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三柳 | sān liǔ | 犹三绺。 | |
沙柳 | shā liǔ |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带紫色,叶条形或条状倒披针形。多生于河谷溪边湿地。枝条可供编织用。为护堤固沟的良好树种。 | |
蛇柳 | shé liǔ | 指如蛇曲伸的垂柳条。 | |
丝柳 | sī liǔ | 细柔如丝的柳条。 | |
菀柳 | yù liǔ | 语出《诗.小雅.菀柳》:“有菀者柳,不尚息焉。”后以“菀柳”指枝叶茂盛的柳树。 | |
五柳 | wǔ liǔ | 见“五柳先生”。 | |
王恭柳 | wáng gōng liǔ | 《晋书.王恭传》:“恭美姿仪,人人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后以“王恭柳”指美容仪者。 | |
乌柳 | wū liǔ | 柳树的一种。枝条可以编筐﹑篮子等。 | |
纤柳 | xiān liǔ | 细柳。 | |
烟柳 | yān liǔ | 烟雾笼罩的柳林。亦泛指柳林﹑柳树。 | |
章台柳 | zhāng tái liǔ | 唐韩翃有姬柳氏﹐以艳丽称。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后韩为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书记﹐使人寄柳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为蕃将沙咤利所劫﹐侯希逸部将许俊以计夺还归韩。见唐许尧佐《柳氏传》。后以“章台柳” | |
折柳 | zhé liǔ | ㄓㄜˊ ㄌㄧㄨˇ | ①汉朝长安,凡送客至灞桥,常折柳枝相赠。后用来代指送别:折柳赠相知。②古乐曲《折杨柳》,多为怀念之作: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柳骨 | liǔ gǔ | 指柳公权书法特点。 | |
柳绿 | liǔ lǜ | ㄌㄧㄨˇ ㄌㄩˋ | 颜色名。 |
柳江 | liǔ jiāng |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流,为西江支流。河道弯曲,多浅滩。在石龙与红水河会合,长726公里,流域面积5.84万平方公里。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流,为西江支流。河道弯曲,多浅滩。在石龙与红水河会合,长726公里,流域面积5.84万平方公里 | |
柳箧子 | liǔ qiè zǐ | 对唐柳璨的誉称。箧子,指书箱。 | |
柳黄 | liǔ huáng | ①春柳柔嫩的枝条。因其所生柳芽为嫩黄色,故称:湖上柳黄飞乱莺。②像初生柳芽的嫩黄色:桃红、葱绿、柳黄。 | |
柳枝词 | liǔ zhī cí | 唐代《新乐府.近代曲.杨柳枝词》的省称。 | |
柳陌 | liǔ mò | 1.植柳之路。 2.旧指妓院。 | |
柳琴戏 | liǔ qín xì | 戏曲剧种之一。俗称“拉魂腔”。流行于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从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据传与安徽的泗州戏同出一源。 | |
柳烟 | liǔ yān | 柳树枝叶茂密似笼烟雾,因以为称。 | |
柳风 | liǔ fēng | 指春风。 | |
柳木腿 | liǔ mù tuǐ | 方言。高跷。 | |
柳悴花憔 | liǔ cuì huā qiáo | 形容女子消瘦的愁容。 | |
柳下道儿 | liǔ xià dào er | 方言。错了道,走错路。谓不合道理。 | |
柳惠 | liǔ huì | 春秋柳下惠的省称。 | |
柳子戏 | liǔ zǐ xì | 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山东西部和江苏北部、河南东部一带。也叫弦子戏。 以柳子为主要戏牌的鲁剧。分布于鲁西、豫东和苏北 | |
