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读本 | dú běn | 课本(多指语文或文学课本)。 教科书,课本 | |
读如 | dú rú | 古代注音﹑释义用语。 | |
读学 | dú xué | 读书学习。 | |
读诵 | dú sòng | 阅读﹐诵读。 | |
读众 | dú zhòng | 读者。 | |
读书人 | dú shū rén | ①指知识分子;士人。②〈方〉学生。 | |
读者 | dú zhě | ㄉㄨˊ ㄓㄜˇ | 阅读书刊文章的人。 |
读破 | dú pò | 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几个读音的时候,不照习惯上最通常的读音来读,叫做读破,如‘长幼’的‘长’不读cháng而读zhǎng,‘喜好’的‘好’不读hǎo而读hào。zhǎng、hào的音叫做破读。读破了的字叫破读字。参看〖破读〗。 | |
读音 | dú yīn | (字的)念法:这个字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 | |
读赗 | dú fèng | 宣读送葬之物的单子。 | |
读鞫 | dú jū | 宣读判决书。 | |
读霓 | dú ní | 《梁书.王筠传》﹕“约(沈约)制《郊居赋》﹐构思积时﹐犹未都毕﹐乃要筠示其草。筠读至‘雌霓连蜷’﹐约抚掌欣忭曰﹕‘仆尝恐人呼为霓。’”按﹐前“霓”﹐五激反﹐后“霓”﹐五鸡反。后以“读霓”为知音韵之典。 | |
读曰 | dú yuē | 古代注音兼释义用语﹐表示注释古书中的同音假借字。 | |
读书笔记 | dú shū bǐ jì | ㄉㄨˊ ㄕㄨ ㄅㄧˇ ㄐㄧˋ | 记述读书心得的笔记。 |
读祝 | dú zhù | 祭祀时宣读祝告文。 | |
读头 | dú tóu | 把磁带、磁鼓或磁盘上存储的数字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为计算机运算部件所用的一种器件。 把磁带、磁鼓或磁盘上存储的数字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为计算机运算部件所用的一种器件 | |
读死书 | dú sǐ shū | 死读书本﹐不联系实际。 | |
读卖新闻 | dú mài xīn wén | 日本报纸。1874年11月创刊于东京。1942年曾与《报知新闻》合并为《读卖报知》,1946年5月恢复刊名。是日本三大综合性报纸之一。在东京、大阪、北海道、北陆、九州、名古屋等地出版。有早刊和晚刊。 | |
读者文摘 | dú zhě wén zhāi | 美国综合性文摘月刊。1922年在纽约创刊。每年从二千种图书、著作中精选摘录,每期刊载约三十篇文章。现以英、西、葡、德、法、意、日等十七种文字、四十种版本在世界各地发行。 | |
读经 | dú jīng | 讽诵、阅读儒家经典《五经》或《十三经》。 朗读、诵读、阅读经典著作或经典文章 | |
读物 | dú wù | 供阅读的东西,包括书籍、杂志、报纸等:儿童读物ㄧ通俗读物ㄧ农村读物。 | |
读为 | dú wéi | 古代注音兼释义用语。用以表示古书中的假借字。 | |
读书 | dú shū | ㄉㄨˊ ㄕㄨ | ①看着书本,出声地或不出声地读:读书声ㄧ读书笔记 ㄧ读书得间(读书时能发现问题)。②指学习功课:他读书很用功。③指上学:当时,我还在读书ㄧ他在那个中学读过一年书。 |
读社 | dú shè | 朗读祭祀土地神的文章。 | |
读画 | dú huà | 赏玩画意。 | |
南海诸岛 | nán hǎi zhū dǎo | 南海中,中国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岛屿的总称。东沙群岛属广东省,余属海南省。基本上为珊瑚岛礁,已定名的总数达二百六十七个。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运要冲。岛上多鸟粪。附近海域富水产资源。 | |
东诸侯 | dōng zhū hóu | 东方的诸侯。 | |
