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绩火 | jì huǒ | 夜间纺织时照明的灯火。 | |
降火 | jiàng huǒ | 传说周武王伐纣﹐渡孟津﹐有火覆盖武王帷幕﹐变为神鸟赤乌飞去。后遂以“降火”作为预兆王朝兴盛的典故。 | |
回火 | huí huǒ | ①把淬火后的工件加热(不超过临界温度),然后冷却,使能保持一定的硬度,增加韧性。也叫配火。②氧炔吹管等的火焰向反方向燃烧。 把淬硬的钢或铸铁在比前次淬火温度低得多的温度中加热使软化 | |
继火 | jì huǒ | 傍晚举火以接日光。 | |
怀火 | huái huǒ |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后以“怀火”为策励自强的典故。 | |
狐火 | hú huǒ | 见“狐鸣鱼书”。 | |
恨火 | hèn huǒ | 犹怒火。 | |
汉火 | hàn huǒ | 汉代边防报警的烽火。亦借指其他朝代时的边防烽火。 | |
光火 | guāng huǒ | 〈方〉发怒;恼怒。 〈方〉∶发怒;恼怒一句话说得山田大为光火 | |
国火 | guó huǒ | 传说中,古帝王在四季用不同的树木取火,以驱除疾病。 | |
附火 | fù huǒ | 谓向火取暖。 | |
钢火 | gāng huǒ | 1.指刀剑等刃口锻造的质量。 2.比喻人的能耐。 | |
风火 | fēng huǒ | 1.风与火。 2.形容急;紧急。 3.火一样的热风。 | |
付火 | fù huǒ | 谓烧毁。 | |
对火 | duì huǒ | (对火儿)吸烟时借别人燃着的烟点燃自己的烟。 吸烟时借别人燃着的烟点燃自己的烟他们利用对火的一瞬间交换了一下眼色 | |
点火 | diǎn huǒ | ㄉㄧㄢˇ ㄏㄨㄛˇ | ①引着火;使燃料开始燃烧:上午七点整,火箭发动机点火。②比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煽风点火。 |
妒火 | dù huǒ | 指极强烈的忌妒心:妒火中烧。 形容强烈的忌妒妒火中烧 | |
地火 | dì huǒ | 1.谓庄稼遭受虫害。 2.指炉火。 3.地下的火。 | |
刀火 | dāo huǒ | 指战乱。 | |
大火 | dà huǒ | 1.星宿名。即心宿。 2.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卯﹐与二十八宿相配为氐﹑房﹑心三宿。 | |
打火 | dǎ huǒ | 1.用打火刀敲击火石以取火。参见“打火刀”﹑“打火石”。 2.生火,烧火。 3.旅途中休息做饭。 4.谓用树枝等将森林火灾打灭。 | |
打油火 | dǎ yóu huǒ | 南方巫师进行驱鬼治病的一种迷信活动。 | |
打中火 | dǎ zhòng huǒ | 行路的人在途中吃午饭。 | |
鹑火 | chún huǒ | 1.星次名。南方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称朱鸟七宿。首位者称鹑首,中部者(柳﹑星﹑张)称鹑火(也叫鹑心),末位者称鹑尾。 2.星宿名。指柳宿。 | |
传火 | chuán huǒ | 1.古代边塞夜间举火﹑逐站相传以报敌情,谓之传火。 2.旧时寒食节禁烟后重行举火。古代宫中取火以赐近臣,再传递民家,故称。 | |
残火 | cán huǒ | 馀火。 | |
不举火 | bù jǔ huǒ | 谓不生火作饭;断炊。 | |
馋火 | chán huǒ | 比喻强烈的贪食的欲望。 | |
拨火 | bō huǒ | 拨旺炉火。引申为挑拨﹐煽动。 拨动燃烧材料,使火更旺 | |
兵火 | bīng huǒ | 指战争:家中藏书都毁于兵火|兵火连年,民不聊生。 | |
被火 | bèi huǒ | 遭火灾。 | |
驳火 | bó huǒ | 犹交火。 | |
