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北关 | běi guān | 南宋首都临安城的北门。如: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南宋首都临安城的北门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
百关 | bǎi guān | 人体各个部位。 | |
石研关 | shí yán guān | 地名。 | |
石关 | shí guān | 1.汉宫观名。在甘泉宫中。 2.石门。 | |
手提机关 | shǒu tí jī guān | 见“手机关”。 | |
手机关 | shǒu jī guān | 1.亦称“手提机关”。 2.即轻机关枪。 | |
水机关 | shuǐ jī guān | 机关枪的一种。放射时要灌水以防爆裂,故称。现已被淘汰。 | |
天井关 | tiān jǐng guān | 又名太行关。在今山西晋城县南太行山顶﹐因关南有天井泉三处得名。形势险峻﹐当太行南北要冲﹐历代为兵争要地。宋靖康元年改称雄定关﹐元末亦名平阳关。 | |
铁关 | tiě guān | 宫禁的城门。 | |
外关 | wài guān | 中医学名词。位于腕后二寸,前臂背侧尺桡两骨间,属手少阳三焦经。 | |
武关 | wǔ guān | 地名。在陕西商南县西北。楚怀王三十年,秦昭襄王遗书诱楚王,约会于此,执以入秦。公元前207年刘邦由此入秦。 | |
潼关 | tóng guān | 关隘名。古称桃林塞。东汉时设潼关,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南,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素称险要。 | |
外三关 | wài sān guān | 明代以今河北境内沿外长城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为“外三关”。 | |
下关 | xià guān | 人体穴位名。 日本本州西南端的港口,隔关门海峡与九州相望,人口26.3万 | |
相关 | xiāng guān | ㄒㄧㄤ ㄍㄨㄢ | 1.彼此关连;互相牵涉。 2.互相关心。 彼此关连;相互牵涉;互相关心 |
西关 | xī guān | 1.关隘名。在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南七宝山上﹐隔濡须水与东关对峙。三国时为吴魏间军事要冲。 2.关隘名。在今河南省信阳市西南。本名平靖关﹐与黄岘﹑武阳合称“义阳三关”。平靖在西﹐故习称“西关”。 3.关隘名。指函谷关。 4.关隘名。指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 | |
乡关 | xiāng guān | 犹故乡。 故乡日暮乡关。——唐. 崔颢《黄鹤楼》 | |
险关 | xiǎn guān | 险要的关口。如:挑重担,闯险关。 | |
玄关 | xuán guān | 1.佛教称入道的法门。 2.泛指门户。 住宅的正门一打开玄关,随即迎上来太太的脸 | |
闲关 | xián guān | 1.亦作“间关”。形容转动自如。 | |
心关 | xīn guān | 指心。 | |
鸦鹘关 | yā hú guān | 关隘名。在今辽宁省辽阳县。 | |
星关 | xīng guān | 喻宫禁,皇居。 | |
行政机关 | xíng zhèng jī guān | 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中数量最大的组成部分。在我国,行政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既包括各级人民政府,也包括各级人民政府设置的独立对外行使职权的工作部门,如国务院下设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下设的厅、局等。 | |
新关 | xīn guān | 即海关。清末称旧有征收国内货物税的关卡为常关;在通商口岸设立征收国境进出口税和商船吨税的税关为海关﹐又称“新关”。 | |
朽关 | xiǔ guān | 朽烂的门闩。 | |
雄关 | xióng guān | 雄伟险要的关隘。 | |
牙关 | yá guān | 上下颌之间的关节。亦指口腔。 指上颌和下颌之间的关节,泛指上下两排牙齿咬紧牙关 | |
阳关 | yáng guān | 1.古邑名。春秋鲁地﹐后入齐。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偏东而南约六十里。 2.古聚落名。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 3.古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古董滩附近﹐因位于玉门关以南﹐故称。 4.古关名。常用以泛指远方。 5.古关名。战国时巴国三关之一。三国蜀刘备又置关。 6.古曲《阳关三叠》的省称。亦泛指离 | |