八百诸侯 | bā bǎi zhū hóu | 指殷末八百诸侯国。 | |
提坦诸神 | tí tǎn zhū shén | 希腊神话中天神乌拉诺斯和大地女神盖娅所生的十二个子女。受母亲唆使,克洛诺斯阉割并推翻了乌拉诺斯,成为新王。后克洛诺斯之子宙斯率众神向以父亲为首的提坦诸神开战,终于推翻提坦神系,建立奥林匹斯神系。 | |
一切诸佛 | yī qiè zhū fó | 佛教对三世十方诸佛的总称。 | |
礛诸 | jiān zhū | 见“礛?”。 | |
付诸 | fù zhū | ㄈㄨˋ ㄓㄨ | 使改变形状或性质。 使改变形状或性质统帅部所设想的计划…这些小组正将其付诸行动 |
诉诸 | sù zhū | 按某种方式办理。 按某种方式办理诉诸法律行动 | |
偏诸 | piān zhū | 衣服﹑鞋子和帘帷的花边。 | |
匹诸 | pǐ zhū | 犹言譬之于。 | |
譬诸 | pì zhū | 譬之于﹔譬如。 | |
孟诸 | mèng zhū | 1.亦作“孟猪”。亦作“孟潴”。 2.古泽薮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虞城西北。 | |
梅诸 | méi zhū | 1.亦作“梅菹”。 2.由梅实制成的食品。 | |
厱诸 | lán zhū | 磨玉的青石。 | |
礷诸 | lán zhū | 1.同“厱诸”。 2.砺石﹐可用来治玉。 | |
揽诸 | lǎn zhū | 传说中食鬼的神名。 | |
居诸 | jū zhū | 1.《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孔颖达疏:“居﹑诸者,语助也。”后用以借指日月﹑光阴。 2.指来往。 | |
急章拘诸 | jí zhāng jū zhū | 见“急张拘诸”。 | |
忽诸 | hū zhū | 1.一下子;忽然。诸,助词。 2.指忽然而亡。 | |
或诸 | huò zhū | 犹或者。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 | |
方诸 | fāng zhū | 1.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 2.传说中仙人住所。 | |
贲诸 | bēn zhū | 古代勇士孟贲和专诸的并称。 | |
悉诸 | xī zhū | 1.亦称“悉老”。 2.传说为神农之师。 | |
于诸 | yú zhū | 安置。《公羊传.哀公六年》:“景公死而舍立,陈乞使人迎阳生于诸其家。”何休注:“于诸,置也,齐人语也。”一说“诸”语中助词,见刘淇《助字辨略》卷一。 | |
詹诸 | zhān zhū | 即蟾蜍。蛤蟆。詹﹐通“蟾”。 | |
瞻诸 | zhān zhū | 1.传说中的山名。 2.蟾蜍的别名。见《骈雅.释虫鱼》。 | |
众诸 | zhòng zhū | 1.许多;各种。 2.指许多事情或事端。 | |
专诸 | zhuān zhū | 春秋时刺客。吴国堂邑(今江苏省六合县)人。伍子胥知吴公子光欲杀吴王僚以自立﹐乃荐专诸于光。吴王僚十二年﹐光伏甲士而具酒请王僚﹐使专诸置匕首鱼腹中﹐乘进献时刺僚。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公子光出其伏甲尽灭王僚之徒﹐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事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史记.吴太 | |
诸表 | zhū biǎo | 1.各表亲。 2.各种章奏表文。 | |
诸许 | zhū xǔ | 犹许多。 | |
诸郎 | zhū láng | 1.指郎官。 2.年轻子弟。 | |
诸严 | zhū yán | 祭星的神祠。 | |
诸孤 | zhū gū | 众孤儿。 | |
诸班直 | zhū bān zhí | 宋代皇帝的贴身禁卫军。 | |
诸夏 | zhū xià | ㄓㄨ ㄒㄧㄚˋ | 1.周代分封的中原各个诸侯国。泛指中原地区。 2.指中国。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