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 七声 | qī shēng | 指五音及二变。古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定宫﹑商﹑角﹑征﹑羽﹑变宫﹑变征为七声。后世乐工多用简号,即合(近世作和)﹑四﹑乙﹑上﹑尺﹑工﹑凡。 | |
| 鸟子声 | niǎo zǐ shēng | 詈词。指人多嘴。 | |
| 民声 | mín shēng | 民众的声音。指人民的要求和愿望。 | |
| 厉声 | lì shēng | ㄌㄧˋ ㄕㄥ | (说话)声音严厉:厉声斥责。 | 
| 连声 | lián shēng | ㄌㄧㄢˊ ㄕㄥ | 一声紧接一声:连声称赞 │连声答应。 | 
| 空声 | kōng shēng | 1.虚名。 2.谣言。 | |
| 珂声 | kē shēng | 马勒上珂饰的声响。 | |
| 举声 | jǔ shēng | 放声。 | |
| 奸声 | jiān shēng | 1.亦作“姧声”。 2.奸邪不正的乐音。 | |
| 嘉声 | jiā shēng | 1.美好的声誉。 2.美妙的声音。 | |
| 家声 | jiā shēng | ㄐㄧㄚ ㄕㄥ | 家族世传的声名美誉。 家庭的名声 | 
| 惠声 | huì shēng | 仁声;美誉。 | |
| 化声 | huà shēng | 1.指各种论辩是非的言论。 2.推行教化的声誉。 | |
| 喊声 | hǎn shēng | 1.由于强烈的激动或感动、不自觉地发出的叫声。如:他们以愤恨的喊声迎接他。2.喧哗;喧嚷。如:那股十分兴奋的劲头和狂喜的喊声,使这座公共设施充满了友爱的活力。 | |
| 寒声 | hán shēng | 1.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 2.凄凉的声音。 | |
| 闺声 | guī shēng | 闺房谈笑之声。 | |
| 官声 | guān shēng | 为官的声誉。 | |
| 公声 | gōng shēng | 谓共同称颂。 | |
| 宫声 | gōng shēng | 1.五音中的宫音。也指宫声调。 2.指乐曲。 | |
| 二声 | èr shēng | 七音中的变宫﹑变征。 | |
| 达声 | dá shēng | 谓传出声响来。 | |
| 春声 | chūn shēng | 春天的声响。如春水流响﹑春芽坼裂和禽鸟鸣啭等。 | |
| 驰声 | chí shēng | 谓声誉远播。 | |
| 宸声 | chén shēng | 皇帝的命令﹑旨意。 | |
| 不作声 | bù zuò shēng | 不说话。 | |
| 不则声 | bù zé shēng | 不做声。 | |
| 鞭声 | biān shēng | 1.抽鞭的声音,指古代官员出行,衙役等执鞭驱令行人回避,以示官威。 2.策马扬鞭时的响声。亦借指征战。 | |
| 北声 | běi shēng | 北方的音乐,北方的乐歌。 | |
| 悲声 | bēi shēng | 悲哀的声音或声调。 | |
| 跸声 | bì shēng | 谓古代帝王出入时左右侍卫止人清道的吆喝声。 | |
| 拗声 | niù shēng | 拗口的语音;不顺耳的声调。 | |
| 三声 | sān shēng | 旧指军中用以传令的金鼓﹑笳﹑铎之声。 | |
| 沈声 | shěn shēng | 1.亦作“沉声”。 2.指声响发出后断而不续。 3.沉寂无声。谓保持沉默。 | |
| 善声 | shàn shēng | 1.良好的声誉。 2.善于发声。 3.指优雅的乐曲。 | |
| 上声 | shǎng shēng | 1.古汉语四声的第二声。 2.普通话声调的第三声。念降升调。 四声之一,上声( shàngshēng)的又音上声高呼猛烈强。——真空《玉钥匙歌诀》 | |
| 诗声 | shī shēng | 1.指古代诗歌的词和曲调。 2.作诗的名声。 3.吟诗的声音。 | |
| 睡声 | shuì shēng | 鼾声。 | |
| 死声 | sǐ shēng | 衰微之音。 | |
| 司声 | sī shēng | 负责听察民情之官。 | |
| 文声 | wén shēng | 1.工于为文的名声。 2.指文章与诗歌。 | |
| 像声 | xiàng shēng | 即口技。 | |
| 尾声 | wěi shēng | ㄨㄟˇ ㄕㄥ | ①指事情的结局、结果、结束:工作接近尾声。②叙事性文学艺术作品情节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戏剧中,指某些多幕剧置于最末一幕之后的一场戏。通常用以交代人物的归宿,事件发展的远景,或表达作者尚未尽言的思想愿望。常与序幕相呼应。③音乐术语。原为曲牌体音乐成套唱腔最后一曲的泛称。 | 
| 无声 | wú shēng | ㄨˊ ㄕㄥ | 1.没有声音。 2.吞声;不说话。 没有一点声音无声无息 | 
| 闻声 | wén shēng | ㄨㄣˊ ㄕㄥ | 1.听到声音。 2.听到消息。 | 
| 五声 | wǔ shēng | 1.指宫﹑商﹑角﹑征﹑羽五音。 2.五听。 3.汉语字音的五种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去﹑入。 4.病人的五种声音。中医借以诊察病情。即呼﹑笑﹑歌﹑哭(或为悲)和呻。 古代音乐中的五种音阶:宫、商、角、徵( zhǐ)、羽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 | |
| 先声 | xiān shēng | ㄒㄧㄢ ㄕㄥ | 1.谓使人震慑而先发的声威。 2.昔日的声望。 3.预兆;前导。 4.事先宣扬。 指发生于某一重大事件以前的类似的有相同性质的事件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 | 
| 夏声 | xià shēng | 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 | |
| 闲声 | xián shēng | 1.亦作“间声”。 2.谓乐声中掺杂着变声。 | |
| 邪声 | xié shēng | 犹邪音。 | |
| 雄声 | xióng shēng | 雄壮的声音﹔大的声音。 | |
| 檐声 | yán shēng | 雨时屋檐的流水声。 | |
| 喧声 | xuān shēng | 喧闹、吵嚷的声音。 喧闹、吵嚷的声音 | |
| 妍声 | yán shēng | 靡丽之音。 | |
| 哑声 | yǎ shēng | 1.无声。 2.声音低沉沙哑。 | |
| 严声 | yán shēng | 声音严厉。如:严声喝问。 | |
| 逸声 | yì shēng | 1.淫声。 2.高声。 | |
| 义声 | yì shēng | 德义的名声。 | |
| 因声 | yīn shēng | 犹言寄语。指托人带话。 | |
| 嘤声 | yīng shēng | 鸟和鸣声。 | |
| 郢声 | yǐng shēng | 对他人诗文的美称。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