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西崦 | xī yān | 1.西山。 2.指崦嵫山。传说中的日落处。 | |
斜崦 | xié yān | 山坡。 | |
云崦 | yún yān | 云雾缭绕的山峦。 | |
毛崽子 | máo zǎi zǐ | 詈词。犹言小畜生。 | |
猴儿崽子 | hóu ér zǎi zǐ | 小猴儿。责骂孩童的话。 | |
猴巴崽子 | hóu bā zǎi zǐ | 小猴儿。指孩童。 | |
兔崽子 | tù zǎi zǐ | 幼兔。多用作詈词。 | |
满崽 | mǎn zǎi | 犹满子。 | |
狼崽 | láng zǎi | 小狼或幼狼。 小狼或幼狼 | |
烂崽 | làn zǎi | 见“烂仔”。〈方〉∶流氓;无赖之徒;流里流气的人 | |
虎崽 | hǔ zǎi | 幼小的虎。 幼小的虎 | |
细崽 | xì zǎi | 即西崽。旧称欧美人在我国开设的洋行﹑西式餐馆所雇的男仆,有贬意。 | |
西崽 | xī zǎi | ㄒㄧ ㄗㄞˇ | 1.亦作“西仔”。 2.旧时指在洋行或西式餐馆等行业中服杂役的中国人。限于男性﹐带有鄙视的意思。 旧时对欧美侨民在中国的洋行、餐馆等雇用的中国男仆的轻视称呼十分找不着,我叫他带一个西崽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崽子 | zǎi zǐ | 1.孩子;儿子。 2.幼小的鸟兽。 3.詈词。 | |
滑嵇 | huá jī | 同“滑稽”。 | |
嵇向 | jī xiàng | 三国魏嵇康和晋向秀的并称。两人曾在山阳为邻﹐共同锻铁﹐相交甚厚。嵇康被杀﹐向秀作《思旧赋》相追念。事见《晋书.向秀传》。后因以借指挚友及其深厚的友谊。 | |
嵇阮 | jī ruǎn | 三国魏嵇康与阮籍的并称。两人诗文齐名﹐皆以嗜酒﹑孤高不阿着称。 | |
嵇刘 | jī liú | 三国魏嵇康和晋刘伶的并称。两人均嗜酒﹐故以喻指酒友。 | |
嵇绍血 | jī shào xuè | 见“嵇侍中血”。 | |
嵇散 | jī sàn | 嵇康。因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省称“嵇散”。 | |
嵇山 | jī shān | 1.山名。在安徽省宿县西南。相传三国魏嵇康居此。 2.山名。在河南省修武县西北。亦以嵇康曾居此而得名。 | |
嵇鹤 | jī hè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嵇绍﹐嵇康之子)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答曰:‘君未见其父耳!’”事亦见《晋书.忠义传.嵇绍》。原比喻嵇绍出众拔萃如独立鸡群之野鹤﹐后借指脱俗超群之士。 | |
岚嵅 | lán hán | 山名。 | |
峛崺 | lǐ yǐ | 1.逦迤。连绵不断貌。 2.供上下行走的斜道。 | |
虎负嵎 | hǔ fù yú | 虎背靠山曲。《孟子.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赵岐注:“撄,迫也。虎依陬而怒,无敢迫近者也。”后以喻人凭险顽抗。 | |
海嵎 | hǎi yú | 见“海隅”。 | |
负嵎 | fù yú | ㄈㄨˋ ㄧㄩˊ | 同‘负隅’。 |
封嵎 | fēng yú | 1.亦作“封隅”。 2.封山和嵎山的并称。在浙江德清县莫干山附近,两山相去仅二里,相传古汪芒氏之君防风守此。 | |
东嵎 | dōng yú | 见“东隅”。 | |
八嵎 | bā yú | 见“八隅”。 | |
山嵎 | shān yú | 见“山隅”。 | |
嵎峓 | yú yí | 1.亦作“嵎夷”。 2.山名。 | |
嵎嵎 | yú yú | 山高貌。 | |
嵎虎 | yú hǔ | 负嵎之虎。语出《孟子.尽心下》。 | |
嵎峗 | yú wéi | 高峻貌。 | |
嵎角 | yú jiǎo | 角落。 | |
嵎铁 | yú tiě | 见“嵎峓”。 | |
岣嵝碑 | gǒu lǒu bēi | 即禹碑。原在湖南省衡山县云密峰,早佚。昆明﹑成都﹑绍兴及西安碑林等处皆有摹刻。字似缪篆,又似符箓。相传为夏禹所写,实为后世伪托。 | |
嵝领 | lǒu lǐng | 山顶。 | |
巉嵒 | chán yán | 1.亦作“巉嵓”。同“巉岩”。 2.险峻的山岩。 3.高峻;险峻。 | |
岑嵒 | cén yán | 见“岑岩”。 | |
层嵒 | céng yán | 高耸的山岩。 | |
嵖岈 | chá yá | 1.高峻。 2.山名。在山东平度县境。唐黄巢起义初期依尚让于此。 3.山名。在河南遂平县境。一名嵯峨山。唐李愬平淮西吴元济时曾战于此。 | |
嵖岈山 | chá yá shān | 山名,在河南省遂平县。 山名,在河南省遂平县 | |
岬嵑 | jiǎ kě | 1.亦作“岬嶱”。 2.接连不断貌。 | |
玉嵯峨 | yù cuó é | 比喻高洁的形象。 | |
崔嵯 | cuī cuó | 不齐貌。 | |
嵯岈 | cuó yá | 错杂不齐貌。 | |
崛嵂 | jué lǜ | 1.高峻貌。 2.形容文笔风格峭拔。 | |
突嵂 | tū lǜ | 耸立高峻貌。 | |
屼嵂 | wù lǜ | 耸立貌。 | |
郁嵂 | yù lǜ | 1.亦作“郁峍”。 2.形容山势曲折蜿蜒。 3.烟气升腾貌。 | |
崒嵂嵂 | zú lǜ lǜ | 见“崒律律”。 | |
崒嵂 | zú lǜ | 1.高峻貌。 2.指高山。 | |
嵂崒 | lǜ zú | 高耸貌。 | |
泐嵃 | lè yǎn | 江河岸边因水流冲激而形成的坑穴。 | |
岧崹 | tiáo tí | 高耸。 | |
绝嵓 | jué yán | 见“絶巖”。 | |
青嵓 | qīng yán | 见“青岩”。 | |
絶嵓 | jué yán | 1.见"絶岩"。 絶嵓造句见“絶巖”。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