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遗姙 | yí rèn | 指妇女怀有丈夫生前留下的身孕。 | |
遗燐 | yí lín | 指残剩的燐火。清 高其倬《过长平驿感坑卒事有作》诗:“十年碧血无遗燐,几簇黄沙有废城。” | |
遗藁 | yí gǎo | 见“遗稿”。 | |
遗垅 | yí lǒng | 犹遗冢。 | |
遗餽 | yí kuì | 馈赠。 | |
遗簮 | yí zān | 见“遗簪”。 | |
遗艸 | yí cǎo | 见“遗草”。 | |
遗溷 | yí hùn | 犹拉屎。 | |
遗孼 | yí niè | 见“遗孽”。 | |
遗炤 | yí zhāo | 见“遗照”。 | |
遗灋 | yí fǎ | 见“遗法”。 | |
遗骼 | yí gé | 同“遗骸”。明 李东阳《冬青行》:“穆陵 遗骼君莫怨,得葬 江 南一抔足。”明 沉德符《野获编·果报·冤报》:“我案定无活理,但富有金宝,分匿某地某地,君可尽取之,为我殮遗骼,少賑我妻子,足矣。”清 陈廷桂《田家词》:“前年旱,草根树皮存者罕;去年疫,遗骼多於道旁石。” | |
遗讬 | yí tuō | 指帝王临终前的嘱托。 | |
遗亾 | yí wú | 见“遗亡”。 | |
遗邱 | yí qiū | 亦作“遗坵”。 古墓;残冢。 | |
遗阯 | yí zhǐ | 见“遗址”。 | |
遗劄 | yí zhā | 前代留下的书籍簿册。清 朱彝尊 《沉上舍南还诗以送之》:“暇便操土风,先民有遗札。” | |
遗劒 | yí jiàn | 见“遗剑”。 | |
遗珠之憾 | yí zhū zhī hàn | 丢失了不该遗失的珍珠感到遗憾,喻指弃置未用的美好事物或贤德之才。 | |
遗棰 | yí chuí | 丢失鞭子。比喻丧失政权。 | |
遗传病 | yí chuán bìng | 1.指由上代遗传给后代的疾病。 2.借指古代或旧时遗传下来的社会弊病。 | |
遗传型 | yí chuán xíng | 又称“基因型”。生物体全部基因或遗传因子的总称。实际上指所研究性状的有关基因。肉眼看不到,通过杂交试验才能鉴定。 | |
遗爱 | yí ài | 1.谓遗留仁爱于后世。 2.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 3.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爱的人。 4.爱未遍及;偏爱。 5.谓抛弃亲爱之人。 6.指死者遗留下的所爱的人或物。 | |
遗薄 | yí báo | 失之于疏薄。 | |
遗产 | yí chǎn | ㄧˊ ㄔㄢˇ | ①公民死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在我国,遗产包括: |
遗党 | yí dǎng | 犹馀党。 | |
遗案 | yí àn | 指遗留下来尚未了结的案件。∶遗留下来需要处理的案件 | |
遗辞 | yí cí | 1.亦作“遗词”。 2.指前人留下的言论。 3.指前代或前人留下的词章。 | |
遗骴 | yí cī | 犹遗骸。 | |
遗逋 | yí bū | 指旧时拖欠的债务。 | |
遗本 | yí běn | 1.舍弃事物的根本﹑主要部分。 2.犹遗表。 | |
遗苞 | yí bāo | 1.苞,通“殍”。谓遗弃饿殍。 2.遗脱叶壳。 | |
遗赐 | yí cì | 犹赏赐。 | |
遗尘 | yí chén | 1.指前人行动所留的痕迹。 2.指残留的灰尘。比喻未尽去除的尘思俗念。 3.指遗弃的灰尘。形容轻微之极。 4.谓遗弃尘俗;抛弃尘念。 | |
遗材 | yí cái | 1.剩下的材料。 2.未被发现或未受重视的人材。 3.遗才。 | |
遗存 | yí cún | ㄧˊ ㄘㄨㄣˊ | 1.遗留;留存。 2.指保存下来的前代遗迹或遗物。 |
遗笔 | yí bǐ | 1.犹遗墨。 2.犹遗嘱。 | |
遗丑 | yí chǒu | 1.残馀的丑类。 2.多年积聚的丑恶。 | |
遗错 | yí cuò | 1.遗漏和错误。 2.指弃置的磨刀石。 | |
遗爱碑 | yí ài bēi | 颂德碑。旧时为颂扬官员德政而所立的碑。 | |
遗便 | yí biàn | 未尽其用的利益。 | |
遗杯 | yí bēi | 犹馀杯;残酒。 | |
遗产税 | yí chǎn shuì | 以财产所有人死后遗留的财产为课税对象,向财产继承人课征的税。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的一种财产税。课征方式有两种:一是综合课征制,即对财产所有人死后遗留的财产总额进行计征;一是分别课征制,即对各个继承人分得的遗产额进行计征。 | |
遗才 | yí cái | 1.谓荐举﹑科举遗漏人才;埋没人才。 2.未被发现或未受重视的人才。 3.秀才参加乡试,先要经过学道的科考录送,临时添补核准的,称为“遗才”。 | |
遗地 | yí dì | 1.空馀的土地。 2.指言语或行动中留下的可回旋的地步。 | |
遗补 | yí bǔ | 唐代拾遗﹑补阙同是谏官,因其职掌相同,故并称之。 | |
遗宝 | yí bǎo | 1.前代遗留的宝物。 2.遗落的宝物。 3.比喻弃置未用的人才。 | |
遗病 | yí bìng | 指残留的疵病。 | |
遗础 | yí chǔ | 房屋倒圮后遗留下的基石。 | |
遗占 | yí zhàn | 遗书;遗言。 | |
遗体子 | yí tǐ zǐ | 犹亲生子。 | |
遗流 | yí liú | 逶迤曲折地流动。 | |
遗赈 | yí zhèn | 犹赈济。 | |
遗筹 | yí chóu | 犹失算。 | |
遗唱 | yí chàng | 前人遗留下的歌诗。 | |
遗诫 | yí jiè | 1.亦作“遗戒”。 2.犹遗嘱。 3.指前人遗下的训诫。 | |
遗迸 | yí bèng | 战败而奔散的残兵。 | |
遗筮 | yí shì | 谓舍弃占筮的结果。 | |
遗袿 | yí guī | 指死者遗下的褂子。 | |
遗挂 | yí guà | 死者遗物,指可以悬挂的服饰之类。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