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烦急 | fán jí | 苛细峻急。 | |
烦怀 | fán huái | 烦闷的心怀。 | |
火烧云 | huǒ shāo yún | 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 清晨或傍晚由于阳光的映射天空出现的红霞 | |
屠烧 | tú shāo | ||
爇烧 | ruò shāo | 燃烧。 | |
烈烧 | liè shāo | 炽烈的野火。 | |
狂烧 | kuáng shāo | 猛烈的野火。 | |
红烧 | hóng shāo | 一种烹调方法,把肉、鱼等加油、糖略炒,并加酱油等作料,焖熟使成黑红色:红烧肉丨红烧鲤鱼。 | |
残烧 | cán shāo | 1.馀烬。 | |
生烧 | shēng shāo | 活烤。 | |
野烧 | yě shāo | 犹野火。 | |
烧针 | shāo zhēn | 火针。 | |
烧马 | shāo mǎ | 元代俗语。指大祭。 | |
烧烟烟 | shāo yān yān | 烧树枝令生烟。表示烧香。藏族敬神的方式。 | |
烧眼 | shāo yǎn | 1.耀眼。 2.衣物被火烧成的窟窿。 | |
烧猪 | shāo zhū | 烧烤猪肉。亦指烤熟的猪肉。 | |
烧夷 | shāo yí | 烧毁使成为平地。 | |
烧爇 | shāo ruò | 焚烧。 | |
烧尾 | shāo wěi | 1.唐以来士子登第或官吏升迁的庆贺宴席。 2.唐时大臣初拜官向皇帝献食。 3.喻显达。 | |
烧心壶 | shāo xīn hú | 即茶炊。用铜铁等制的烧水的器具,供沏茶用。参见“茶炊”。 | |
烧燕 | shāo yàn | 烤熟的燕肉。传说龙嗜食之。 | |
烧钱纸 | shāo qián zhǐ | 见“烧钱”。 | |
烧纸马 | shāo zhǐ mǎ | 指祀神。 | |
烧牛 | shāo niú | 指火牛阵。战国后期,燕军攻破齐国。后齐将田单乘敌松懈,在千馀头牛角上缚兵刃,尾上缚苇灌油,夜间以火点燃,使牛猛冲燕军,并以五千勇士随后冲杀,结果大败燕军,收复失去的七十馀城。见《史记.田单列传》。 | |
烧灼 | shāo zhuó | ㄕㄠ ㄓㄨㄛˊ | 高温炙烫。 用烧、烫使受伤十六世纪时,一切创伤都是用烙铁烧灼或用沸油注烫作正当治疗。——《截肢和输血》 |
烧云 | shāo yún | 1.映红了云。 2.喻羞晕。 3.指举烟火。 见“发光云” | |
烧头 | shāo tóu | 信佛者以身供养于佛。自烧其头,以示虔诚。 | |
烧炙 | shāo zhì | 烧烤。 | |
烧卖 | shāo mài | 食品名。用不发酵的面粉制成很薄的皮,包馅,顶上捏成折儿,然后蒸熟。 烫面薄皮包馅制成的食品,蒸熟吃。俗称作“烧麦” | |
烧制 | shāo zhì | 以火烧的方法制造(如陶器)∶在窑里烧。如:烧制陶器。 | |
烧研 | shāo yán | 烧制过的砚。研,同“砚”。 | |
烧纸 | shāo zhǐ | 1.亦作“烧纸钱”。焚化纸钱等以敬鬼神。 2.指供人焚化以敬鬼神的纸钱。 3.引火用的纸卷。 | |
烧槽 | shāo cáo | 琵琶名。 | |
烧乎乎 | shāo hū hū | 形容灼热感。 | |
烧炼 | shāo liàn | 亦作“烧鍊”。1.谓道教徒烧炉炼丹。2.冶炼。 | |
烧刀子 | shāo dāo zi | 见“烧刀”。 〈方〉∶烧酒 | |
烧丹 | shāo dān | 犹炼丹。指道教徒用朱砂炼药。 | |
烧结 | shāo jié | 加热小块矿石或粉末,使粘结。 加热小块矿石或粉末,使粘结 | |
烧包 | shāo bāo | 1.方言。指祭祖时焚化包封好的纸钱。 2.方言。谓荒唐或挥霍。 | |
烧焦 | shāo jiāo | ㄕㄠ ㄐㄧㄠ | 由于过度烧、烤而炭化变色。如:烤肉的底部被厨师烧焦了。 由于过度烧、烤而炭化变色烤肉的底部被厨师烧焦了 |
烧春 | shāo chūn | 1.酒名。 2.形容春意浓重。 | |
烧地 | shāo dì | 1.被野火烧过的地面。 2.把地面烧热。 | |
烧烬 | shāo jìn | 野火的灰烬。 | |
烧灰 | shāo huī | 1.焚物使成灰。 2.焚烧后的灰烬。喻僧人遗迹。 | |
烧火 | shāo huǒ | 1.使燃料燃烧。 2.指担负做饭﹑做菜等炊事工作。 使柴、煤等燃料燃烧烧火做饭 | |
烧燌 | shāo bèn | 烧毁。燌,同“焚”。 | |
烧刀 | shāo dāo | 1.亦称“烧刀子”。 2.即烧酒。 | |
烧蜡 | shāo là | 燃点灯烛。 | |
烧点 | shāo diǎn | 犹焦点。事情或道理引人注意的集中点。 | |
烧饭 | shāo fàn | ㄕㄠ ㄈㄢˋ | 1.辽﹑金﹑元俗,祭祀后,焚烧祭祀用的酒食。 2.指祭奠。 3.烧火煮饭。 〈方〉∶做饭 |
不烑 | bù yáo | 不明亮。 | |
烓灶 | wēi zào | 风炉。 | |
火烔 | huǒ tóng | 古代一种火器。 | |
宾烕 | bīn xuè | 见“宾灭”。 | |
沴烖 | lì zāi | 灾害。 | |
火烖 | huǒ zāi | 见“火灾”。 | |
天烖 | tiān zāi | 天灾。烖﹐同“灾”。 | |
气烘烘 | qì hōng hōng | 生气貌。 | |
乱烘烘 | luàn hōng hōng | 乱哄哄。 | |
闹烘烘 | nào hōng hōng | 喧闹貌。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