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土棍 | tǔ gùn | 地方上的无赖﹑恶棍。 | |
枭棍 | xiāo gùn | 恶棍。 | |
学棍 | xué gùn | 依仗势力在学校或教育界为非作歹的人。 | |
驵棍 | zǎng gùn | 市侩恶棍。 | |
纣棍 | zhòu gùn | 缚在驴﹑马尾下的横木,两端有绳连在鞍上,其作用为防止鞍向前滑动。 | |
棍团 | gùn tuán | 旧时对地主武装乡团的憎称。 | |
棍术 | gùn shù | 以棍为器械的武术练习。以劈、抡、蹦、戳、撩、点、拨、拦、缠、扫、封和舞花等棍法组成套路。有长棍、齐眉棍、三节棍、梢子棍等。 器械武术之一,用棍表演的武术套路的总称 | |
棍骗 | gùn piàn | ㄍㄨㄣˋ ㄆㄧㄢˋ | 1.犹诈骗。 2.指进行诈骗的人。 |
棍棍 | gùn gùn | 即棍子。 | |
棍成 | gùn chéng | 自然而成。 | |
贡棐 | gòng fěi | 盛贡品的竹筐。棐,通“篚”。 | |
棐忱 | fěi chén | 谓辅助诚信的人。 | |
棐德 | fěi dé | 指不道德的事。棐,同“非”。 | |
棜禁 | yù jìn | 古代礼器。无足名棜,有足名禁。 | |
一棒子 | yī bàng zi | 方言。一瓶。 | |
三棒 | sān bàng | 佛家临济宗的公案。义玄至黄檗山参谒希运禅师,问:“如何是佛法的大意?”三度发问,均被棒打。见《临济录》。后宗门多用以警觉学人之执迷不悟者。 | |
哭丧棒 | kū sang bàng | 旧俗出殡时孝子拄的棍子,上面缠着白纸。 旧时在为父母发丧时,“孝子”须手扶一根“孝杖”,以表示悲痛难支 | |
夹棒 | jiā bàng | 即夹棍。 | |
黄桑棒 | huáng sāng bàng | 硬木棍。 | |
哗啦棒 | huā lā bàng | 见“哗楞棒”。 | |
棍棒 | gùn bàng | ㄍㄨㄣˋ ㄅㄤˋ | ①棍子(总称)。②器械体操用具。 |
杆棒 | gǎn bàng | 用作兵器的木棒。 | |
拐棒 | guǎi bàng | (拐棒儿)弯曲的棍子。 | |
短棒 | duǎn bàng | 1.钓鱼人用来把钓得的鱼打昏或打死的一种棒。2.泛指不长的棒。3.木棒;铁棒。 | |
村村棒棒 | cūn cūn bàng bàng | 匆忙急迫貌。 | |
村棒棒 | cūn bàng bàng | 亦作“村村棒棒”。匆忙急迫貌。 | |
杵棒 | chǔ bàng | 棍棒。 | |
拨火棒 | bō huǒ bàng | 拨弄炉火的短棒。喻挑拨者。 | |
杓棒 | sháo bàng | 古时击球用的头部弯曲的棍棒。 | |
使棒 | shǐ bàng | 弄棒习武。 | |
五色棒 | wǔ sè bàng |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曹操﹞除洛阳北部尉”裴松之注引三国吴人撰《曹瞒传》:“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用以喻严刑峻法。 | |
杖棒 | zhàng bàng | 棍棒。 | |
棒子手 | bàng zi shǒu | 方言。强盗。 | |
棒子 | bàng zi | ①棍子(多指粗而短的)。②〈方〉玉米:棒子面。 | |
棒针 | bàng zhēn | ①一种编织毛线衣物的用具,较粗,多用竹子削制而成。②用棒针编织的:棒针衫。 | |
棒杖 | bàng zhàng | 棍棒。 | |
棒硬 | bàng yìng | 坚硬。 | |
棒杀 | bàng shā | 用棍棒打死。 | |
棒客 | bàng kè | 帮会组织之一。亦指土匪﹑强盗。 | |
棒喝主义 | bàng hè zhǔ yì | 即法西斯主义。因“法西斯”一词在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中与古罗马的“束棒”﹑“权标”有关,故亦译为“棒喝主义”。 | |
棒喝党 | bàng hè dǎng | 即法西斯党。参见“棒喝主义”。 | |
棒槌 | bàng chuí | ①捶打用的木棒(多用来洗衣服)。②指外行(多用于戏剧界)。 洗衣或弄平衣服用的木杵或短棒 | |
棒棰 | bàng chuí | 1.捶打用的木棒。多在洗衣时用以捶衣。 2.方言。指人参。 | |
棒冰 | bàng bīng | ∶长方形或长圆形带小把儿的冰块;冰棒。 〈方〉∶长方形或长圆形带小把儿的冰块;冰棒 | |
枪棓 | qiāng bàng | 天枪星和天棓星的并称。 | |
桃棓 | táo bàng | 桃木作的杖。后用以驱鬼邪。 | |
铁棓 | tiě bàng | 见“铁棒”。 | |
棓枪 | bàng qiāng | 天棓星和天枪星的并称。 | |
棓喝 | bàng hē | 犹棒喝。 | |
三棘六异 | sān jí liù yì | ㄙㄢ ㄐㄧˊ ㄌㄧㄨˋ ㄧˋ | 1.同“三翮六翼”。 2.指九鼎。 |
栾棘 | luán jí | 《诗.桧风.素冠》:“棘人栾栾兮。”毛传:“棘,急也。栾栾,瘠貌。”意谓居父母之丧因哀痛而瘦瘠。后因以“栾棘”形容孝子的哀痛。 | |
列棘 | liè jí | 相传周代朝廷内树棘,以定卿大夫公侯等之位置,后因称位列公卿者为“登列棘”或“列棘”。棘,棘树。 | |
困棘 | kùn jí | 困急。棘,通“急”。 | |
疾棘 | jí jí | 疾革。 | |
饥棘 | jī jí | 饥荒贫瘠。棘,通“瘠”。 | |
火棘 | huǒ jí | 常绿灌木,枝尖有刺,叶子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鲜红色,味甜稍涩,可以吃或用来酿酒,根皮可提取栲胶。 | |
枸棘 | gǒu jí | 灌木名,似枸杞。 | |
梗棘 | gěng jí | 犹阻塞。 | |
杆棘 | gǎn jí | 喻愚顽。 | |
丹棘 | dān jí | 1.忘忧草的别名。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