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蒂芥 | dì jiè | 也作“芥蒂”。比喻内心不满或不快:心存蒂芥。 | |
缮葺 | shàn qì | 1.亦作“缮缉”。 2.谓修理房屋﹑墙垣等。 | |
密葺葺 | mì qì qì | 密集丛生貌。 | |
理葺 | lǐ qì | 修理,修补。 | |
节葺 | jié qì | 整理,累积。 | |
剪葺 | jiǎn qì | 修整。 | |
缔葺 | dì qì | 修建。 | |
补葺 | bǔ qì | ㄅㄨˇ ㄑㄧˋ | 修理整治:补葺一新。 |
兴葺 | xīng qì | 兴建修理。 | |
修葺 | xiū qì | ㄒㄧㄨ ㄑㄧˋ | 修理建筑物:修葺房屋|修葺城垒。 |
一日必葺 | yī rì bì qì | 谓虽暂时居住亦必修补墙﹑屋。 | |
营葺 | yíng qì | 1.亦作“营缉”。 2.修建;修缮。 | |
整葺 | zhěng qì | 整理修治。 | |
治葺 | zhì qì | 修缮。 | |
缀葺 | zhuì qì | 1.修补;缝补。 2.谓连缀文字。 | |
追葺 | zhuī qì | 谓修治前代遗物。 | |
葺屋 | qì wū | 草屋。 | |
葺缮 | qì shàn | 修补;修缮。 | |
葺捕 | qì bǔ | 缉捕。葺,通“缉”。 | |
折葼 | shé zōng | 折取细枝。《方言》第二:“木细枝谓之杪……青﹑齐﹑兖﹑冀之间谓之葼,燕之北鄙朝鲜﹑洌水之间谓之策。故《传》曰:‘慈母之怒子也,虽折葼笞之,其惠存焉。’”郭璞注:“言教在其中也。”亦以指鞭笞。 | |
青葽 | qīng yāo | 见“青要”。 | |
护蒇 | hù chǎn | 主持办理并负责完成。 | |
告蒇 | gào chǎn | 告竣;告成。 | |
荷蒉 | hé kuì | 语本《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朱熹集注:“此荷蒉者亦隐士也。”后用为隐士之典。 | |
蒉桴 | kuì fú | 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 | |
秋蒐 | qiū sōu | 秋日畋猎。《春秋·昭公八年》:“秋蒐于 红。”《穀梁传·桓公四年》:“四时之田(畋),皆为宗庙之事也。春曰田,夏曰苗,秋曰蒐,冬曰狩。” | |
旁蒐 | páng sōu | 见“旁搜”。 | |
春蒐 | chūn sōu | 指古代天子或王侯在春季围猎。 | |
岐蒐 | qí sōu | 见“岐阳之蒐”。 | |
出蒐 | chū sōu | 狩猎。 古代打猎常带有军事目的,故亦指出兵攻伐。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吕光》:“夏 大喜,因议举兵出蒐,如 吕 谋。分宜 以挑衅起祸,间之 世宗,两公俱死西市。” | |
蒐裒 | sōu póu | 聚集。 宋 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下之上》:“而 京东、河 北之兵在元帅府者又皆援例以归,遂使行在军旅单弱,虽旋蒐裒,其势不多,何以捍强敌而镇四方。” | |
蒐慝 | sōu tè | 详见“搜慝”。 | |
蒐索 | sōu suǒ | ㄙㄡ ㄙㄨㄛˇ | 仔细寻找。《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晋 杜预 注:“蒐索择取不孕者。” |
蒐括 | sōu guā | ㄙㄡ ㄍㄨㄚ | 搜集。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序》:“独 龙子犹 氏所辑《喻世》等诸言,颇存雅道,时著良规,一破今时陋习,而 宋 元 旧种,亦被蒐括殆尽。” |
蒐畋 | sōu tián | 狩猎。晋 葛洪《抱朴子·君道》:“蒐畋,则乐失兽而得士,识弛网而悦远。”唐 元稹《酬乐天游西湖》诗:“问俗烦江界,蒐畋想 渭 津。”清 顾炎武《雒阳》诗:“文轨同王朔,蒐畋会卜征。” | |
