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草篆 | cǎo zhuàn | 汉字书体的一种。篆貌隶骨,笔势飞举,刚劲有力。汉魏宫阙题署多用之。 | |
草诏 | cǎo zhào | 1.拟写诏书。 2.指拟定的诏书。 | |
草马 | cǎo mǎ | 母马。 母马;也指未经调驭的马 | |
草緑 | cǎo lǜ | 像青草一样绿而略黄的颜色。 | |
草立 | cǎo lì | ㄘㄠˇ ㄌㄧˋ | 创立;起草。 |
草缏 | cǎo biàn | 1.亦称“草辫”。 2.用麦秆之类编成的扁平的带子,为制草帽﹑提篮﹑扇子等草制品的材料。 | |
草泽 | cǎo zé | ㄘㄠˇ ㄗㄜˊ | 1.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带。亦指荒郊。 2.草野;民间。 3.在野之士;平民。 |
草芙蓉 | cǎo fú róng | 荷花的别名。 | |
草创 | cǎo chuàng | ㄘㄠˇ ㄔㄨㄤˋ | 开始兴办;创建:庶事草创|企业还处在草创阶段。 |
草案 | cǎo àn | 初步的方案;拟成而未经有关机构审定﹑公布的,或虽公布而尚在试行的法令﹑条例﹑规章等。 未正式确定的或只是公布试行的法令、规章、条例等 | |
草灰 | cǎo huī | 1.草本植物燃烧后的灰,可供肥田。亦用以比喻微贱。 2.灰黄的颜色。 | |
草酌 | cǎo zhuó | 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辞。 | |
草斗 | cǎo dòu | 栎实。其状似栗。 | |
草拟 | cǎo nǐ | ㄘㄠˇ ㄋㄧˇ | 起草;初步设计。 起草;初步拟出草拟文件 |
草缨 | cǎo yīng | 古代罪犯冠上加草带,以示羞辱。相传是虞舜时的一种象征性刑罚,用以代替割鼻的酷刑。 | |
草闲 | cǎo xián | 见“草间”。 | |
草榻 | cǎo tà | 1.简易的床铺。 2.留人住宿的客套话。 | |
草堂 | cǎo táng | 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 |
草食动物 | cǎo shí dòng wù | 指牛﹑羊﹑马等以植物为食料的动物。 | |
草团标 | cǎo tuán biāo | 见“草团瓢”。 | |
草签 | cǎo qiān | 也称“缩写草签”或“临时签署”。由谈判代表在条约的草案上签字。表示谈判双方对草案中的条款已取得了一致意见,但草签的条约并不等于双方政府已经同意,条约只有在正式签字后才能生效。 | |
草书 | cǎo shū | ㄘㄠˇ ㄕㄨ | 字体名。为书写简便快速而产生的书体。分章草和今草两大类。章草是隶书的草写,字形扁平有波笔,字字分离,相传因西汉史游作《急就章》而得名。今草由正楷的草化与章草的省改发展而来,上下笔势常相连,偏旁常互借,相传始于东汉张芝。唐代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更放纵,成为狂草。 汉字六体 |
草舍 | cǎo shè | ㄘㄠˇ ㄕㄜˋ | 1.谓宿止于草野间。 2.茅屋。 |
草褥 | cǎo rù | 草垫子。 | |
草檄 | cǎo xí | 草拟檄文。亦泛指撰写官方文书。 | |
草苫 | cǎo shān | 1.草垫。 2.用草覆盖的屋顶。 | |
草囷 | cǎo qūn | 一种草盖的圆形谷仓。 | |
草寝 | cǎo qǐn | 谓在草野间歇宿。 | |
草鞋钱 | cǎo xié qián | 旧时公差衙役向案犯或当事人勒索的钱财,俗称“草鞋钱”。 | |
草田 | cǎo tián | 谓未垦种的田地。 | |
草蔬 | cǎo shū | 粗蔬。 | |
草鞋亲 | cǎo xié qīn | 指穷亲戚。 | |
草靸 | cǎo sǎ | 用蒲草等编制的拖鞋。 | |
草体 | cǎo tǐ | 1.草书。 2.指拼音文字的手写体。 | |
草上霜 | cǎo shàng shuāng | 羊毛皮的一个品种。其毛附皮处呈灰黑色,毫端则白色,圆卷如珠,若霜落草上,故名。参阅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类.翻毛外褂马褂》。 | |
草土臣 | cǎo tǔ chén | 官吏在居丧中对君上具衔时的自称。 | |
草戚 | cǎo qī | 见“草蹙”。 | |
草鞋 | cǎo xié | ㄘㄠˇ ㄒㄧㄝ ˊ | 1.用稻秆或草茎等编制的鞋。 2.指清代民间某些秘密社团内司交通﹑谍报等职事的人员。 用稻草或其他长纤维草手工编制的一种简易鞋 |
草衣士 | cǎo yī shì | 指隐遁不仕之人。 | |
草炭 | cǎo tàn | 主要由古代的水草和藻类形成的泥炭。也叫草煤。 | |
草贤 | cǎo xián | 对善作草书者的美称。 | |
草窃 | cǎo qiè | 1.掠夺;盗窃。 2.草寇。 3.犹窃据。 | |
草妖 | cǎo yāo | 因某种原因而引起草木变异的现象。古人以为妖孽。 | |
草剃禽狝 | cǎo tì qín xiǎn | 谓如刈割野草﹑搜捕禽兽似地予以歼灭。语出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剃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 | |
桃花茜醋 | táo huā qiàn cù | 桃花醋。 | |
茜罗 | qiàn luó | 绛红色的薄丝织品。 | |
茜意 | qiàn yì | 秀美生动的韵味。 | |
茜草 | qiàn cǎo | 又称“红丝线”。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根鲜红色,细长如丝。茎方形,有倒生钩毛。每节常轮生四叶,叶心脏形。秋季开黄白色小花。浆果近球形,紫黑色。生于山野草丛中,中国长江和黄河流域都有分布。根含茜素,可作红色染料;又可入药。 | |
茜红 | qiàn hóng | 绛红色。 | |
茜裙 | qiàn qún | 1.绛红色的裙子。 2.指女子。 | |
茜金 | qiàn jīn | 牡丹名。 | |
苭茮 | yǎo jiāo | 草长貌。 | |
茠刺 | hāo cì | 犹言披荆斩棘。 | |
墨荡子 | mò dàng zǐ | 磨墨并用来盛放墨汁的盒子。 | |
芦荡火种 | lú dàng huǒ zhǒng | 沪剧剧目。1960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集体创作,文牧执笔。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郭建光等十八个伤病员在阳澄湖畔养伤。以茶馆店老板娘身份活动的地下联络员阿庆嫂,智斗勾结日本侵略军的忠义救国军头目胡传魁、刁德一,掩护伤员,并在伤员痊愈后,设计一举歼灭敌人。京剧《沙家浜》据此改编。 | |
流荡子 | liú dàng zǐ | 流浪的人。 | |
浪荡灯 | làng dàng dēng | 悬空挂的灯。 | |
浪荡子 | làng dàng zǐ | ㄌㄤˋ ㄉㄤˋ ㄗㄧˇ | 行为放荡不检的青年。 行为放荡、不务正业的青年 |
翠荡瑶翻 | cuì dàng yáo fān | 形容碧波翻出白浪。 | |
锡荡锣 | xī dàng luó | 一种刑具。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