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湖亭 | hú tíng | 建于湖边的亭。 | |
寒光亭 | hán guāng tíng | 亭名。在江苏省溧阳县西三塔寺内。 | |
鸿门亭 | hóng mén tíng | 古亭名。因处陕西临潼东鸿门而得名。 | |
官亭 | guān tíng | 古代供过往官吏食宿的处所。 | |
孤亭 | gū tíng | 孤立的亭子。 | |
皋亭 | gāo tíng | 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北郊。南宋时为临安防守要隘﹐元兵至﹐宋君臣在此投降。俗称半山。 | |
岗亭 | gǎng tíng | ㄍㄤˇ ㄊㄧㄥˊ | 为军警站岗而设置的亭子。 |
汾亭 | fén tíng | 隋王通因上策不用,退居河汾之间,授徒自给,尝讲学游憩于汾亭。确址已不可考。 | |
风波亭 | fēng bō tíng | 岳飞遇害处。其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小车桥畔。 | |
杜邮亭 | dù yóu tíng | 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战国属秦。秦昭王赐白起剑,令其自杀于此。 | |
都亭 | dū tíng | 都邑中的传舍。秦法,十里一亭。郡县治所则置都亭。 | |
风亭 | fēng tíng | 亭子。 | |
定武兰亭 | dìng wǔ lán tíng | 《帖》石刻名。唐太宗喜晋王羲之父子书法,得《兰亭序》真迹,命人临拓,刻于学士院。五代梁时移置汴都,后经战乱而遗失,北宋庆历间发现,置于定州州治。大观中,徽宗命取其石,置于宣和殿。北宋亡,石亦散失不传。定州在宋时属定武军,故称此石刻及其拓本为“定武兰亭”或“定武石刻”。其 | |
调亭 | diào tíng | 见“调停”。 | |
短长亭 | duǎn cháng tíng | 短亭和长亭的并称。 | |
池亭 | chí tíng | 池边的亭子;水池和亭台。 | |
长亭 | cháng tíng | 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亦称“十里长亭”。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 | |
半山亭 | bàn shān tíng | 1.亭名。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北半山寺。半山寺原为宋王安石故居,元丰七年舍为寺宇。明代因靠近宫城北安门,划为禁地,寺废。清道光年间再建,同治时重修,并建一亭,即名半山亭。参见“半山”。 2.亭名。在河南内乡县西北汤河半山间。宋张舜民建。金元好问有《春日半山亭游眺》诗,即其地。 | |
白云亭 | bái yún tíng | 1.亭名。在江西省馀干县之南。 2.亭名。在湖北省巴东县之西。宋寇准建。 | |
灞亭 | bà tíng | 灞桥长亭。古人多于此送别。 | |
沧浪亭 | cāng láng tíng | 江苏省 苏州市 名园之一。 原为 五代 吴越 广陵王 钱元璙 的花园,后归 宋 苏舜钦。舜钦 在园内建亭曰“沧浪”,遂因亭名园。后又为 韩世忠 所有,俗称 韩王园。园内假山起伏,古木葱茏,径幽水曲,颇具一格。元 陈孚《平江》诗:“沧浪亭 下望 姑苏,千尺飞桥接 太湖。”参阅 宋 苏舜钦《沧浪亭记 | |
白楼亭 | bái lóu tíng | 古亭名。故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 |
石亭 | shí tíng | 石造的亭子。 | |
山亭 | shān tíng | 泥制风景建筑人物等小玩具的统称。 | |
松风亭 | sōng fēng tíng | 古亭名。在广东惠阳县东。 | |
书亭 | shū tíng | 销售书刊的像亭子的小房子。 | |
水亭 | shuǐ tíng | 临水的亭子。 | |
松亭 | sōng tíng | 1.松间之亭。 2.古关名。故址在今河北宽城县西南。地势险要,为战略要地,宋辽时自燕京(今北京城西南)至中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西)的交通要道。 | |
陶然亭 | táo rán tíng | 在北京市区南隅﹐右安门内东北。原在辽金古寺慈悲院内﹐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在其中西部建厅三间﹐取唐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诗句“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名陶然亭。1949年后﹐疏浚池塘为东﹑西两湖﹐堆积假山﹐广植花木﹐辟为陶然亭公园﹐为游 | |
