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浄馔 | jìng zhuàn | 素斋。 | |
浄饰 | jìng shì | 犹淡妆。素净的打扮。 | |
浄饭王 | jìng fàn wáng | 释迦牟尼 之父。相传为古代 北天竺 迦毗罗卫国(今 尼泊尔 境内)国王。 | |
浄业 | jìng yè | 佛教语。清净的善业。一般指笃修净土宗之业。南朝 梁武帝《净业赋》:“见浄业之爱果,以不杀而为因。”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十:“宣和 初,有 徐上老,弃官脩浄业,名动天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我修浄业多年,西方是我世界,岂復往海外山中去做神仙耶?” | |
浄衣 | jìng yī | 洁浄的衣服。 | |
浄教 | jìng jiào | 佛教。 | |
浄光 | jìng guāng | 1.亦作“净光”。 2.一点不剩。 | |
浄了 | jìng le | 清静。 | |
浄瓶 | jìng píng | 1.亦作“浄缾”。即浄水瓶。 2.指花瓶。 | |
浄域 | jìng yù | 佛教语。原指弥陀所居之净土,后为寺院的别称。 | |
浄者 | jìng zhě | 指僧人。 | |
浄泚 | jìng cǐ | 明净清澈。 | |
浄院 | jìng yuàn | 寺院。 | |
浄居 | jìng jū | 1.寺庙。 2.指清净地居住。 3.寺名。在河南省光山县西南净居山上。佛教天台宗鼻祖慧思和智顗曾结庵于此。唐神龙年间,道岸禅师始建此寺。北宋干兴年间改名梵天寺。参阅宋苏轼《游净居寺》诗序。 | |
浄因 | jìng yīn | 1.佛缘。 2.寺名。在江苏省丹徒县五州山。晋永熙中建。又名因胜寺,宋代改称显慈寺。寺中有观石﹑卧云二亭。 | |
浄鞭 | jìng biān | 古代帝王的一种仪仗,帝王驾临时,鸣之令人肃静。又称静鞭。用黄丝做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发出响声。 | |
浄室 | jìng shì | 1.亦作“净室”。 2.清静干净的房间。多指寺庙中供歇息的房间。 | |
浄行 | jìng xíng | 佛教语。谓修行。亦指清净的戒行。 | |
浄壹 | jìng yī | 指德性纯一。 | |
浄泊 | jìng bó | 恬静淡泊。 | |
浄宫 | jìng gōng | 指寺院。 | |
浄境 | jìng jìng | 净土。亦指寺庙。 | |
浄水珠 | jìng shuǐ zhū | 佛教经典中称能使浊水澄清的宝珠。也称“浄摩尼珠”。经中常用以比喻慈心和信心。 | |
浄素 | jìng sù | 洁白。 | |
浄筵 | jìng yán | 素席。 | |
浄罪山 | jìng zuì shān | 1.亦作“净罪山”。 2.意大利诗人但丁(Dante)《神曲.地狱篇》谓能替人洗去罪恶的艰险难行的山。 | |
泥浕 | ní jìn | 犹泥水。亦指视为污泥浊水;贱视。 | |
洚洞 | jiàng dòng | 大水弥漫。 | |
洚水 | jiàng shuǐ | 洪水。 | |
洙泗 | zhū sì | 洙水和泗水。古时二水自今山东省泗水县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春秋时属鲁国地。孔子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礼记.檀弓上》:“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后因以“洙泗”代称孔子及儒家。 | |
漫洟 | màn tì | 谓涕泪横流。 | |
鼻洟 | bí tì | 鼻涕。 | |
涕洟 | tì tì | 1.眼泪和鼻涕。 2.涕泪俱下;哭泣。 | |
唾洟 | tuò tì | 见“唾涕”。 | |
洟涕 | tì tì | 哭泣。 | |
洴涌 | píng yǒng | 形容水流汹涌。 | |
窏洝 | wū àn | 低下不平。《文选.马融》﹕“运裛窏洝﹐冈连岭属。”李善注﹕“窏洝﹐卑曲不平也。”一说﹐湿润貌。吕向注﹕“窏洝﹐湿润貌也。” | |
洦洦 | pò pò | 翻动貌。 | |
祇洹精舍 | qí huán jīng shè | 见“祇园精舍”。 | |
祇洹 | qí huán | 即祇园。 | |
泥洹 | ní huán | 即涅盘。 | |
般泥洹 | bān ní huán | 同“般湼盘”。 | |
须陀洹 | xū tuó huán | 见“须陀洹果”。 | |
洹水 | huán shuǐ | 1.水名。 又名 安阳河,在 河南省 北部。源出 林县,流经 安阳市 至 内黄县,入 卫河。战国 时 苏秦 说 赵肃侯,使 韩、魏、齐、楚、燕、赵 六国将相会于此,定盟合力抗 秦。《战国策·赵策二》:“令天下之将相,相与会于 洹水 之上。”《韩非子·初见秦》:“昔者 紂 为天子,将率天下甲兵百万,左 | |
洹洹 | huán huán | 1.水盛貌。 2.泛指盛貌。 | |
鬴洧 | fǔ wěi | 锅。喻身世卑下。 | |
洧渊 | wěi yuān | 古潭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东。 | |
洧水 | wěi shuǐ | 1.古水名。即今双洎河。源出今河南省登封县阳城山,自长葛县以下,故道原经鄢陵﹑扶沟两县南,至西华县西入颍水。北宋时为丰富蔡河水量以资漕运,自长葛县东南引洧水经鄢陵﹑扶沟两县北,东汇蔡河。元时因蔡河为黄河所夺而改入贾鲁河。明时又名双洎河。 2.古水名。在今陕西省延长县一带。此水 | |
洧津 | wěi jīn | 洧水边。典出《诗.郑风.溱洧》。借指男女结成恩爱之情。 | |
洧外 | wěi wài | 洧水之岸。《诗.郑风.溱洧》:“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后以“洧外”指男女谈情之处。 | |
沮洳场 | jù rù chǎng | 低下阴湿的地方。借指牢狱。 | |
沙洳 | shā rù | 低湿的泥沙地。 | |
涟洳 | lián rù | 见“涟如”。 | |
沮洳 | jù rù | 1.低湿之地。 2.指低湿。 | |
渐洳 | jiān rù | 低湿;泥泞。 | |
垫洳 | diàn rù | 谓低洼泥泞。 | |
湿洳 | shī rù | 低湿。 | |
淤洳 | yū rù | 壅塞。 | |
洳湿 | rù shī | 潮湿。 | |
洮頮 | táo huì | 亦作“洮沬”。 亦作“洮靧”。盥手洗面。《书·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懌。甲子,王乃洮頮水,相被冕服,凭玉几。”孔颖达 疏:“頮是洗面,知洮为盥手。”《汉书·律历志下》:“《顾命》曰:‘惟四月哉生霸,王有疾不豫,甲子,王乃洮沬水。’”颜师古 注:“洮,盥手也。沬,洗面也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