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征办 | zhēng bàn | 征收办理。 | |
征举 | zhēng jǔ | 征召举荐。 | |
征客 | zhēng kè | 远行他乡的客旅:征客动乡愁。 | |
征龙 | zhēng lóng | 道家五行神之一。 | |
征考 | zhēng kǎo | 考求征信。 | |
征购 | zhēng gòu | 指国家根据法律向生产者或所有者购买农产品﹑土地等。 国家依法向人民购买征购粮食 | |
征集 | zhēng jí | ㄓㄥ ㄐㄧˊ | 以公告或口头询问来征求收集:征集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文章。 |
征鸿 | zhēng hóng | 即征雁。 | |
征候 | zhēng hòu | ㄓㄥ ㄏㄡˋ | 预兆;迹象:彼时已露出衰亡的征候。 |
征酒 | zhēng jiǔ | 谓行令饮酒。 | |
征驾 | zhēng jià | 1.远行的车马。 2.征战的车马。 | |
征比 | zhēng bǐ | 1.谓征用人力并考校其服役成绩。 2.称征收钱粮而比较其多寡之数。 | |
征敛 | zhēng liǎn | 征收赋税。 | |
征贿 | zhēng huì | 求取贿赂。 | |
征采 | zhēng cǎi | ㄓㄥ ㄘㄞˇ | 招聘简拔。 |
征捕 | zhēng bǔ | 召捕。 | |
征盖 | zhēng gài | 指远行的车。盖,车盖,借指车。 | |
征君 | zhēng jūn | 征士的尊称。 | |
征朝 | zhēng cháo | 谓征召诸侯朝聘。 | |
征贲 | zhēng bēn | 谓征聘。 | |
征表 | zhēng biǎo | 1.特征,表象。 2.犹揭示,体现。 | |
征辟 | zhēng bì | 又称“辟除”。汉代高级官员选用属员的制度。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中央行政长官如三公、地方官如州牧、郡守等官员,可自行征聘僚属,任以官职。东汉时直接征聘名望之士担任中央高级官员,亦称征辟。 | |
征募 | zhēng mù | 指征求募集财物或兵员等。 征招;召募征募兵士 | |
征漕 | zhēng cáo | 征收漕粮。 | |
征笳 | zhēng jiā | 旅人吹奏的胡笳。 | |
征粮 | zhēng liáng | 征收的公粮。 | |
征轮 | zhēng lún | 远行人乘的车。 | |
征兰 | zhēng lán | 谓取验于兰。语出《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倏。余,而祖也,以是为尔子……’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杜预注:“惧将不见信,故欲计所赐兰为怀子月数。”遂用 | |
征赋 | zhēng fù | 赋税。 | |
征梦 | zhēng mèng | 谓梦境被事实所证验。 | |
征调 | zhēng diào | 征集﹑调遣人员或物资。 政府征集和调用人力、物资征调物资支援抗洪 | |
征服 | zhēng fú | ㄓㄥ ㄈㄨˊ | ①用强力制服:征服顽敌|征服大自然。②影响所及使人折服:以出众的才华、宽阔的胸襟征服了对手。 |
征发 | zhēng fā | 谓征集调遣人力或物资。 旧时指政府征调民间的人力和物资 | |
征价 | zhēng jià | 收取价款。 | |
征订 | zhēng dìng | 出版﹑发行机构向单位或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 | |
征见 | zhēng jiàn | 犹证实。 | |
征管 | zhēng guǎn | 征收管理(税款、公粮等):加强税收征管工作。 | |
征路 | zhēng lù | 征途;行程。 | |
征科 | zhēng kē | 征收赋税。 | |
征催 | zhēng cuī | 征收催逼。 | |
征聚 | zhēng jù | 征募召集。 | |
征入 | zhēng rù | 谓征收赋税。 | |
征备 | zhēng bèi | 征服。备,通“服”。 | |
到彼岸 | dào bǐ àn | 梵语“波罗蜜多”(Pāramitā)的义译。佛教谓修大行而超脱生死,到达涅盘之境界为“到彼岸”。 | |
憬彼 | jǐng bǐ | 1.遥远貌。语出《诗.鲁颂.泮水》:“憬彼淮夷。” 2.引申指目标遥远。 | |
僧伽彼 | sēng jiā bǐ | 梵语。狮子。 | |
彼中 | bǐ zhōng | 犹那里。 | |
彼我 | bǐ wǒ | 他和我;彼此。 | |
彼时 | bǐ shí | ㄅㄧˇ ㄕㄧˊ | 那时,当时。 那个时候 |
彼人 | bǐ rén | ㄅㄧˇ ㄖㄣˊ | 那人;对方的人。 那人 |
彼其 | bǐ qí | 1.亦作“彼己”。亦作“彼记”。 2.《诗.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称其服。”郑玄笺:“不称者言其德薄而服尊。”《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作“彼己”。《礼记.表记》引作“彼记”。后以“彼其”﹑“彼己”讥功德不称其位者。 3.代词。那,那个;他。 | |
彼记 | bǐ jì | 见“彼其”。 | |
彼此 | bǐ cǐ | ㄅㄧˇ ㄘㄧˇ | ①那个和这个;双方:不分彼此ㄧ彼此互助。②客套话,表示大家一样(常叠用做答话):‘您辛苦啦!’‘彼此彼此!’。 |
三径之资 | sān jìng zhī zī | 三径:所说汉代隐士蒋诩在房前曾开三条小径,后人因以三径代称住宅庭院。比喻筹集隐居住所的费用。 | |
田径赛 | tián jìng sài | 田赛和径赛的并称。参见“田赛”﹑“径赛”。 田赛和径赛的合称 | |
翦径 | jiǎn jìng | 拦路抢劫。 | |
小径 | xiǎo jìng | ㄒㄧㄠˇ ㄐㄧㄥˋ | 1.狭窄的道路。 2.(木材)直径小的。 |
曲径 | qū jìng | 亦作“曲迳”。1.弯曲的小路。2.比喻不正当的途径。 曲折迂回的小路沿着山间曲径,终于找到了那个猎户 | |
三三径 | sān sān jìng | 宋杨万里于东园辟九径,分植不同的花木,名曰“三三径”。 | |
杉径 | shān jìng | 杉树林中的小路。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