戏亭 | xì tíng | 古地名。在今陕西临潼东北戏水西岸。一名幽王城﹑幽王垒。相传周幽王宠褒姒,举烽火戏弄诸侯,后被犬戎击败,身死于此。参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 | |
望谼亭 | wàng hóng tíng | 古亭名。在今江苏省铜山县。宋苏轼有《登望谼亭》诗。王文诰辑注引施元之曰:“东坡题云:仆在彭城大水后﹐登望谼亭﹐偶留此诗。” | |
危亭 | wēi tíng | 耸立于高处的亭子。 | |
望云亭 | wàng yún tíng | 古亭名。 | |
五亭 | wǔ tíng | 古迹名。白苹亭﹑集芳亭﹑山光亭﹑朝霞亭﹑碧波亭的合称。故址在今浙江湖州市白苹洲。唐开成三年杨汉公为刺史时建。 | |
溪亭 | xī tíng | 临溪水的亭子。 | |
夕阳亭 | xī yáng tíng | 亭名。故址在河南省洛阳市西。东汉延光年间,太尉杨震被谮遣归,饮鸩死于此亭。晋贾充出镇关中,百僚饯行于此亭。唐朝也以此亭为饯送之所,改名“河亭”。后借指送行饯别之处。 | |
县亭 | xiàn tíng | 泛称一般地方行政机关。亭为秦汉时乡以下的一种行政机关。 | |
写韵亭 | xiě yùn tíng | 见“写韵”。 | |
新亭 | xīn tíng | 亭名。故址在今江苏省江宁县南。三国吴建﹐名临沧观。晋安帝隆安中丹阳尹司马恢之重修﹐名新亭。东晋时为京师名士周顗﹑王导辈游宴之所﹐此亭遂大知名。参见“新亭泪”。 | |
玄亭 | xuán tíng | 汉扬雄曾着《太玄》,其在四川成都住宅遂称草玄堂或草玄亭,亦简称“玄亭”。 | |
烟水亭 | yān shuǐ tíng | 古迹。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上。宋周敦颐子司封郎官寿建。取薄烟笼水之意以为名。亭久废,清康熙五十九年重建。见《嘉庆一统志.九江府.古迹》。 | |
燕喜亭 | yàn xǐ tíng | 亭名。在广东省连县城内北山下。唐王弘中为连州司户参军时建。为闲居游乐之所。唐韩愈取《诗.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之义,题名为“燕喜之亭”,并作《燕喜亭记》。 | |
燕亭 | yàn tíng | 休息用的亭子。 | |
野史亭 | yě shǐ tíng | 金元好问之亭名。 | |
野亭 | yě tíng | 野外供人休息的亭子。 | |
忆鹤华亭 | yì hè huà tíng | 晋陆机,华亭人,遭谗被杀,临刑前慨叹:“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晋书.陆机传》。后用为被杀害前怀念家乡的典故。 | |
玉亭亭 | yù tíng tíng | 1.犹亭亭玉立。 2.高洁貌。 | |
玉亭 | yù tíng | 玉立。 | |
邮亭 | yóu tíng | 1.驿馆;递送文书者投止之处。 2.邮局在街道上﹑广场上或公园里设立的收寄邮件并办理小额汇款等业务的处所。 | |
御亭 | yù tíng | 三国吴大帝孙权所建的亭子,后即以为地名。 | |
云亭 | yún tíng | 1.云云﹑亭亭二山的并称。古代帝王封禅处。 2.即云亭山人。清孔尚任自号云亭山人。 | |
斋亭 | zhāi tíng | 供斋祠用的亭子。 | |
匀亭 | yún tíng | 见“匀停”。 | |
樟亭 | zhāng tíng | 古地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为观潮胜地。 | |
玉枕兰亭 | yù zhěn lán tíng | 《兰亭》帖的一种。 | |
子云亭 | zǐ yún tíng | 在四川省绵阳县。相传为西汉学者扬雄读书处,扬雄字子云,故名。 | |
醉翁亭 | zuì wēng tíng | 亭名。在安徽省滁州市城西南琅琊山麓。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欧阳修知滁州,命僧智仙修建,以为游息之所。 亭名。在今安微省滁县琅玡山上。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 |
亭臯 | tíng gāo | 见“亭皋”。 | |
亭亭植立 | tíng tíng zhí lì | 形容花木主干挺拔。 | |
亭队 | tíng duì | 亭燧。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