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壤埊 | rǎng dì | 壤地,土地。埊,“地”的古字。 | |
篪埙 | chí xūn | 1.篪与埙。皆乐器。 2.引申指谐和﹐和顺。 | |
颂埙 | sòng xūn | 古代一种陶制吹奏乐器。大如鸡蛋,形似秤锤。 | |
埙篪 | xūn chí | 1.亦作“埙箎”。亦作“埙篪”。亦作“埙箎”。亦作“埙竾”。 2.埙﹑篪皆古代乐器,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因常以“埙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 3.比喻互相呼应和配合。 4.借指兄弟。 | |
埙箎 | xūn chí | 见“埙篪”。 | |
堤垸 | dī yuàn | 堤堰;圩垸。 类似堤坝、用来防水的建筑物修复堤垸 | |
圩垸 | wéi yuàn | 滨湖地区为了防止湖水侵入而筑的堤:~工程。 | |
抟垸 | tuán yuàn | 1.制造陶器。 2.引申指陶冶﹑塑造。 | |
垸田 | yuàn tián | 方言。就湖滨淤积作成的圩田。 | |
垸子 | yuàn zǐ | 方言。湖南﹑湖北等地沿江沿湖地带围绕田地﹑房屋修建的矮墙。 | |
那埚儿里 | nà guō ér lǐ | 见“那埚儿”。 | |
这埚里 | zhè guō lǐ | 见“这埚儿”。 | |
坩埚 | gān guō | 用极耐火的材料(如粘土、石墨、瓷土或较难熔化的金属)所制的器皿或熔化罐。 用极耐火的材料(如粘土、石墨、瓷土或较难熔化的金属)所制的器皿或熔化罐 | |
甘埚 | gān guō | 坩埚。 | |
一埚 | yī guō | 一块;整个。 | |
鸡埘 | jī shí | 鸡窝。 | |
埘鸡 | shí jī | 亦作“埘雞”。家鸡。 | |
齿垽 | chǐ yìn | 即齿垢。 | |
沈垽 | shěn yìn | 1.亦作“沉垽”。 2.沉渣。 | |
墝埆 | qiào què | 1.(土地)瘠薄。《墨子·亲士》:“墝埆者其地不育。”汉 王充《论衡·率性》:“夫肥沃墝埆,土地之本性也。”宋 沉辽《代人上太守书》:“墝埆之田,不足以耕污潢之池。”《清史稿·食货志一》:“高、亷、雷 属山荒墝埆,皆给资招垦,并免升科。” | |
硗埆 | qiāo què | 1.(土地)瘠薄。 2.地形险要处。 | |
寒埆 | hán què | 谓土壤温度低而瘠薄。 | |
褊埆 | biǎn què | 土地狭小瘠薄。 | |
埆瘠 | què jí | 见“埆塉”。 | |
壏埮 | làn tán | 土地平旷。 | |
拽埧扶锄 | zhuài jù fú chú | 见“拽欛扶犂”。 | |
山堌 | shān gù | 山中村落。 | |
表埻 | biǎo zhǔn | 准的,标准。 | |
埻的 | zhǔn de | 1.箭靶。 2.标准。 | |
埻端 | zhǔn duān | 传说中的古国名。 | |
备埽洒 | bèi sào sǎ | 1.亦作“备洒扫”。 2.古代谓纳女于大夫为妻。 | |
汎埽 | fàn sào | 亦作“氾埽”。 亦作“氾扫”。洒扫。 | |
清埽 | qīng sào | 见“清扫”。 | |
披埽 | pī sào | 犹清除。 | |
闹埽 | nào sào | 见“闹扫”。 | |
河埽 | hé sào | 古代治河工程中所用的埽料。亦指用埽料修成的堤坝。 | |
泛埽 | fàn sào | 1.亦作"泛埽"。 亦作"泛扫"。 | |
电埽 | diàn sào | 见“电扫”。 | |
堤埽 | dī sào | 堤和埽。亦泛指堤坝。 | |
拜埽 | bài sào | 见“拜扫”。 | |
坝埽 | bà sào | 束水工程建筑的一种。因与河堤成丁字形,今名丁坝。它可以固定河道,保护堤岸免受水流的冲刷;在较宽的河道里,则可使河床束窄,河槽刷深,以利通航;于河道的弯曲的凹岸一侧,则起转变流向,保护凹岸的作用。 以前在黄河上用埽构筑的挡水护堤屏障 | |
岸埽 | àn sào | 用秫秸﹑柳枝﹑竹索等捆扎而成的护堤或堵口子的设施。 | |
下埽 | xià sào | 筑堤时把筑堤材料放下去。埽,用秫秸﹑芦苇﹑树枝等捆成的筑堤材料。 | |
相门洒埽 | xiāng mén sǎ sào |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埽齐相舍人门外……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后因以“相门洒埽”形容干求有术。 | |
埽星 | sào xīng | 彗星。通称扫帚星。 | |
埽黛 | sào dài | 画眉。 | |
埽墓 | sào mù | 1.《汉书.酷吏传.严延年》:“我不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汝东归,埽除墓地耳。”颜师古注:“言待其丧至也。”后以“埽墓”为等待祸发之典。 2.于坟上培土,清除荒草,并进行祭奠。 | |
埽轨 | sào guǐ | 扫除车轮经过的痕迹。喻与外人断绝交往。 | |
埽境 | sào jìng | 谓聚集境内全部兵力。 | |
埽地 | sào dì | 1.古代郊祀的仪制,于坛下扫地设祭。《礼记.礼器》:“有以下为贵者,至敬不坛,埽地而祭。”孔颖达疏:“初则燔柴于大坛,燔柴讫,于坛下扫地而设祭。此周法也。”《汉书.郊祀志下》:“臣闻郊飨帝之义,埽地而祭。”后以为简易祭祀仪式。 2.谓扫除净尽。亦喻完全丧失。 | |
埽岸 | sào àn | 用埽材筑成的堤岸。 | |
埽眉才 | sào méi cái | 见“埽眉才子”。 | |
埽灭 | sào miè | 扫荡剪除。 | |
埽除 | sào chú | 1.打扫;去除。 2.除掉;廓清。 | |
埽门 | sào mén | 谓取媚权贵,夤缘仕进。 | |
赤堇山 | chì jǐn shān | 在今浙江绍兴东南,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铸剑之处。 | |
赤堇 | chì jǐn | 1.即赤堇山。 2.借指宝剑。 | |
避堇 | bì jǐn | 1.亦作“避厪”。 2.特指蓼虫喜寄生于味辛之蓼草,避开其味甘美之堇菜。 | |
移里堇 | yí lǐ jǐn | 金人部落墟砦的首领。 | |
堇泥 | jǐn ní | 粘土。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