严关 | yán guān | 险要的关门;险要的关隘。 | |
杨震关 | yáng zhèn guān | 东汉杨震为潼关西华阴人,好学博览,时称“关西孔子。”后因别称潼关为“杨震关”。 | |
掩关 | yǎn guān | 1.关闭;关门。 2.坐关。指佛教徒闭门静坐,以求觉悟。为期至少七天,长则不限。 | |
雁关 | yàn guān | 见“雁门关”。 | |
洋关 | yáng guān | ***战争后,清政府在通商口岸设立的海关。后为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 | |
移关 | yí guān | 指移文和官文,都是平行机关来往的公文。如:移关诸部。——清.方苞《狱中杂记》。 | |
义关 | yì guān | 谓通向义理的门户。 | |
银关 | yín guān | 1.辉煌华美的门阙。 2.银钱关子。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开始发行的一种区域性纸币。初为汇票性质﹐后成流通货币。数年后因不能全部兑现﹐商人不愿使用而由地方政府加以抑配。 | |
幽关 | yōu guān | 1.深邃的关隘;紧闭的关门。 2.道家谓两肾之间。 3.犹玄关。指入道之门。 | |
榆关 | yú guān | 1.古地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 2.即古海关。古称渝关﹑临榆关﹑临渝关,明改为今名。其地古有渝水,县与关都以水得名。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 3.泛指北方边塞。 | |
玉门关 | yù mén guān | 关名。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 |
玉关 | yù guān | 1.即玉门关。 2.门闩的美称。 3.借指宫门。 | |
远关 | yuǎn guān | 远处之关;边关。 | |
昭关 | zhāo guān | 地名。在安徽省含山县北,小岘山西。山势险仄,因以为关。春秋时为吴楚界地,往来要冲。楚人伍子胥奔吴,曾经此道。宋绍兴中张浚尝因山筑城,以抗金兵。 | |
闸关 | zhá guān | 水陆关口。 | |
真关 | zhēn guān | 谓仙居。 | |
折关 | shé guān | 1.破关。 2.破析玄关要义。 | |
针关 | zhēn guān | 针孔。 | |
重关 | zhòng guān | 1.亦作“重?”。 2.险要的关塞。 | |
猪觜关 | zhū zī guān |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三:“熙宁间,东平有名士王景亮者,喜名貌人,后反为人号作‘猪觜关’。世谓郓有‘猪觜关’繇此始。”后以指任意诬蔑别人的人。 | |
坐饿关 | zuò è guān | 宗教修持方式之一。谓静坐不语,少食或断食一段时间,以净化身心。 | |
关籥 | guān yuè | 1.亦作“关钥”。锁匙。 | |
关系推理 | guān xì tuī lǐ | 前提至少有一个是关系判断,而结论总是关系判断的推理。除了由一个关系判断做前提的直接推理之外,还有两种间接推理:纯粹关系推理和混合关系推理。 | |
关系户 | guān xì hù | 在工作或其他方面的交往中,相互可以得到某些利益或某种便利条件的单位或个人。 在经济活动等交往中,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承诺,为对方提供方便和好处的单位或个人 | |
关行 | guān xíng | 发公文通知。 | |
关送 | guān sòng | 谓行文送达。宋 李纲《与赵相公书》:“某昨具奏,乞元置安抚制置大使,司军马钱粮之半。蒙朝廷关送都督行府。”《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望令讲读官,自今各以日得圣语关送修注官,仍请因今所御殿,名曰《祥曦记注》。” | |
关虑 | guān lǜ | 犹关心。 | |
关应 | guān yìng | 1.关顾,照料。 2.呼应。 | |
关综 | guān zōng | 1.全面掌管。 2.贯通综合。 | |
关系 | guān xì | ㄍㄨㄢ ㄒㄧˋ | ①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正确处理科学技术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丨这个电门跟那盏灯没有关系。②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拉关系丨关系户丨同志关系丨军民关系丨社会关系。③对有关事物的影响或重要性;值得注意的地方(常跟‘没有、有’连用):这一点很有关系丨没有 |
关升 | guān shēng | 亦作“关陞”。宋 制,按一定资历经核准升官。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