蒐苗 | sōu miáo | 春猎为蒐,夏猎为苗。 .泛指狩猎。明 张煌言《乡荐经义·君子以容民畜众》:“夫师之时,裒旅方旋,怀桃棘者,方自力于壮事,而君子唯讲蒐苗之节,将无谓其弛备歟。”清 王士禄《诏罢高丽贡鹰歌》:“晾鹰臺 上秋天高,乘时驱兽行蒐苗。” | |
南蓢 | nán lǎng | 村镇名。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东。 | |
蒽醌染料 | ēn kūn rǎn liào | 分子中含有蒽醌结构的各类染料的总称。有还原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等。色泽鲜艳、牢度较高。 | |
藨蓘 | biāo gǔn | 穮蓘。耕耘和培育。藨,通“穮”。 | |
穮蓘 | biāo gǔn | 《左传.昭公元年》:“是穮是蓘。”穮﹐翻地;蓘﹐培土。皆为耕作之事。后因以“穮蓘”泛指辛勤劳作。 | |
蓖麻蚕 | bì má cán | 绢丝昆虫。原产印度。一生中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虫老熟后能吐丝作茧。喜吃蓖麻叶子,饲养简便,生长迅速,中国南方可终年饲养。蚕丝耐酸、耐碱、吸湿性好、富有弹性,是优良的绢纺原料。 | |
蓖麻 | bì má | 双子叶植物,大戟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圆形,中空。叶子大,掌状分裂。种子扁椭圆形,榨出的油是高级润滑油,也是医药和工业上的重要原料。叶子可喂蚕,茎皮能制绳造纸。原产非洲,中国栽培较广。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掌状,蒴果有刺叫蓖麻子,能产生蓖麻油 | |
蒴苞 | shuò bāo | 围绕颈卵器或各种苔藓的颈卵器群的外层保护包被。 围绕颈卵器或各种苔藓的颈卵器群的外层保护包被 | |
蒴果 | shuò guǒ | 一种干果,由合生心皮构成,里面一室或多室,有许多种子,成熟时干燥而裂开,芝麻即为此种果实。 见“蒴” | |
蒴轴 | shuò zhóu | 苔藓和某些地钱(例如Anthoceros属的)蒴果中轴。 苔藓和某些地钱(例如Anthoceros属的)蒴果中轴 | |
艾蒳 | ài nà | 见“艾纳”。 | |
蒶藴 | fén yùn | 蕴积。 | |
铁蒺藜 | tiě jí lí | ㄊㄧㄝ ˇ ㄐㄧˊ ㄌㄧˊ | 蒺藜状的尖锐铁器。战时置于路上或水中﹐用以阻止敌方人马前进。 |
据蒺 | jù jí | 《易.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后因以“据蒺”谓处境危险。 | |
蒺藜 | jí lí | 1.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横生在地面上,开小黄花,果实也叫蒺藜,有刺,可以入药。 2.像蒺藜的东西。如“铁蒺藜”,“蒺藜骨朵”:旧时一种兵器。 | |
蒺蔾 | jí lí | 即蒺藜。 | |
蒺藜骨朵 | jí lí gū duǒ | 古代的一种兵器。由西羌传入。为一长棒,棒端缀一蒺藜形的头,以铁或坚木制成。 | |
蒹葭 | jiān jiā | ㄐㄧㄢ ㄐㄧㄚ | 《诗.秦风》篇名。一般认为是一首情诗,写对“伊人”反覆追求而终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忧伤。诗的意境优美深长,有“一唱三叹”的情致。 |
蒹苇 | jiān wěi | 即芦苇。 | |
揲蓍草 | shé shī cǎo | 见“揲蓍”。 | |
龟蓍 | guī shī | 龟甲和蓍草。 古代占卜之具。 | |
灵蓍 | líng shī | 占卜用的蓍草。 | |
黄蓍 | huáng shī | 同“黄耆”。 | |
揲蓍 | shé shī | 1.亦称“揲蓍草”。 2.数蓍草。古代问卜的一种方式。 | |
丛蓍 | cóng shī | 丛生的蓍草。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