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资侔卜郏 | zī móu bǔ jiá | 《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后以“资侔卜郏”表示谋求帝位。 | |
混侔 | hùn móu | 混同。 | |
敌侔 | dí móu | 谓力量相等。 | |
揣侔 | chuāi móu | 犹言侔色揣称。谓描摹得尽善尽美,恰到好处。 | |
不侔 | bù móu | 不相等;不等同。 | |
比侔 | bǐ móu | 相比。 | |
相侔 | xiāng móu | 1.亦作“相牟”。 2.相等;同样。 | |
侔拟 | móu nǐ | 类似,相同。拟,比。 | |
侔状 | móu zhuàng | 描摹物状,指摹写景物。 | |
矜侉 | jīn kuǎ | 夸耀。 | |
侉饼 | kuǎ bǐng | 一种用白面烙成的大而厚的饼。 | |
侉比 | kuǎ bǐ | 曲意逢迎。 | |
侉子 | kuǎ zǐ | 〈方〉指口音跟本地语音不同的人。 〈方〉∶指说话带很重的外地口音的人 | |
侉戏 | kuǎ xì | 指异乡的地方戏。 | |
侉声野气 | kuǎ shēng yě qì | 形容说话既非本地口音,腔调又粗野。 | |
陶侃之意 | táo kǎn zhī yì | 《晋书.陶侃传》载﹐陶侃梦生八翼﹐飞登天门﹐已登其八﹐唯一不得入﹐阍者以杖击之﹐折其左翼。后侃都督八州﹐握重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即自抑而止。后因以“陶侃之意”指伺机谋废旧朝﹐自建新朝之典。 | |
訚訚侃侃 | yín yín kǎn kǎn | 见“誾誾衎衎”。 | |
訚侃 | yín kǎn | 《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侃侃,和乐之貌;誾誾,中正之貌。”后以“誾侃”谓言论和悦而中正。 | |
誾誾侃侃 | yín yín kǎn kǎn | 见“誾誾衎衎”。 | |
侃侃而談 | kǎn kǎn ér tán | ㄎㄢˇ ㄎㄢˇ ㄦˊ ㄊㄢˊ | 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
侃儿 | kǎn ér | 隐语;暗语:调(diào)~。这是他们古玩行的~。也作坎儿。 | |
侃直 | kǎn zhí | 刚直;梗直:性侃直|为人侃直|持论侃直。 | |
侃然 | kǎn rán | 1.亦作“偘然”。 2.刚直貌。 3.和乐貌。 | |
侃侃誾誾 | kǎn kǎn yín yín | 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语出《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 |
侃尔 | kǎn ěr | 1.刚直貌。 2.和乐貌。 | |
侃快 | kǎn kuài | 爽直,爽快。 | |
木毬使者 | mù qiú shǐ zhě | 传说可供役使的木球。 | |
戎王使者 | róng wáng shǐ zhě | 中药名。即独活。也称胡王使者。 | |
木球使者 | mù qiú shǐ zhě | 传说可供役使的木球。 | |
昆仑使者 | kūn lún shǐ zhě | 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的使者。据《汉武帝内传》载,武帝居承华殿,见一青衣子,自称为西王母所使,自昆仑山来,传命帝服清斋,绝人事,以待西王母来相会晤。 | |
九天使者 | jiǔ tiān shǐ zhě | “九天采访使者”的略称。 | |
金丸使者 | jīn wán shǐ zhě | 椒的别名。 | |
缉捕使臣 | jī bǔ shǐ chén | 宋代专管缉捕罪犯的低级武官。 | |
黄车使者 | huáng chē shǐ zhě |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着录《虞初周说》九百四十三篇。原注:“﹝虞初﹞河南人﹐武帝时以方士侍郎号黄车使者。”后因谓编着小说者为“黄车使者”。 | |
河伯使者 | hé bó shǐ zhě | 1.水神名。 2.鼍的别名。即***。 | |
官使妇人 | guān shǐ fù rén | 官妓。 | |
公使库本 | gōng shǐ kù běn | 官刻本。 | |
公使团 | gōng shǐ tuán | 各国在驻在国公使所组织的团体。 | |
公使钱 | gōng shǐ qián | 宋代官府用于宴请和馈送过往官员的费用。宋范仲淹《奏乞将先减省诸州公用钱却令依旧》:“切以国家逐处置公使钱者,盖为士大夫出入,及使命往还,有行役之劳,故令郡国馈以酒食,或加宴劳,盖养贤之礼,不可废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佑八年》:“光(司马光)乃以所得珠为谏院公使钱,以金 | |
督学使者 | dū xué shǐ zhě | 学政的别称。明清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也称“督学”﹑“学使”。 | |
刺枪使棒 | cì qiāng shǐ bàng | 见“刺枪弄棒”。 | |
赤衣使者 | chì yī shǐ zhě | 见“赤卒”。 | |
小使车 | xiǎo shǐ chē | 古代轻车的一种。 | |
竹使符 | zhú shǐ fú | 1.汉时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凡发兵用铜虎符﹐其馀征调用竹使符。 2.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 3.借指州郡长官。 | |
按察使 | àn chá shǐ | 古代地方官名。 唐代开始设置,是派到各道巡察、考核官吏的官员。金朝为主管一路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的官员。明初各省设提刑按察使司,其最高职位为按察使,管全省司法,中叶后为巡抚的属官。清代隶属于各省总督、巡抚。 | |
曏使 | xiàng shǐ | 犹假使。《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及 契丹 主入 大梁,谓 李崧 曰:‘曏使 晋 使再来,则南北不战矣。’”宋 司马光《范景仁传》:“呜呼!曏使 景仁 枉道希世以得富贵,蒙屈辱,任忧患,岂有今日之乐邪?” | |
无使 | wú shǐ | 喻不能。 | |
三天使 | sān tiān shǐ | 佛教谓老﹑病﹑死三苦为阎摩王的三使者。按,阎摩王为管理地狱之王。 | |
润文使 | rùn wén shǐ | 即润文官。 | |
如使 | rú shǐ | 连词,表示假设,如果,假使。 | |
任使 | rèn shǐ | 1.差遣,委用。 2.指差事,使命。 | |
人使 | rén shǐ | 即使者,受命出使的人。 | |
驱使 | qū shǐ | ㄑㄩ ㄕㄧˇ | ①命令人去做某事:受驱使而不得不做|妄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②推动:受自尊心所驱使。 |
趋使 | qū shǐ | 1.驱使﹑役使。 2.促使,使得。 | |
青鸟使 | qīng niǎo shǐ | 神话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代为取食报信。后因以“青鸟使”借指传递书信的使者。 | |
趣使 | cù shǐ | 1.驱使;役使。 2.促使,督促。 | |
清江使 | qīng jiāng shǐ | 《庄子.外物》:“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后以“清江使”指龟。 | |
且使 | qiě shǐ | 假使;倘若。 | |
仆使 | pú shǐ | 仆人。 | |
牌使 | pái shǐ | 传示帝王命令的使臣。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