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押班 | yā bān | 1.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唐制,以监察御史二人任其事。宋制,由参知政事﹑宰相分日押班。 2.内宫女官的首领。 3.伶人的领班。 | |
扬班 | yáng bān | 汉代文学家扬雄和班固的并称。 | |
杨班 | yáng bān | 汉扬雄与班固的并称。杨,通“扬”。 | |
夜班 | yè bān | ㄧㄜˋ ㄅㄢ | 夜里工作的班次。 晚上工作班次 |
一班 | yī bān | 1.表数量。用于人群。常含贬意。 2.古代官吏等级,品以下又分若干班,以班多者为贵;转则进一班,黜则退一班。见《隋书.百官志上》。参见“一班一级”。 3.谓同一朝列。一列为一班。 4.同一批。 5.一斑。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6.一般,一样。 7.犹一番。 8.指军队中的一个基层单位﹑学校中的一个班级 | |
早班 | zǎo bān | ㄗㄠˇ ㄅㄢ | 1.方言。称人起得早,来得早。 2.每天工作按三班轮值的,称早晨开始上班的为“早班”。 |
杂班 | zá bān | 1.即杂扮。 2.非正途出身的官吏﹔杂职官吏。 | |
知班 | zhī bān | 掌管朝班仪节的官吏。 | |
中班 | zhōng bān | 1.幼儿园里由五周岁至六周岁的儿童所编成的班级。 2.整天生产的厂矿,一般分早﹑中﹑晩三班,每班八小时,介于早﹑晩班之间者为中班。 | |
坐班 | zuò bān | 1.清代常朝之日,群臣各就班列侍朝,谓之“坐班”。 2.按照规定的时间在固定的地点(指办公室等)工作。 | |
班坐 | bān zuò | 列班而坐;依次而坐。 | |
班组 | bān zǔ | 企业中根据工作需要组成的较小的基层单位:班组会ㄧ优秀班组。 | |
班子 | bān zi | ①剧团的旧称。②泛指为执行一定任务而成立的组织:领导班子ㄧ生产班子。 | |
班资 | bān zī | 官阶和资格。 | |
班政 | bān zhèng | 颁布政令。 | |
班役 | bān yì | 差役,当差。 | |
班行 | bān háng | 1.朝班的行列;朝官的位次。 2.也泛指行辈﹑行列。 3.指朝官。 4.泛指官位或官阶。 5.指朝廷。 6.同列,并列。 7.指戏班﹑乐户。 8.指戏中行当。 | |
班心 | bān xīn | 御史在朝班中所站的位置。 | |
班霞 | bān xiá | 黄色桃形的僧帽。黄教的教主所戴,始于宗喀巴。 | |
班庭 | bān tíng | 见“班廷”。 | |
班随 | bān suí | 跟班。 | |
班输 | bān shū | 春秋鲁国的巧匠公输班。一说班指鲁班,输指公输般,“班输”为两人的合称。 | |
班书 | bān shū | 指汉班固所著的《汉书》。 | |
班示 | bān shì | 犹颁示。谓颁布出来,使人知道。 | |
班士 | bān shì | 宋时禁卫军诸班直中的军士。 | |
班声 | bān shēng | 原指班马之鸣声,亦泛指马嘶。 | |
班生 | bān shēng | 1.指汉班嗣。以信奉老庄,超脱人世著名。 2.指汉班固。 3.指汉班超。其以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着称。后为弃文就武之典。 | |
班扇 | bān shàn | 即班女扇。比喻失宠或受冷遇之意。《文选.谢朓》:“相逢咏《蘼芜》,辞宠悲班扇。”刘良注:“班倢伃失宠,悲怨作《圑扇》诗,言秋至则扇见捐也。臣之失位亦然也。”清龚自珍《水龙吟》词“啸如鲁柱,才如窦锦,遇如班扇。”又因班倢伃《团扇》诗中有“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 | |
班然 | bān rán | 1.色彩斑斓貌。班,通“斑”。 2.明显貌。 | |
班妾 | bān qiè | 指汉班倢伃。 | |
班女 | bān nǚ | 1.指汉班倢伃。 2.指汉班昭,班固之妹,博学高才。固着《汉书》未竟,昭续成之。入宫为皇后﹑诸贵人师,着《女诫》等。 | |
班奴 | bān nú | 见“班叔”。 | |
班墨 | bān mò | 战国时鲁人公输班和墨翟的并称。 | |
班门 | bān mén | 行家的门前。 | |
班茅 | bān máo | 药物名。有毒性。 | |
班毛 | bān máo | 同“斑毛”。 | |
班轮 | bān lún | 有固定的航线并按排定的时间起航的轮船。 | |
班列 | bān liè | 1.朝班的行列。 2.指朝廷或朝官。 3.官阶;品级。 4.按班排列。 5.班次,行列。 | |
班联 | bān lián | 1.朝班的行列。 2.指朝官。 3.行次联接,形容密集。 | |
班立 | bān lì | 按位次站立。 | |
班烂 | bān làn | 同“班兰”。 | |
班阑 | bān lán | 1.同“班兰”。 2.含混不清貌。班,通“斑”。 | |
班军 | bān jūn | 1.回师,撤军。 2.轮班留守或上调京师执勤的军队。 | |
班将 | bān jiāng | 班军的将领。 | |
班剑 | bān jiàn | 1.有纹饰的剑。或曰以虎皮饰之。班,通“斑”。汉制,朝服带剑。晋易以木,谓之班剑,取装饰灿烂之义。后用作仪仗,由武士佩持,天子以赐功臣。 2.指持班剑的武士。 | |
班饯 | bān jiàn | 列班饯行。 | |
班级 | bān jí | ㄅㄢ ㄐㄧˊ | 学校里的年级和班的总称。 学校里的年级和班的总称 |
班赍 | bān jī | 犹班赐。 | |
班机 | bān jī | 有固定的航线并按排定的时间起飞的飞机。 按规定时间航行的客机 | |
班贺 | bān hè | 列班庆贺。 | |
班汉 | bān hàn | 指班固的《汉书》。 | |
班管 | bān guǎn | 用斑竹制成的笔管。多指毛笔。班,通“斑”。 | |
班固 | bān gù | 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父班彪也是史学家。他继承父业,续修《汉书》。又善于作赋,所写《两都赋》为汉赋名篇。公元89年,随大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后窦宪专权被杀,他受牵连,死在狱中。《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由妹班昭续成。 | |
班点 | bān diǎn | 斑点。班,通“斑”。 | |
班打 | bān dǎ | 骰子第五面的名称。 | |
班赐 | bān cì | 颁赐;分赏。 | |
班次 | bān cì | ①(学校)班级的次序。②定时往来的交通运输工具开行的次数:增加公共汽车班次。 | |
班车 | bān chē | 有固定的路线并按排定的时间开行的车辆,多指机关、团体专用的。 有一定时间和行程的客车 | |
班朝 | bān cháo | 谓整肃朝班。 | |
班禅 | bān chán | “班禅额尔德尼”的简称。与达赖并称为西藏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活佛。1645年和硕特蒙古固始汗尊格鲁派领袖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即班禅四世,前三世是追认的)。1713年,清朝册封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其地位。此后,历世班禅转世,必经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驻地日喀则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