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小人儒 | xiǎo rén rú | 指追求名望的儒者。一说指无远大见识﹐只追求眼前小功利的儒者。 | |
小儒 | xiǎo rú | 1.指勉力矫性而有得的儒者。 2.浅陋的儒者。 3.旧时文人谦称自己。 | |
雅儒 | yǎ rú | 有雅德的儒者。与俗儒相对。 | |
秀儒 | xiù rú | 谓秀才。 | |
雄儒 | xióng rú | 犹大儒。 | |
业儒 | yè rú | 以儒学为业。 | |
愚儒 | yú rú | 昧于事理的儒者。 | |
鲰儒 | zōu rú | 1.迂腐的儒士。 2.犹鲰生。自称的谦词。 | |
儒囿 | rú yòu | 犹儒林。 | |
儒雅 | rú yǎ | ㄖㄨˊ ㄧㄚˇ | 1.指博学的儒士或文人雅士。 2.谓学问渊博。 3.指儒术。 4.谓风度温文尔雅。 5.谓优柔寡断。 6.风雅。 7.典雅;优雅。 风度温文尔雅以经术自辅,其政颇杂儒雅,往往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汉书.张敞传》 |
儒素 | rú sù | 1.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 2.宿儒,名儒。 3.泛指儒士。 4.儒术,儒学。 5.指读书人家。 6.儒雅质朴。 | |
儒域 | rú yù | 儒学领域。 | |
儒相 | rú xiāng | 指博通儒学的宰相。 | |
儒修 | rú xiū | 贤能的儒士。 | |
儒酸 | rú suān | 犹寒酸。形容读书人贫窘之态。 | |
儒学 | rú xué | 1.儒家学说;儒家经学。 2.元﹑明﹑清在各府﹑州﹑县设立的供生员修业的学校。 3.指儒家学者。如《旧唐书》﹑《新唐书》﹑《元史》等皆有儒学传。 | |
儒宗 | rú zōng | 儒者的宗师。汉以后亦泛指为读书人所宗仰的学者。 | |
儒医 | rú yī | 旧时称儒生之行医者。 旧时指读书人出身的中医 | |
儒效 | rú xiào | 儒者的作用;儒学的效用。《荀子》有《儒效篇》。 | |
儒秀 | rú xiù | 指德才兼优的儒士。 | |
儒玄 | rú xuán | 儒学和玄学。 | |
儒童 | rú tóng | 明清科举制度,凡应秀才孝试的士子,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别称儒童或文童。 | |
儒职 | rú zhí | 学官之职。 | |
儒仙 | rú xiān | 对容貌慈祥的长寿老人的尊称。 | |
儒彦 | rú yàn | 才德出众的儒士。 | |
儒乡 | rú xiāng | 谓儒学发源之地。 | |
儒缓 | rú huǎn | 宽柔,柔弱。 | |
儒关 | rú guān | 犹言儒学之门。 | |
儒厚 | rú hòu | 温文厚重。 | |
儒释 | rú shì | 儒教和佛教。 | |
儒闺 | rú guī | 读书人家的闺阁。 | |
儒贵 | rú guì | 为世所重的名儒。 | |
儒藏 | rú cáng | 儒家著作的总汇。与道家之道藏﹑佛教的藏经相应。 | |
儒士 | rú shì | 崇奉孔子学说的人。汉以后亦泛称读书人﹑学者。 儒生;孔子信徒;学者,读书人 | |
儒门 | rú mén | 1.犹儒家。 2.泛指读书人家。 | |
儒输 | rú shū | 迂缓迟钝。 | |
儒墨 | rú mò | 1.儒家和墨家。战国时期同为重要学派。 2.泛指多种学派。 | |
儒豪 | rú háo | 杰出的儒家学者。 | |
儒儒 | rú rú | 局促貌。 | |
儒愞 | rú nuò | 见“儒懦”。 | |
儒馆 | rú guǎn | 泛指古代的学术﹑文化机构。如太学﹑昭文馆﹑集贤院之类。 | |
儒流 | rú liú | 儒士之辈。 | |
儒风 | rú fēng | 儒家的传统﹑风尚。 | |
儒道 | rú dào | 1.儒家的道德原则。 2.泛指儒家的思想学说。 3.谓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学说。 | |
儒牒 | rú dié | 委任学官的公文。 | |
儒肆 | rú sì | 1.学校,庠序。 2.谓儒教。 | |
儒经 | rú jīng | 儒家的经籍。 | |
儒术 | rú shù | 儒家的原则﹑学说﹑思想。 先秦儒家的学说、原则、思想 | |
儒教 | rú jiào | ㄖㄨˊ ㄐㄧㄠˋ | 指儒家学派。又称孔教。中国历史上把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视同宗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 儒家学派。又称“孔教”。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跟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参看“儒家” |
儒党 | rú dǎng | 指儒生之辈,读书人。 | |
儒冠 | rú guān |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 2.借指儒生。 | |
儒绅 | rú shēn | 犹缙绅。 | |
儒书 | rú shū | 儒家经籍。 | |
儒师 | rú shī | 1.博雅淳正的师傅。 2.元明时称官学的教官。 | |
儒服 | rú fú | 1.古代儒者的服饰。 2.泛指读书人的服装。 3.谓作为儒生。 | |
儒棋 | rú qí | 古代棋类之一,行于北魏。 | |
儒家 | rú jiā | 1.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西汉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 2.指读书人家。 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 | |
起儛 | qǐ wǔ | 见“起舞”。 | |
俳儛 | pái wǔ | 杂戏歌舞。 | |
回儛 | huí wǔ | 见“回舞”。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