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汁献 | zhī xiàn | 即秬鬯。古代祭祀时用以求神的香酒。用黑黍和郁金草酿成。 | |
终献 | zhōng xiàn | 古代举行祀典时,有三献之礼,第三次献爵称“终献”。 | |
贽献 | zhì xiàn | 献赠的礼物。 | |
献仪 | xiàn yí | 推荐贤者。 | |
献羡 | xiàn xiàn | 古代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贡搜括而得的羡馀。 | |
献主 | xiàn zhǔ | 古称酒席上的主人。 | |
献果 | xiàn guǒ | 古代“尝新”礼俗。以新获果品进献天子﹑宗庙。后亦指向统治者进献财物。语本《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孝惠帝曾春出游离宫,叔孙生曰:‘古者有春尝果,今樱桃孰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 | |
献斟 | xiàn zhēn | 献酒。 | |
献词 | xiàn cí | 1.献上敬语。 2.祝贺的话或文字。 献上敬语开学献词 | |
献寿 | xiàn shòu | 献礼祝寿。 | |
献诗 | xiàn shī | 1.进献诗作。古代多用以示讽谏或歌颂。 2.泛指奉献诗作。 | |
献功 | xiàn gōng | 1.献上功绩;报功。 2.谓在冬祭时奉献谷﹑帛等。 | |
献赋 | xiàn fù | 作赋献给皇帝,用以颂扬或讽谏。 | |
献尸 | xiàn shī | 古代祭礼中向尸者进献祭品。尸,祭礼中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 |
献酒 | xiàn jiǔ | 进酒;敬酒。 | |
献供 | xiàn gòng | 1.奉献供品。 2.指供品。 | |
献体 | xiàn tǐ | 露出身体。 | |
献纳 | xiàn nà | 1.指献忠言供采纳。 2.指献纳忠言之官﹐献纳臣。 3.祀奉。 4.奉献;进贡。 | |
献世包 | xiàn shì bāo | 指出丑﹑丢脸的人。 | |
献歌 | xiàn gē | 奉献表示颂赞等的诗赋。 | |
献谄 | xiàn chǎn | 奉承谄媚。 献媚,做出使人欢心的姿态或举动,以讨好别人献谄于后。——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
献奉 | xiàn fèng | 献祭供奉。 | |
献台 | xiàn tái | 犹擂台。用来角技﹑比武的高台。 | |
献说 | xiàn shuō | 进献意见。语出汉班固《东都赋》:“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 |
献土 | xiàn tǔ | 古代负土献神,建庙祈福的一种活动。 | |
献梦 | xiàn mèng | 1.古代群臣于季冬献吉梦给天子以贺吉祥的一种活动。 2.泛指得吉梦。 | |
献酢 | xiàn cù | 谓主宾相互敬酒。 | |
献民 | xiàn mín | 1.犹贤民。原指周灭商后,商遗民中之臣服于周者。 2.泛指前朝遗民。 | |
献熟 | xiàn shú | 供奉煮熟的祭品。 | |
献好 | xiàn hǎo | 犹言献殷勤,讨好。 | |
献囚 | xiàn qiú | 犹献俘。 | |
献瑞 | xiàn ruì | 谓呈献祥瑞。 | |
献丑 | xiàn chǒu | ㄒㄧㄢˋ ㄔㄡˇ | 展示才华技艺时的谦词,谓才技不高:小弟献丑,真是弄斧班门了。 |
献宝 | xiàn bǎo | 1.上献宝玉一类的珍物。 2.比喻显示自己的东西或自以为新奇的东西。 3.比喻提供宝贵的经验或意见。 | |
献书 | xiàn shū | 1.进献书籍。多指民间进献佚书。 2.指把自己着的书题献给别人。 3.奉上书札;上书。多指向有地位者陈述意见。 | |
献馈 | xiàn kuì | 进奉礼物。 | |
献上 | xiàn shàng | ㄒㄧㄢˋ ㄕㄤˋ | 在礼拜中表达(如作祷告) |
献生子 | xiàn shēng zǐ | 唐宋以来的一种民间风俗。在农历二月初一的中和节,以青囊盛五谷瓜果种子,互相赠送。 | |
献见 | xiàn jiàn | 进贡晋见。 | |
献羔 | xiàn gāo | 古祭礼之一。进献羔羊以祭司寒。 | |
献祭 | xiàn jì | 奉祀;祭供。 | |
献岁 | xiàn suì | ㄒㄧㄢˋ ㄙㄨㄟˋ | 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 |
献旗 | xiàn qí | 把锦旗献给某个集体或个人,表示敬意或谢意。 | |
献世宝 | xiàn shì bǎo | 犹献世包。 | |
献纳院 | xiàn nà yuàn | 唐时朝廷专管臣民书奏呈文等的机构。 | |
献纳函 | xiàn nà hán | 接受臣民所投书奏﹑呈文等的匣子。 | |
献费 | xiàn fèi | 古时进献朝廷的税赋钱。 | |
献技 | xiàn jì | ㄒㄧㄢˋ ㄐㄧˋ | 呈献技巧;献演技艺。 |
前猷 | qián yóu | 先王的谋划。 | |
丕猷 | pī yóu | 1.亦作“丕犹”。 2.鸿谋。 | |
茂猷 | mào yóu | 鸿图,嘉谋。 | |
骏猷 | jùn yóu | 指治国大道。 | |
嘉猷 | jiā yóu | 治国的好规划。 | |
皇猷 | huáng yóu | 帝王的谋略或教化。 | |
宏猷 | hóng yóu | 远大的谋略;宏伟的计划。 | |
光猷 | guāng yóu | 犹大道。 | |
高猷 | gāo yóu | 远大的谋略。 | |
分猷 | fēn yóu | 犹分谋,分管。 明 高攀龙 《崇正学辟异说疏》:“本朝持衡国事者,无决断之勇;分猷庶职者,有模棱之风。” | |
风猷 | fēng yóu | 1.风教德化。 2.指人的风采品格。 | |
帝猷 | dì yóu | 帝王治国之道。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