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川藏公路 | chuān zàng gōng lù | 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途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等地。长2410千米,为目前中国最长的公路。曾名康藏公路。1954年通车。沿途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地质灾害多发,冰雪期长,筑路工程艰巨。是西藏同内地联系的重要交通线之一。 | |
川骛 | chuān wù | 江河奔驰。形容迅疾。 | |
川境 | chuān jìng | 指地域。 | |
川途 | chuān tú | 1.亦作“川涂”。亦作“川涂”。 2.道路,路途。 3.指水路。 | |
川渎 | chuān dú | 泛指河流。 | |
川涂 | chuān tú | 见“川途”。 | |
川沚 | chuān zhǐ | 水中的小洲。 | |
川湄 | chuān méi | 河边。 | |
川甽 | chuān quǎn | 河流。 | |
川衡 | chuān héng | 《周礼》官名,为地官之属,掌川泽之禁令。 | |
川蜀 | chuān shǔ | 指四川省。古为蜀国之地,故称。 | |
川薮 | chuān sǒu | 川泽。 | |
川资 | chuān zī | ㄔㄨㄢ ㄗㄧ | 旅费;盘缠: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 |
川红 | chuān hóng | 海棠的别名。 | |
川禽 | chuān qín | 指水生动物。 | |
川地 | chuān dì | 平旷的地带。 | |
川冈 | chuān gāng | 河畔的山冈。 | |
川岳 | chuān yuè | 山川。 | |
川党 | chuān dǎng | 宋哲宗时旧党三派之一。以苏轼为领袖。亦称蜀党。 | |
川军 | chuān jūn | 即大黄,是猛烈的泻药。旧称“将军”,四川省出产的最好,所以叫川军。 | |
川梁 | chuān liáng | 桥梁。 | |
川壑 | chuān hè | 河谷。 | |
川光 | chuān guāng | 波光水色。 | |
川华 | chuān huá | 浪花。 | |
川气 | chuān qì | 河面的水气﹑雾气。 | |
川墨 | chuān mò | 古指四川出产的墨。宋代曾享誉东南。 | |
川界 | chuān jiè | 水际;水域。 | |
川防 | chuān fáng | 河堤。 | |
川灵 | chuān líng | 指河神。 | |
均州窰 | jūn zhōu yáo | 北宋 阳翟(今 河南 禹县)所造瓷器。因其地有 钧台,故名钧窑,俗作均窑。金 改 阳翟 为 钧州(即 均州),历代制造瓷器。清 朱琰《陶说·均州窑》:“均州窑,今 河南 禹州 …… 清 秘藏均州窑,红若胭脂者为最。”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十:“均州窰红若胭脂者为最。色纯而底有一二数目字号 | |
汝州风 | rǔ zhōu fēng | 汝南多大风,故称。 | |
青州曲 | qīng zhōu qǔ | 即青州从事。 | |
旁州例 | páng zhōu lì | 榜样﹐例子。 | |
旁州样子 | páng zhōu yàng zi | 犹旁州例。 | |
南州榻 | nán zhōu tà | 东汉陈蕃做豫章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唯徐稺来访,特设一榻,徐一去就把榻悬挂起来。因徐稺为豫章人,故称“南州榻”。后用为礼遇嘉宾之典实。 | |
滦州影 | luán zhōu yǐng | 皮影戏的一个剧种,因起源于河北省滦县(旧名滦州),故名。影人以驴皮制成,饰以油彩,故又名驴皮影。演时,前置素纸幕,演者立幕后在灯光映照下持影人于纸幕舞动,配以唱词与音乐。剧目丰富,唱腔综合高腔﹑京剧和滦县一带的曲艺而有所变化,对于评剧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影响。 | |
六州铁 | liù zhōu tiě | 《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佑三年》载﹐罗绍威为天雄节度使﹐辖魏博六州四十三县。罗以魏博自田承嗣时所置牙军五千人﹐挟持军帅﹐骄横难制﹐乃阴借朱全忠军十万入魏博﹐尽杀牙兵。半年中罗绍威供应军需﹐耗费不赀;虽剪除骄兵﹐但亦自此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 | |
凉州词 | liáng zhōu cí | 即《凉州曲》。内容多描写西北边陲的风光及战争情景,其中以王翰和王之涣所作最为著名。 | |
