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櫹槮 | xiāo sēn | 1.花叶已落,茎独立貌。 2.草木茂盛貌。 | |
櫰香 | huái xiāng | 香木名。可作中药。 | |
黨權 | dǎng quán | 1.结党专权。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鼇拜》:“皇祖(康熙)以 鼇拜 党权不法,怙恶弗悛,用人行政,专恣妄为,文武百官欲尽出伊门下,与 穆里玛 等结成党羽……特降諭旨,严拿勘审,并亲加鞫问。” | |
欃檀 | chán tán | 檀木的别名。 | |
欃枪 | chán qiāng | 1.彗星的别名。古人认为是凶星﹐主不吉。 2.喻邪恶势力。 | |
桑欀 | sāng xiāng | 棺木中以桑木做的里衬。语本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菩提寺》:“桑木为欀”范祥雍校注:“欀字,各字书所释义与此皆不合,疑与镶字相同,《说文》镶字云:‘作型中肠也。’段注:‘型者铸器之法也。其中肠谓之镶,犹瓜中肠谓之瓤也。’此言柏棺以桑木作中肠。铜器中肠为镶,瓜元肠为瓤,引申之 | |
剔齿櫼 | tī chǐ jiān | 1.亦称“剔齿纤”。 2.牙签。 | |
櫼栌 | jiān lú | 即斗拱。 | |
欋槌 | qú chuí | 四齿耙。 | |
欋推 | qú tuī | 唐武则天时官员冗滥,时人以“欋推”讥之。言滥员之多,可以用四齿耙推。 | |
欎浥 | yù yì | 集盛貌。 | |
梁欐 | liáng lǐ | 见“梁丽”。 | |
欐欐 | lǐ lǐ | 繁多貌。 | |
欐枝 | lǐ zhī | 即荔枝。 | |
欑布 | cuán bù | 聚集而满布。 | |
欑宫 | cuán gōng | 天子的殡宫。 | |
欑集 | cuán jí | 聚集。 | |
欑罗 | cuán luó | 聚集排列。 | |
欑植 | cuán zhí | 丛生。 | |
欑柱 | cuán zhù | 密集的柱桩。《后汉书·岑彭传》:“横 江水 起浮桥、鬭楼,立欑柱絶水道,结营山上,以拒 汉 兵。” | |
榆欓 | yú dǎng | 用榆木做的经函。 | |
欓子 | dǎng zǐ | 食茱萸的别称。 | |
忿欝 | fèn yù | 见“忿郁”。 | |
噎欝 | yē yù | 见“噎郁”。 | |
欝轸 | yù zhěn | 积聚。 | |
欝塞 | yù sāi | 郁闷,不舒畅。 | |
欝然 | yù rán | 1.茂盛貌。 2.沉滞貌。 | |
欝陶 | yù táo | 1.忧郁貌。 2.酣畅貌;欣悦貌。 | |
欝气 | yù qì | 郁积的云气。 | |
欝金油 | yù jīn yóu | 以郁金香熬制的发油。 | |
欝壹 | yù yī | 抑郁,忧闷。 | |
欝湮 | yù yān | 滞塞不通;郁积不畅。 | |
欝扬 | yù yáng | 犹激扬。 | |
欝伊 | yù yī | 抑郁忧闷。 | |
欝屈 | yù qū | 迂回曲折。 | |
欝怒 | yù nù | 气势盛积。 | |
欝纡 | yù yū | 抑郁,郁结。 | |
欝积 | yù jī | 郁结,蓄积。 | |
柯欘 | kē zhú | 见“柯舒”。 | |
句欘 | jù zhú | 古代削木之器。 | |
锯欘 | jù zhú | 一种农具。镢类。 | |
斤欘 | jīn zhú | 斧头与斧柄。 | |
輴欙 | chūn léi | 古代用于泥泞路上和登山的交通工具。 | |
拽欛扶犂 | zhuāi bà fú lí | 谓务农﹑从事农业劳动。 | |
刀欛 | dāo bà | 见“刀把”。 | |
柄欛 | bǐng bà | 把柄。比喻根据,依据。 | |
欛柄 | bà bǐng | 1.即把柄。器物的把手。比喻可以被用来证明其错误﹑过失等的根据。 2.即把柄。器物的把手。喻话柄。 | |
橄欖枝 | gǎn lǎn zhī | 橄榄枝是油橄榄的树枝,橄榄枝象征和平。圣经故事中曾用它作为大地复苏的标志,后来西方国家把它用作和平象征。 | |
瑴玉 | jué yù | 玉名。 | |
虑傂尺 | lǜ zhì chǐ | 见“虑虒尺”。 | |
更傜 | gēng yáo | 更番戍守边境的傜役。 | |
戍傜 | shù yáo | 戍役和劳役。傜,同“徭”。 | |
傜赋 | yáo fù | 力役与赋税。 | |
傜戍 | yáo shù | 谓服劳役与戍守边疆。 | |
傜使 | yáo shǐ | 劳役与差役。 | |
傣族 | dǎi zú | 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02.5万人(1990年)。用傣语,有文字。信小乘佛教。有本族的数学、天文、历法、医药。存有五百部左右长篇叙事诗。流行民间曲艺“赞哈”。传统节日有泼水节。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 | |
傣历 | dǎi lì | 中国傣族地区所用的一种阴阳历。创立于638年。该历年长为365.25875日,月长为29.530583日。平年十二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十三个月(38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法。闰月固定在九月,称后九月。所用二十四节气与农历相同。采用干支纪日、纪年和十二生肖法。 | |
傣剧 | dǎi jù | 傣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保山地区傣族聚居区。20世纪初在傣族民间歌舞基础上,吸收滇剧的表演发展而成。唱腔以傣族民歌演变来的“戏调”为主。剧目有《娥并与桑洛》、《布屯腊》等。 | |
捼莏 | ruó suō | 同“捼莎”。 | |
荵冬 | rěn dōng | 即金银花。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