变火 | biàn huǒ | 相传古代钻木取火,一年之中,随着季节的变换,取火的木材也相应变换,称“变火”。语出《周礼.夏官.司爟》:“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郑玄注:“郑司农说以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贾公彦疏:“火虽是一, | |
把火 | bǎ huǒ | 手持炬火。 | |
煞火 | shà huǒ | 犹过瘾。 | |
软火 | ruǎn huǒ | 文火。 | |
山火 | shān huǒ | ㄕㄢ ㄏㄨㄛˇ | 1.山中草木焚烧而燃起的火。包括撂荒﹑行猎等人为燃起的山火,以及雷电等自然原因引起的山火。 2.指《易》六十四卦中的《贲》卦。因其外卦为艮,内卦为离,卦象为山﹑火,故名。 |
圣火 | shèng huǒ | 1.古时民间称以炙灼治病时所燃之火。因偶有验﹐故称。亦有巫人﹑术士借此托神佛之名者。 2.指神佛像前所置的油灯。 | |
上火 | shàng huǒ | ㄕㄤˋ ㄏㄨㄛˇ | 1.燃亮灯火。 2.方言。生气;发怒。 3.中医把大便干燥﹑口舌生疮﹑眼膜发炎等症状叫上火。 |
慎火 | shèn huǒ | 1.小心防火。 2.草名。或种于屋上以防火,故名。又称景天。 | |
石火 | shí huǒ | 以石敲击,迸发出的火花。其闪现极为短暂。 石头撞击时发出的一闪即逝的火花,多用来比喻生命的短暂易逝石火光中寄此生 | |
实火 | shí huǒ | 中医名词。指邪火盛实的一种病理现象。临床表现为高热﹑狂躁﹑昏瞀﹑抽搐等。随病邪所在脏腑之不同,症状也各不相同。如肝火旺盛,表现为头痛目赤;胃火旺盛,可见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 | |
水火 | shuǐ huǒ | ①水和火,生活中离不开的:民非水火不能生活。②比喻灾难:救民于水火之中。③火与水不相容,比喻势不两立:两人犹如水火。④大小便的代称。多见于早期白话小说:朱仝独自带过雷横,只做水火。 | |
势火 | shì huǒ | 方言。犹势头。 | |
宿火 | sù huǒ | 隔夜未熄的火;预先留下的火种。 | |
兽火 | shòu huǒ | 兽炭之火。指炉火。 | |
熟火 | shú huǒ | 木炭烧透后的文火。 | |
五火 | wǔ huǒ | 五种火攻战术。 | |
无炊火 | wú chuī huǒ | 谓没有后嗣。 | |
文火 | wén huǒ | ㄨㄣˊ ㄏㄨㄛˇ | 煮东西时所用的小而缓的火。 烹调上指微弱的火 |
窝火 | wō huǒ | 憋气;气恼。 有委屈或烦恼不能发泄而不痛快这事真让人窝火 | |
相水火 | xiāng shuǐ huǒ | 谓互不相容。 | |
星火 | xīng huǒ | ①微弱的火:星火燎原。②流星。比喻紧急:急如星火。 | |
邪火 | xié huǒ | 1.中医指引起疾病的因素。亦指体弱引起的虚火。 2.邪恶的怒火。 3.方言。谓凶横不易对付。 | |
业火 | yè huǒ | 1.佛教谓恶业害身如火。亦指地狱焚烧罪人之火。 2.怒火。 | |
一火 | yī huǒ | 1.一点灯光或火光。 2.一把火。 3.古时兵制,十人为一火。 4.同“一伙”。指若干人结合成的一群。 | |
阴火 | yīn huǒ | 1.海中生物所发之光。 2.磷火。俗称鬼火。 3.地火﹔地热。 4.喻两物相撞击时溅出的物体碎屑。因其状如迸射之火花而实际上无火﹐故称。 5.中医学名词。指肝肾的虚火。 | |
油火 | yóu huǒ | 灯火。借指灯火费。 | |
战火 | zhàn huǒ | ㄓㄢˋ ㄏㄨㄛˇ | 战事;战争。 指战争战火纷飞 |
鱼火 | yú huǒ | 渔船上的灯火。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