凉州破 | liáng zhōu pò | 1.凉州大曲的第三段。唐宋大曲每套有十几迭,归为散序﹑中序﹑破三大段。乐曲入破之后,变为繁弦急响。 2.后来有人截取凉州大曲破这一段填词,故凉州破又成为词牌名。 | |
凉州曲 | liáng zhōu qǔ | 乐府《近代曲》名。 | |
均州窑 | jūn zhōu yáo | 北宋阳翟(今河南禹县)所造瓷器。因其地有钧台,故名钧窑,俗作均窑。金改阳翟为钧州(即均州),历代制造瓷器。 | |
九州璜 | jiǔ zhōu huáng | 古代十二名琴之一。见宋苏轼《十二琴铭》。 | |
锦州市 | jǐn zhōu shì | 在辽宁省西南部、小凌河下游,京哈、锦承两铁路交点。1937年设市。人口78.3万(1995年)。为著名的军事、交通要冲。解放战争中辽沈战役在此发动。特产玉石雕刻、虾油。名胜古迹有辽代锦州塔、广济寺。市北有辽沈战役烈士纪念塔和纪念馆。 | |
荆州瘿 | jīng zhōu yǐng | 古代流行于荆州一带的颈生囊状赘生物的疾病。 | |
胶州湾 | jiāo zhōu wān | 中国北方天然良港。在山东省山东半岛南岸、黄海北岸。口窄腹阔,为深入内陆的半封闭型海湾。航道水深,不淤不冻,潮差和风浪小。建港条件优越。湾口的青岛港为中国重要商港,黄岛港区为国内著名油港。 在中国山东省山东半岛南岸。南胶河注入。湾口为青岛港。1898年,中国清政府与德国签订《中德 | |
湖州镜 | hú zhōu jìng | 南宋时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制造的铜镜。镜背铸有“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湖州薛晋侯造”等铭记。一般为葵花形,少数为圆形和方形。当时远销各地。后在广东省﹑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都有发现,朝鲜﹑日本也有流传。 | |
濠州真人 | háo zhōu zhēn rén | 指朱元璋。濠州,治所在锺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朱元璋起事地。朱起事前曾为僧,故称。 | |
甘州曲 | gān zhōu qǔ |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甘州子》。单调三十三字,平韵。 | |
甘州子 | gān zhōu zǐ | 词牌名。即《甘州曲》。 | |
福州戏 | fú zhōu xì | 闽剧。 | |
氐州第一 | dī zhōu dì yī | 词牌名。又称《熙州摘遍》。双调﹐一○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或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参阅《词谱》卷三一。 | |
潮州木雕 | cháo zhōu mù diāo | 广东省潮州市的木雕工艺品。多用作建筑装饰和家具装饰。内容有人物﹑花鸟﹑山水等。雕刻方法有浮雕﹑沉雕﹑通雕﹑圆雕等。以潮安﹑潮阳﹑揭阳﹑饶平﹑普宁﹑澄海等县为最发达。 | |
陈州粜米 | chén zhōu tiào mǐ | 全名《包待制陈州粜米》。杂剧剧本。元人作,姓名不详。宋代陈州干旱,刘衙内的儿子、女婿趁开仓赈灾之机,大肆搜括,并打死灾民张撇古。张子小撇古去开封府告状,包拯私访得实,严惩贪官。 | |
傍州例 | páng zhōu lì | 例子;榜样。 | |
泗州塔 | sì zhōu tǎ | 古塔名。唐代为纪念僧伽大师而筑。宋初曾修葺。 | |
泗州戏 | sì zhōu xì | 安徽省主要剧种之一,俗称“拉魂腔”。由旧泗州(州治在今安徽省泗县)的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流行于淮河两岸。解放后,在音乐改革和编演现代剧方面都有不少进展。 | |
苏州弹词 | sū zhōu tán cí | 曲艺曲种。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部分地区。形成于江苏苏州。用苏州方言说唱。清代乾隆年间已经流行。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表演上注意模拟人物的“起脚色”。传统书目都为长篇,以才子佳人和公案题材为主。 | |
苏州码子 | sū zhōu mǎ zǐ | 原为苏州人表示数目的符号,后通行于全国。从一到十依次写做〡﹑〢﹑〣﹑〤﹑〥﹑亠﹑〧﹑〨﹑〩﹑。用于旧式帐簿,也叫草码。 旧时表示数目的符号. | |
沃州人 | wò zhōu rén | 瑞士沃州的本地人或居民。 瑞士沃州的本地人或居民 | |
温州乱弹 | wēn zhōu luàn tán | 瓯剧的旧名。形成于清初,流行于浙江省温州一带,兼唱高腔﹑昆腔﹑徽调﹑滩簧和乱弹,以唱乱弹为主,故称“温州乱弹”。温州地区古称东瓯,建国后定名为瓯剧。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