古代将军名号。
武算 wǔ suàn  用兵的谋略。
武宿夜 wǔ sù yè  古代武曲名。
武闱 wǔ wéi  王宫里的小门。《左传.闵公二年》:“秋八月辛丑﹐共仲使卜齮贼公于武闱。”杜预注:“宫中小门谓之闱。”一说是路寝的旁门。杨伯峻注:“金鹗《求古録.礼说》及孙人和《左宧漫録》俱谓‘武’当作‘虎’﹐《周礼.地官.师氏》﹑《左》昭十一年《传》俱有虎门;虎门﹐路寝门也。则武闱者﹐路寝
武旅 wǔ lǚ  武师,军队。
武业 wǔ yè  军功。
武经七书 wǔ jīng qī shū  也称《武学七书》。宋代官方颁行的中国第一部军事教科书。收录中国古代七部著名的军事著作,有《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武昭 wǔ zhāo  1.谓武功。 2.汉武帝﹑汉昭帝的并称。
武阶 wǔ jiē  武职的官阶。
武妓 wǔ jì  武装打扮的歌妓。
武教 wǔ jiào  军事教育。
武将 wǔ jiàng  ㄨˇ ㄐㄧㄤˋ 1.军事将领。 2.指勇猛或凶暴的人。 指军官;将领
武志 wǔ zhì  威武之志。
武校 wǔ xiào  讲习军事武艺的场所。
武阳 wǔ yáng  即秦舞阳。战国时燕国勇士。偕荆轲谋刺秦王,因其恐惧失态,事败。
武举 wǔ jǔ  科举制度中的武科,也为武科考试中举者的称呼。始于武则天时,为选拔武官而设。考试内容有箭、弓、刀、石等。以后宋、明等朝都有武举,至清末废。
武技 wǔ jì  武艺。
武义 wǔ yì  1.亦作“武谊”。 2.武事。
武状元 wǔ zhuàng yuán  明清时,武科殿试第一名之称。
武具 wǔ jù  军事器具;武器。
武刑 wǔ xíng  谓以武力惩处。
武把子 wǔ bà zi  戏剧中表演武打的人。
武用 wǔ yòng  1.军用物资。 2.军事才能。
武经 wǔ jīng  1.兵书。 2.宋时武试,选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种兵书,供应武举者研习,名《武经七书》,简称《武经》。
武火 wǔ huǒ  指烧菜煮饭等时所用的猛烈的火。与“文火”相对而言。 烹调上指旺盛的火
武学 wǔ xué  古代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北宋庆历三年正式设置,数月即废。熙宁五年复置,南宋及明代因之。
武猷 wǔ yóu  军事谋略。
分歧点 fēn qí diǎn  不一致的部分或方面。多指思想﹑意见﹑记载等。
盘歧 pán qí  指瓜蔓上蟠曲歧出的岔头。
临歧 lín qí  见“临岐”。
两歧 liǎng qí  〈书〉(两种意见、方法)不统一:办法应该划一,不能两歧。
乖歧 guāi qí  怪诞歧异。
纷歧 fēn qí  ㄈㄣ ㄑㄧˊ 混乱不一致。
多歧 duō qí  1.亦作“多岐”。 2.谓多岔道。

字典查询

拼音查字偏旁部首笔画查字汉字结构汉字拆字

热门组词

春组词夏组词秋组词冬组词鼠组词牛组词虎组词兔组词龙组词蛇组词马组词羊组词猴组词鸡组词狗组词猪组词狼组词熊组词猫组词

成语查询

联合式成语主谓式成语动宾式成语偏正式成语紧缩式成语连动式成语补充式成语复句式成语复杂式成语贬义成语中性成语褒义成语一般成语常用成语当代成语近代成语古代成语

诗词查询

诗词分类诗人大全诗词名句诗词大全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精选乐府

其他查询

反义词近义词文学典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