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生漆 | shēng qī | 从漆树树干上收集来的液汁经滤去杂质而得的乳白色或灰黄色黏稠液体。主要成分为漆酚、漆酶、树胶质等。具有耐久,耐酸,耐油性,粘着力强,漆膜坚硬,光泽好等优良特性,但不耐强碱及强氧化剂,毒性较大,干燥性差,黏度高而施工不便,常通过化学改性后使用。 漆树树皮割开后流出的乳白色树 | |
石漆 | shí qī | 即石油。 | |
蜀漆 | shǔ qī | 落叶灌木常山的苗。根供药用。 | |
柿漆 | shì qī | 1.亦作“柹漆”。 2.椑柿捣碎所浸出的汁液。因涂附物上可防腐御湿,多用以漆涂器物,故称。 | |
熟漆 | shú qī | 经日晒或加热脱水,含水分较少的生漆。色棕黑。由于脱水而提高了与金属的附着力,使漆膜更光亮、更坚固耐用。用于配制其他天然漆及涂刷金属、木材表面。 | |
填漆 | tián qī | 漆器制作工艺的一种。即在漆器上雕刻花纹,在刻纹处填以彩漆。填漆有两种工艺:一是填彩和漆面相平;二是雕填后花纹凹陷,不与漆面平,显出刀刻味。 | |
西漆 | xī qī | 产于西方的漆。漆实可采蜡﹐燃以照明。 | |
髹漆 | xiū qī | 1.亦作“髤漆”。 2.谓以漆涂物。 3.指油漆。 | |
油漆 | yóu qī | ㄧㄡˊ ㄑㄧ | “涂料”的俗称。见“涂料”。 涂料的旧名;泛指油类和漆类涂料产品 |
黰漆 | zhěn qī | 黑漆。 | |
漆绿 | qī lǜ | 犹墨绿。 | |
漆器 | qī qì | 一种木制装饰品,涂以油漆并常镶嵌以象牙或金属:统指此类工艺品。 一种木制装饰品,涂以油漆并常镶嵌以象牙或金属;统指此类工艺品 | |
漆井 | qī jǐng | 有漆栏的井。 | |
漆革 | qī gé | 又称“漆皮”。原指用亚麻仁油漆涂饰的表面异常光亮的革。后采用硝化纤维漆或聚氨酯漆等合成材料涂饰。用于制鞋、制包等。 | |
漆城 | qī chéng | 用漆涂刷的城墙。典出《史记.滑稽列传》:“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 | |
漆胎 | qī tāi | 指用脱胎法制成的坯。 | |
漆画 | qī huà | 用天然漆或合成漆绘成的图画。除漆之外,还可加入金属、贝壳、彩石等辅助材料。是绘画和工艺美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创作技法多样,有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绘、磨漆等。 | |
漆车 | qī chē | 漆以黑色之车。 | |
漆瞳 | qī tóng | 乌黑如漆的眼瞳。 | |
漆烛 | qī zhú | 传说用漆做的烛。 | |
漆鬓 | qī bìn | 黑色的鬓发。 | |
漆姑 | qī gū | 草名,蜀羊泉的别名。 | |
漆匠 | qī jiàng | 1.称制作油漆器物的小手工业者。 2.指漆工。参见“漆工”。 | |
漆身 | qī shēn | 1.以漆涂身。战国晋豫让为智伯复仇事。 2.以漆涂尸。为保存尸体的方法之一。 | |
漆妃 | qī fēi | 墨的异称。 | |
漆黑 | qī hēi | ㄑㄧ ㄏㄟ | 1.谓极暗无亮光。 2.颜色极黑。 非常黑暗的;非常黑的漆黑的夜 |
漆包线 | qī bāo xiàn | 表面涂有绝缘漆膜或树脂薄膜的导线。其绝缘程度及机械强度均比纱包线好,且耐高温、抗腐蚀,广泛应用于电器设备及电机制造中。 一种涂有烘干瓷漆绝缘层的导线 | |
漆砚 | qī yàn | 漆沙砚。 | |
漆文 | qī wén | 犹漆书。 | |
漆漆 | qī qī | 黑暗貌。 | |
漆沙砚 | qī shā yàn | 漆和沙相混制成的砚台。今法用金刚砂,效果更佳。 | |
漆烟 | qī yān | 墨的一种。原料之一是油漆熏烧后产生的烟灰,故名。 | |
漆雕 | qī diāo | 复姓。孔子弟子有漆雕开。见《论语.公冶长》。 | |
漆椀 | qī wǎn | 涂上漆的木碗。 | |
漆皮 | qī pí | 器具表面涂漆的一层。 | |
漆树 | qī shù | 双子叶植物,漆树科。落叶乔木。中国特产树种。羽状复叶。开黄色小花。树皮灰白色,常裂开,里面乳白色的液体即生漆。种子榨油,供制肥皂和油墨。木材致密,是建筑和家具用材。根、叶可作农药。 | |
漆简 | qī jiǎn | 用漆书写的竹木简。 | |
漆緑 | qī lǜ | 犹墨绿。 | |
漆作 | qī zuō | 犹漆器。 | |
九寨沟 | jiǔ zhài gōu | 在四川省南坪、松潘、平武三县交界处。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九个藏族村寨得名。海拔在2000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一百零八个湖泊。有五花海、五彩池、树正瀑布、诺日朗瀑布,风景绝佳,五彩缤纷,有“童话世界”之誉。并有大熊猫、***、扭角羚、梅花鹿等珍贵动物。为全国重点 | |
扎寨夫人 | zhā zhài fū rén | 即压寨夫人。指强人首领之妻。 | |
起寨 | qǐ zhài | 犹起营。寨,防卫用的栅栏﹑营垒。 | |
鹿寨 | lù zhài | 树木干枝植于地上而形成的障碍物,军事上用于阻挡敌人行进。因形似鹿角,故名。 | |
连珠寨 | lián zhū zhài | 互为依托﹑紧密呼应的营寨。 | |
劫寨 | jié zhài | 1.亦作“刧寨”。亦作“刼寨”。 2.偷袭敌营。 袭击敌人营寨;劫营 | |
夹寨 | jiā zhài | 1.隔河相对﹑互为犄角的营寨。 2.指环绕敌城建立的壁垒。 | |
官寨 | guān zhài | 见“官砦”。 | |
村寨 | cūn zhài | ㄘㄨㄣ ㄓㄞˋ | 四周有栅栏或围墙的村庄。 村庄;寨子村寨相连 |
城寨 | chéng zhài | 1.防守用的围墙或栅栏。 2.城池,城镇。 | |
拔寨 | bá zhài | 1.亦作“拔砦”。 2.拔起营寨,全军出发。 | |
山寨 | shān zhài | ㄕㄢ ㄓㄞˋ | 1.亦作“山砦”。 2.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山庄。 3.泛指山村。 4.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 |
下寨 | xià zhài | 安营扎寨。 | |
寨屋 | zhài wū | 指营房。 | |
寨总 | zhài zǒng | 清朝地方上办团练,十几个寨堡置一首领,称“寨总”。 | |
寨圩 | zhài xū | 有土墙包围的营寨。 | |
寨堡 | zhài pù | 清朝办团练时所建的据点。 | |
寨子 | zhài zi | 1.四周有栅栏或围墙的村子。 2.栅栏﹑篱笆或围墙。 | |
寨垛 | zhài duǒ | 寨墙上的垛口。 | |
寨落 | zhài luò | 有栅栏或围墙的村落。 | |
乞墅 | qǐ shù | 给予别墅。语出《晋书.谢安传》:“安遂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