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谕教 | yù jiào | 晓谕教诲。 | |
谕单 | yù dān | 旧指上级给下级的手令或告戒的文书。 | |
谕招 | yù zhāo | 谕告并招抚。 | |
谕指 | yù zhǐ | 1.表明意思。指﹐通“旨”。 2.晓谕帝旨。指﹐通“旨”。 | |
谕子 | yù zǐ | 官府的告示﹑谕告之类。 | |
谕劝 | yù quàn | 上级对下属的劝告。 | |
谕解 | yù jiě | 开导劝解。 | |
谕查 | yù zhā | 下令查核。 | |
谕德 | yù dé | 官名。掌侍从赞谕﹐职比常侍﹐始置于唐﹐至清废。 | |
谕说 | yù shuō | 晓谕并劝说。 | |
谕知 | yù zhī | 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晩辈给以指示。 | |
谕蜀书 | yù shǔ shū | 见“谕蜀文”。 | |
谕祭文 | yù jì wén | 文体名。天子遣使下祭的文辞。 | |
谕令 | yù lìng | 命令。 指示 | |
冯谖剑 | féng xuān jiàn | 谓怀才未遇者希望为人赏识重用。 | |
冯谖市义 | féng xuān shì yì | 战国时孟尝君使冯谖收债于薛,冯谖焚债契而疾归,孟尝君怪之,冯谖曰:“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寶,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以为典实。 | |
怀谖 | huái xuān | 心存欺诈。 | |
不谖 | bù xuān | 不忘。 | |
私谖 | sī xuān | 暗中欺诈他人。 | |
无谖 | wú xuān | 纯正,无邪。 | |
诈谖 | zhà xuān | 欺诈﹔弄虚作假。 | |
谖谖 | xuān xuān | 喧扰貌。谖﹐通“諠”。 | |
谖言 | xuān yán | 虚浮不实的言辞。 | |
谖浮 | xuān fú | 指喧嚣轻佻的风气。谖﹐通“諠”。 | |
敢谏鼓 | gǎn jiàn gǔ | 即登闻鼓。进谏者所击之鼓。 | |
百谏图 | bǎi jiàn tú | 宋靳东发所绘古今谏诤百事的画。 | |
招谏匦 | zhāo jiàn guǐ | 帝王在朝堂上设置的征求规劝的意见箱。 | |
劝谏 | quàn jiàn | ㄑㄨㄢˋ ㄐㄧㄢˋ | 劝告;规劝:一再劝谏|不听劝谏。 |
木谏 | mù jiàn | 相传尧舜时于朝市竖立木牌,谓之谤木,人有进谏之言则书于其上。 | |
默谏 | mò jiàn | 暗中进谏。 | |
面谏 | miàn jiàn | 当面直言规劝。常用于臣对君。 | |
密谏 | mì jiàn | 暗中对帝王进行规劝。 | |
纳谏 | nà jiàn | 1.接受规劝。多指君主接受臣下进谏。 2.向君主进谏。 | |
论谏 | lùn jiàn | 1.论述讲谏的方法。 2.议论和进谏。 | |
列谏 | liè jiàn | 极力劝谏。列,通“烈”。 | |
窥谏 | kuī jiàn | 谓观察君主神色相机进谏。 | |
距谏 | jù jiàn | 拒谏。 距,通“拒”。 | |
匡谏 | kuāng jiàn | 匡正谏诤。 | |
讦谏 | jié jiàn | 直谏。 | |
几谏 | jī jiàn | 微谏,婉言劝谏。 对长辈委婉而和气的劝告我出“事父母几谏”。打个鸟名。——《镜花缘》 | |
降谏 | jiàng jiàn | 和颜悦色﹑平心静气地进谏。 | |
讥谏 | jī jiàn | 劝谏。 | |
诃谏 | hē jiàn | 厉声规劝。 | |
规谏 | guī jiàn | ㄍㄨㄟ ㄐㄧㄢˋ | 〈书〉忠言劝戒;规劝。 以正义之道劝人改正言行的不当之处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墨子.尚同上》 |
给谏 | gěi jiàn | 唐宋时给事中及谏议大夫的合称。清代用作六科给事中的别称。 | |
讽谏 | fěng jiàn | ㄈㄥˇ ㄐㄧㄢˋ | 〈书〉用含蓄委婉的话向君主进谏。 指下对上,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规劝,使其改正错误 衡乃拟 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后汉书.张衡传》 |
风谏 | fēng jiàn | 用委婉曲折的语言规劝君主或长辈﹑上司。 | |
杜谏 | dù jiàn | 谏阻。 | |
犯谏 | fàn jiàn | 犯颜直谏。 | |
诚谏 | chéng jiàn | 忠谏。 | |
诚悬笔谏 | chéng xuán bǐ jiàn | 指唐柳公权以书法进谏唐穆宗事。诚悬﹐公权字。语本《新唐书.柳公权传》﹕“帝问公权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时帝荒纵﹐故公权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 | |
兵谏 | bīng jiàn | 用武力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必从。语本《左传.庄公十九年》:“初﹐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 以武力胁迫的办法向当权者进谏 | |
笔谏 | bǐ jiàn | 谓借用书法运笔的道理讽喻劝谏。 | |
鄙谏 | bǐ jiàn | 谦称自己向对方的进言。 | |
裁谏 | cái jiàn | 制止并规劝。 | |
三谏 | sān jiàn | 1.三次劝谏。见“三谏之义”。 2.三个谏官。指宋代吴昌裔﹑徐清叟﹑杜范。 3.三个谏官。 4.三个谏官。指明代吴之佳﹑叶初春﹑张栋。见《明史.吴之佳传》。 | |
尸谏 | shī jiàn | ㄕㄧ ㄐㄧㄢˋ | 陈尸以谏。后泛指以死谏君。 臣子以死来规劝君主凛然古人尸谏之风 |
孰谏 | shú jiàn | 谓尽力规劝。 | |
说谏 | shuō jiàn | 劝说﹐进谏。 | |
熟谏 | shú jiàn | 宛转地劝说。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