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拼音 注音 意思解释
伏魄 fú pò  1.古代迷信,谓人始死时魂魄离体未久,可持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招其魂魄归体,称为“伏魄”。伏,通“复”。 2.指死而复苏。
伏剑 fú jiàn  以剑自刎。
伏礼 fú lǐ  犹言陪礼。
伏乞 fú qǐ  ㄈㄨˊ ㄑㄧˇ 向尊者恳求。伏,敬词。
伏龙肝 fú lóng gān  中药名。即灶心土。土灶底部中心黄褐色的焦土。
伏狮 fú shī  指船头或船尾顶部的大横木。
伏甲 fú jiǎ  谓埋伏武士或军队。
伏枥 fú lì  1.亦作“伏历”。 2.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 3.喻指养育。 4.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 5.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
伏匿 fú nì  隐藏;躲藏。
伏气 fú qì  1.屏气,抑止呼吸。形容惶恐的样子。 2.指道家的吐纳修炼法。 3.服气;认输。
伏局 fú jú  下棋时失败的一方表示服输。
渠伊钱 qú yī qián  南唐张崇贪纵不法,借故征敛钱财的名目。
桓伊笛 huán yī dí  见“桓郎笛”。
桓伊筝 huán yī zhēng  见“桓郎笛”。
渠伊 qú yī  方言。他;他们。
岂伊 qǐ yī  犹岂,难道。伊,语中助词,无义。
皋伊 gāo yī  1.亦作“皐伊”。 2.皋陶和伊尹的并称。传说皋陶是虞舜时刑官﹐伊尹是商汤时贤相。
淹伊 yān yī  犹伊优。阿谀逢迎貌。
郁伊 yù yī  1.忧愤郁结。 2.犹酷烈。 3.积聚。
轧伊 zhá yī  缫车声。
伊阿那 yī ā nà  汉 魏 乐府歌辞中的衬祠,无义。
伊郁 yī yù  1.忧愤郁结。 2.聚而不散貌。
伊阻 yī zǔ  艰险,阻隔。语出《诗.邶风.雄雉》:“我之怀矣,自诒伊阻。”毛传:“伊,维;阻,难也。”
伊余 yī yú  自指,我。
伊衡 yī héng  商伊尹的别称。伊尹辅商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故称。
伊轧 yī zhá  象声词。船桨﹑轮轴等发出的声响。
伊曹 yī cáo  彼辈,他们。
伊旦 yī dàn  即伊尹和周公。周公名旦,与伊尹并称伊旦。
伊优亚 yī yōu yà  象声词。学语之声。
伊阳 yī yáng  古县名。在今河南省汝阳县。
伊霍 yī huò  商伊尹和汉霍光。伊尹放太甲于桐,霍光废昌邑王,立宣帝。后常并称,泛指能左右朝政的重臣。
伊戚 yī qī  语出《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后遂以“伊戚”指烦恼﹑忧患。
伊兰 yī lán  1.草花名。有臭气的恶草。佛经中多以伊兰比喻烦,以旃檀木的香味比喻菩提。 2.草花名。赛兰香的别称。 3.国名。伊朗的异译。
伊昔 yī xī  从前:伊昔全盛日,雄豪动京师。
伊嚘 yī yōu  象声词。人语声。
伊犁河 yī lí hé  中国水量最丰富的内陆河。源于新疆中部天山山地,下游流入哈萨克斯坦,注入巴尔喀什湖。全长约1500千米。流量较稳定。水能较丰富。谷地宜于发展农牧业。 亚洲大内陆河。发源于天山,流经新疆西部后流入前苏联境内,注入巴尔喀什湖,全长1500公里。伊犁河谷地是天山重要的牧区
伊傅 yī fù  伊尹和傅说的合称。均为商代的贤相。相传傅说曾筑于傅岩之野,武丁访得,举之为相。
伊俦 yī chóu  犹彼辈﹑其类。
伊威 yī wēi  虫名。
伊耆氏 yī qí shì  1.古帝号。即神农,一说即帝尧。 2.周代官名。
伊儿汗国 yī ér hán guó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1256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从中亚向西远征,1258年攻入巴格达,灭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建立汗国。定都大不里士(在今伊朗)。因统治者自称“伊儿汗”,意为“藩王”,因而称“伊儿汗国”。疆域主要包括伊朗、伊拉克、小亚细亚等地。13世纪末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后国土分裂,13
