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蒌蒿 | lóu hāo |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有柄,羽状分裂,背面密生灰白色细毛,花冠筒状,淡黄色。叶子可以做艾的代用品。 | |
蒌藤 | lóu téng | 即扶留。缘藤而生。结实如桑椹,味辛。叶可制酱。 | |
蒌翣 | lóu shà | 古代棺饰。或为覆于棺上的彩帛,或为绘于外板的彩饰。 | |
萪藤 | kē téng | 植物名。 | |
断葘 | duàn zī | 1.亦作“断灾”。 2.枯折的树干。形容人背伛而枯瘦。 | |
沈葘 | shěn zī | 指洪水。 | |
芬蒀 | fēn yūn | 见“葐蒀”。 | |
茵蒀 | yīn yūn | 氤氲。气弥漫貌。 | |
枕葄 | zhěn zuò | 犹枕藉。引申谓沉迷。 | |
王萯 | wáng fù | 即王瓜。 | |
萯阳 | fù yáng | 宫名。 | |
萭蒌 | yǔ lóu | 古代校正直角的一种工具,即今之曲尺。 | |
萷槮 | xiāo sēn | 1.同“萷蔘”。 2.草木茂盛貌。 | |
萮茈 | yú zǐ | 木耳。 | |
芊萰 | qiān liàn | 青盛貌。 | |
千變萬化 | qiān biàn wàn huà | ㄑㄧㄢ ㄅㄧㄢˋ ㄨㄢˋ ㄏㄨㄚˋ | 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 |
慈萱 | cí xuān | 母亲。 | |
椿萱 | chūn xuān | 父母的代称。古代称父为“椿庭”,母为“萱堂”:椿萱并茂|愿来生把椿萱再奉。 | |
北堂萱 | běi táng xuān | 1.指萱草。语本《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谖草,即萱草,俗名忘忧草。 2.借指母亲。 | |
树萱 | shù xuān | 种植萱草。萱草,俗名忘忧草。《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陆德明释文:“谖,本又作萱。”后以“树萱”为消忧之词。 | |
堂萱 | táng xuān | 代指母亲。 | |
无萱 | wú xuān | 萱草一名忘忧草。“无萱”谓不能忘忧。语本《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萱)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 | |
萱花 | xuān huā | 一种草本植物,传说可以使人忘忧,也就是现代的黄花菜。 | |
萱草 | xuān cǎo | 单子叶植物,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肉质根肥厚,呈纺锤形。叶狭长。夏秋开花,漏斗形,橘红或橘黄色,晨开晚谢。原产欧洲,中国各地都有栽培。可供观赏。根可入药。 | |
萱苏 | xuān sū | 《初学记》卷二七引三国魏王朗《与魏太子书》:“不遗惠书,所以慰沃,奉读欢笑,以藉饥渴,虽复萱草忘忧,皋苏释劳,无以加也。”后因以“萱苏”为忘忧释劳之典。萱,指萱草;苏,指皋苏。 | |
萱室 | xuān shì | 萱堂。指母亲。 | |
萱堂 | xuān táng | 《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陆德明释文:“谖,本又作萱。”谓北堂树萱,可以令人忘忧。古制,北堂为主妇之居室。后因以“萱堂”指母亲的居室,并借以指母亲。 | |
萱亲 | xuān qīn | 母亲。 | |
萱闱 | xuān wéi | 1.亦作“萱帏”。 2.犹萱堂。指母亲。 | |
萹豆 | biǎn dòu | 见“扁豆”。见“扁豆” | |
萹茿 | biān zhú | 即“萹蓄”。一名“扁竹”。 | |
萹竹 | biān zhú | 即萹蓄。 | |
萹蓄 | biān xù | 草名。又名萹竹。一年生草本。多生郊野道旁。叶狭长似竹,初夏于节间开淡红色或白色小花,入秋结子,嫩叶可入药。 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萹竹。多生郊野道旁。叶狭长似竹,初夏于节间开淡红色或白色小花,入秋结子,嫩叶可入药 | |
萹薄 | biān báo | 丛生的萹蓄。 | |
緑萼梅 | lù è méi | 亦作“绿萼梅”。梅花之一种。萼片为绿色。 | |
花萼楼 | huā è lóu | 唐玄宗于兴庆宫西南建花萼相辉之楼,简称花萼楼。 | |
白萼仙 | bái è xiān | 即白鹤仙。玉簪花的别名。参见“白鹤仙”。 | |
琼萼 | qióng è | 1.犹言金枝玉叶。指皇亲宗室。 2.玉制的花萼。为妇女首饰之一。 | |
破萼 | pò è | 犹破蕾。 | |
梅萼 | méi è | 1.亦作“梅蕚”。 2.梅花的蓓蕾。 | |
丽萼 | lì è | 犹华丽。 | |
华萼 | huá è | 指唐玄宗所建的花萼楼。 | |
花萼 | huā è | 花的组成部分之一,由若干萼片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冠。简称萼。 花叶的外层,构成花的外部,并由分离或连合的萼片组成,通常绿色和叶状,但常像花冠一样有颜色的 | |
跗萼 | fū è | 1.亦作“跗蕚”。 2.花萼与子房。亦借指花朵。 3.亦作“跗鄂”。《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按,鄂为蕚的借字;不,通“拊”,亦作“跗”,蕚的底部。因用以比喻关系亲密的兄弟。 | |
趺萼 | fū è | 指花的萼片。 | |
棣萼 | dì è | 1.亦作“棣蕚”。 2.比喻兄弟。 | |
乳萼 | rǔ è | 初生的花萼。 | |
桃萼 | táo è | 桃花蕾。 | |
韡萼 | wěi è |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郑玄笺:“承华者曰鄂,‘不’当作拊;拊,鄂是也。”鄂,通“萼”。“韡萼”谓明盛的花萼。比喻浮华的文才。 | |
璇萼 | xuán è | 见“璇蕚”。 | |
秀萼 | xiù è | 秀美的花萼。 | |
雪萼 | xuě è | 雪花。亦借指白花。 | |
瑶萼 | yáo è | 如玉的花萼。 | |
艳萼 | yàn è | 鲜艳的花。 | |
云萼 | yún è | 1.船幔上所画的花卉和云纹装饰。亦借指华美的船只。 2.洁白的花朵。 | |
朱萼 | zhū è | 1.亦作“朱蕚”。 2.鲜艳的花萼。《诗.小雅》有《白华》篇,已亡逸。《诗序》谓:“《白华》,孝子之絜白也。”此诗言孝子养父母常自洁,如白华之无点污。《文选.束晳之二》有“白华朱萼,被于幽薄”之句,李善注云:“此喻兄弟比于华萼,在林薄之中,若孝子之在劐众杂,方于华萼,自然鲜絜。”后 | |
萼绿 | è lǜ | 见“萼緑华”。 | |
萼绿华 | è lǜ huá | 1.传说中女仙名。 自言是九嶷山中得道女子罗郁。 | |
萼跗 | è fū | 萼,花萼;跗,通“柎”,花萼房。比喻兄弟。 | |
萼緑 | è lǜ | 见“萼緑华”。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