柳靥 | liǔ yè | 指柳叶。因其形如面颊,故称。 | |
柳汀 | liǔ tīng | 柳树成行的水边平地。 | |
柳子 | liǔ zǐ | 柳子1指杞柳:一墩柳子。 柳子2 柳子戏的主要曲牌。 | |
柳下季 | liǔ xià jì | 春秋鲁柳下惠的别称。 | |
柳下惠 | liǔ xià huì | 春秋鲁大夫展获,字季,又字禽,曾为士师官,食邑柳下,谥惠,故称其为展禽﹑柳下季﹑柳士师﹑柳下惠等。以柳下惠之名最为着称。相传他与一女子共坐一夜,不曾淫乱。后用以借指有操行的男子。 | |
柳斗 | liǔ dòu | 柳条去皮编成的笆斗。 | |
柳下 | liǔ xià | 1.柳树之下。2.春秋鲁柳下惠的省称。 | |
柳情花意 | liǔ qíng huā yì | 形容女子的媚态。 | |
柳条包 | liǔ tiáo bāo | 即柳条箱。参见“柳条箱”。 用去皮柳枝编的箱包 | |
柳柳惊 | liǔ liǔ jīng | 压惊。 | |
柳车 | liǔ chē | 丧车。 | |
柳营江 | liǔ yíng jiāng | 福建九龙江下游的别称。六朝时,防守闽地的军队在此据江阻险,插柳为营,故名。唐时曾驻重兵于此。元末陈友定渡此江,下漳州(今福建省漳州市)。 | |
柳鬟 | liǔ huán | 形容垂柳的枝条。 | |
柳郎 | liǔ láng | 对南朝梁柳恽的美称。 | |
柳丝 | liǔ sī | 指垂柳细长的枝条。 | |
柳编 | liǔ biān | 用柳条编制的工艺品,如果篮、提篮、食品筐等。 柳条编制手工工艺;也指该工艺的成品,如柳条帽、筐、篮等 | |
柳巷 | liǔ xiàng | 1.植柳的里巷。 2.旧指妓院。 | |
柳条 | liǔ tiáo | (柳条儿)柳树的枝条,特指杞柳的枝条,可以编筐、篮子等。 | |
柳线 | liǔ xiàn | 柳条细长下垂如线,故名。 | |
柳七 | liǔ qī | 宋柳永排行第七,人以此称之。 | |
柳车变姓 | liǔ chē biàn xìng | 项羽败亡后,羽将季布为逃避刘邦搜捕,隐姓埋名,被人化装置广柳车中,卖给鲁朱家为奴,以藏身避祸。事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后因以“柳车变姓”谓为逃避追捕而潜匿。 | |
柳影 | liǔ yǐng | 柳树婆娑的身影。 | |
柳台 | liǔ tái | 柳树掩映的楼台。 | |
柳八 | liǔ bā | 唐柳宗元排行第八,因以为其别称。 | |
木柶 | mù sì | 古代一种木制的礼器,两头屈曲,状如匙,用来舀取食物。 | |
鼓柷 | gǔ zhù | 敲击柷。柷,古乐器名。古代奏乐之初,必先击柷。 | |
柷圄 | zhù yǔ | 即柷敔。 | |
柷圉 | zhù yǔ | 即柷敔。 | |
绿柱石 | lǜ zhù shí | 矿物,成分是铍铝硅酸盐。常见的有绿色或蓝色的,也有黄色或粉红色的,多透明,有玻璃光泽,硬度7—8。是提制铍的主要原料,其中的上品是宝石(如祖母绿、海蓝宝石等)。 | |
光柱子 | guāng zhù zi | 见“光柱”。 | |
八柱国 | bā zhù guó | 北朝西魏最高官职为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之上。大统十六年以前﹐计有宇文泰﹑李虎﹑王元欣﹑李弼﹑独狐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等八人曾任此职﹐时称“八柱国”。参阅《周书.侯莫陈崇传》。 | |
上柱国 | shàng zhù guó | 官名。战国楚制,凡立覆军斩将之功者,官封上柱国,位极尊宠。北魏置柱国大将军,北周增置上柱国大将军,唐宋也以上柱国为武官勋爵中的最高级,柱国次之。历代沿用,清废。 | |
世柱国 | shì zhù guó | 谓世代为国之重臣。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