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殉禄 | xùn lù | 舍身追逐利禄。 | |
悬禄 | xuán lù | 预先公布俸给的数额。 | |
徇禄 | xùn lù | 营求俸禄。指出仕。 | |
余禄 | yú lù | 富馀的俸禄;馀财。 | |
致禄 | zhì lù | 1.给予俸禄。 2.归还爵禄。即辞官。 | |
安禄 | ān lù | 安享俸禄。 | |
禄星 | lù xīng | 民间旧俗谓人世间的福﹑禄﹑寿为上天神仙分掌。禄星,指职掌人间官位俸禄之神。 | |
禄俸 | lù fèng | 1.亦作“禄奉”。 2.俸给。 | |
禄次 | lù cì | 犹禄位。 | |
禄数 | lù shù | 犹禄算。 | |
禄祉 | lù zhǐ | 犹福禄。 | |
禄粮 | lù liáng | 即禄米。 | |
禄饷 | lù xiǎng | 官吏和军士的俸给。 | |
禄田 | lù tián | 古代国家按官品分给官吏以充俸禄的田地。 | |
禄儿 | lù ér | 唐玄宗时宫内对安禄山的戏称。 | |
禄鬼 | lù guǐ | 对着力追求官位俸禄者的蔑称。 | |
禄赐 | lù cì | 禄赏。 | |
禄泽 | lù zé | 俸禄和恩惠。 | |
禄禄 | lù lù | 平凡貌。 | |
禄邑 | lù yì | 犹食邑。古代君主分封给臣下的城邑。受封者在封地有收取赋税的权力。 | |
禄气 | lù qì | 食禄之气运。 | |
禄臣 | lù chén | 1.享受禄俸的官吏。 2.光禄勋的别称。 | |
班禅喇嘛 | bān chán lǎ mɑ | 西藏两大佛教精神领袖之一(另一为达赖喇嘛)。 西藏两大佛教精神领袖之一(另一为达赖喇嘛) | |
四禅定 | sì chán dìng | 佛教语。色界初禅天至四禅天的四种禅定。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时,忽觉身心凝然,遍身毛孔,气息徐徐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为初禅天定;然此禅定中,尚有觉观之相,更摄心在定,觉观即灭,乃发静定之喜,是为二禅天定;然以喜心涌动,定力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于是泯然入定, | |
中禅 | zhōng chán | 见“中单”。 | |
情禅 | qíng chán | 指有关情爱的道理﹑哲理。 | |
狂禅 | kuáng chán | 1.佛教谓学禅不当而流于狂妄。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七八:“狂禪闢尽礼 天台,掉臂琉璃屏上回。”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一四一:“似师毕竟胜狂禪,师今迟我 莲花国。” | |
枯禅 | kū chán | 1.指老僧。 2.枯坐参禅。 | |
劫禅 | jié chán | 胁迫“禅让”。 | |
孤禅 | gū chán | 指孤单的僧人。 | |
初禅 | chū chán | 1.佛教语。色界中的初禅天,包括梵众天﹑梵辅天和大梵天。 2.佛教语。四禅定之一。“初禅”的主要特征是“八触”:痒﹑动﹑轻﹑重﹑冷﹑暖﹑涩﹑滑;“十功德”: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见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九之一。 | |
承禅 | chéng chán | 接受禅让。 | |
柏子禅 | bǎi zǐ chán | 指禅宗。参禅时多焚柏子香,故称。 | |
世禅 | shì chán | 世代传授。 | |
殊禅 | shū chán | 谓传位方式不同。 | |
问禅 | wèn chán | 犹参禅。 | |
五禅 | wǔ chán | 佛教禅宗所说的修禅的五个阶次。语本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真性则不垢不凈,凡圣无差;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 | |
文字禅 | wén zì chán | 用诗文阐发的禅理。 | |
巡禅 | xún chán | 谓巡岳封禅。 | |
行禅 | xíng chán | 佛教语。谓打坐静修。 | |
学禅 | xué chán | 犹学佛。 | |
熏禅 | xūn chán | 谓修习禅业。 | |
夜禅 | yè chán | 夜间打坐参禅。 | |
坐禅 | zuò chán | 佛教语。打坐。指静坐息虑,凝心参究。佛教徒修行的一种方法。静坐排除杂念,以求心神的恬静自在:长老正在静室坐禅。 | |
禅源 | chán yuán | 禅门的根本道理。 | |
禅理 | chán lǐ | 佛学之义理。 | |
禅祚 | chán zuò | 禅让皇位。 | |
禅祖 | chán zǔ | 佛教宗派始祖或传人的尊称。 | |
禅庭 | chán tíng | 禅院。 | |
禅榻 | chán tà | 禅床。 | |
禅宗 | chán zōng |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修禅定为主,故名。南朝宋末菩提达摩由天竺(印度)来华创立。至五祖弘忍门下,分成北方神秀的渐悟说和南方慧能的顿悟说两宗,时称“南能北秀”。北宗数传即衰,独南宗盛行,成为禅宗正系。唐后期几乎取代其他宗派,禅学成为佛学的代名词,影响及于宋明理学。提倡心性本净 | |
禅河 | chán hé | 亦称熙连禅河﹑希尼河﹑阿恃多伐底河。古印度之河名。佛教对此河名颇多异说。或译有金河,或译无胜河,无定称。佛经中传说佛在涅盘前曾入此河沐浴。后因以谓修习禅定的境界。 | |
禅钻 | chán zuàn | 谓以谈禅而行钻营之术。 | |
禅宇 | chán yǔ | 佛寺。 | |
禅眼 | chán yǎn | 谓佛教禅师语录中之佳句。 | |
禅经 | chán jīng | 佛经。唐白居易有《读禅经》诗。 | |
禅子 | chán zǐ | 信佛者;僧侣。 | |
禅真 | chán zhēn | 佛像。 | |
禅受 | chán shòu | 同“禅授”。 | |
禅悦 | chán yuè | 佛教语。谓入于禅定,使心神怡悦。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