伊利亚特 yī lì yà tè  即“伊利昂纪”。
伊箕 yī jī  伊尹和箕子的合称。伊尹,商汤的大臣,曾作《伊训》以教导太甲;箕子,纣王诸父,封于箕,因谏纣被囚,商灭后,作《洪范》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
伊藤氏 yī téng shì  伊藤博文。曾任日本首相,执政期间曾发动侵华战争。戊戌政变时正在华访问,以探明中国政局。如: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伊藤博文。曾任日本首相,执政期间曾发动侵华战争。戊戌政变时正在华访问,以探明中国政局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 清. 梁启超《谭嗣
伊尼冀 yī ní jì  犹里长。
伊哩乌卢 yī lǐ wū lú  象声词。拟含糊的语音。
伊祁 yī qí  1.神名。传说善治鬼,故世人奉为门神。 2.见“伊耆”。
伊祈 yī qí  见“伊耆”。
伊夔 yī kuí  伊尹和夔的合称。夔,尧舜时的乐官,助尧舜以乐正天下。
伊阙 yī quē  1.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即春秋周阙塞。因两山相对如阙门,伊水流经其间,故名。 2.古关名。在伊阙山上。汉末为镇压黄巾起义军,设置的八关之一。
伊鸦 yī yā  象声词。咿呀。
伊斯兰教 yī sī lán jiào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立。信仰安拉(真主)为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主要经典为《古兰经》,规定念清真言、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等为教徒(称为“穆斯林”)必遵的“功课”。主要有逊尼、十叶两大教派。广泛流传于亚、非、欧、美各国。7世纪中叶传入
伊管 yī guǎn  商伊尹和春秋管仲的合称。伊尹助商汤建商;管仲名夷吾,相齐桓公称霸,均为贤相。
伊思 yī sī  思念,缅怀。
伊楼 yī lóu  复姓。即伊娄。北魏有伊楼拔。见《资治通鉴.宋营阳王景平元年》胡三省注。
伊利湖 yī lì hú  北美洲五大湖之一。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面积2.57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是五大湖中最浅的湖泊。湖区是重要的水果产区以及工业集中区。主要湖港有布法罗、克利夫兰和底特律等。
伊皋 yī gāo  伊尹,商代名相,皋陶,舜之大臣,掌刑狱之事。后常并称,喻指良相贤臣。
伊索寓言 yī suǒ yù yán  相传为古希腊伊索作。从总体看,应是长期流传在古希腊的寓言的汇集。原本失传,今流行本系后人多次补充编订而成,并杂有亚洲和非洲的故事。其中著名的有《狼和小羊》、《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狐狸和葡萄》等,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伊洛 yī luò  1.亦作“伊雒”。伊水与洛水。两水汇流,多连称。亦指伊洛流域。 2.指二程理学。参见“伊洛之学”。
伊望 yī wàng  即伊吕。吕尚名望,与伊尹并称“伊望”。

字典查询

拼音查字偏旁部首笔画查字汉字结构汉字拆字

热门组词

春组词夏组词秋组词冬组词鼠组词牛组词虎组词兔组词龙组词蛇组词马组词羊组词猴组词鸡组词狗组词猪组词狼组词熊组词猫组词

成语查询

联合式成语主谓式成语动宾式成语偏正式成语紧缩式成语连动式成语补充式成语复句式成语复杂式成语贬义成语中性成语褒义成语一般成语常用成语当代成语近代成语古代成语

诗词查询

诗词分类诗人大全诗词名句诗词大全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精选乐府

其他查询

反义词近义词文学典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