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禀堂 | bǐng táng | 衙门里所设的公堂。 | |
神堂 | shén táng | 1.供神的处所。 2.中医针灸穴位名。 | |
三官堂 | sān guān táng | 道教供天﹑地﹑水三官神的庙宇。 | |
沙堂 | shā táng | 朱砂涂饰楹楣的厅堂。 | |
上堂 | shàng táng | 厅堂,殿堂。 | |
善堂 | shàn táng | 旧时指育婴堂﹑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 |
山堂 | shān táng | 1.山中的寺院。 2.隐士的山中居所。 3.近代帮会的组织机构。 | |
审雨堂 | shěn yǔ táng | 传说北魏夏阳人卢汾与友人夜饮,闻槐树空中有笑语丝竹之音,俄见衣青黑衣女子出槐,与相问答,引其入穴,见宫宇豁开,数十人立屋之中,其额号为“审雨堂”。正歌宴间,闻大风至,堂梁倾折。醒后见庭中古槐为风折大枝,中有一大蚁穴。见《太平广记》卷四七四引《妖异记.卢汾》。后以“审雨堂 | |
室堂 | shì táng | 居住的房舍。古时堂在前,室在后。 | |
食堂 | shí táng | ㄕㄧˊ ㄊㄤˊ | 1.旧时寺院或公堂中的会食之所。 2.指机关﹑团体等供应本单位成员用膳之所。 3.泛指经营和管理公共伙食的机构。 4.饭馆。 |
世善堂 | shì shàn táng | 明连江陈第藏书堂名。第藏书多善本,有《世善堂书目》,藏书至清乾隆初散佚。其书目,清鲍廷博刊入《知不足斋丛书》。 | |
水堂 | shuǐ táng | 临水的厅堂。 | |
授堂 | shòu táng | 讲授学业的堂室。 | |
水陆堂 | shuǐ lù táng | 举行水陆道场的斋堂。 | |
四世同堂 | sì shì tóng táng | 长篇小说。老舍作。1947年发表。小说以抗战时期沦陷后的北平为背景,描写小羊圈胡同四世同堂的祁家所发生的一系列变故:老实忠厚的儿子祁天佑被日本军逼得投河自尽。三个孙子中,善良正直的祁瑞宣因不愿为日本人做事,差点死于狱中;血气方刚的祁瑞全投军抗日;奴颜事敌的祁瑞丰最后死于日本 | |
外堂 | wài táng | 古代帝王陵墓中外间的墓室。 | |
祀堂 | sì táng | 祭殿。 | |
厅堂 | tīng táng | 堂屋。 用于聚会、待客等的宽敞房间 | |
文堂 | wén táng | 传统戏脚色行当“龙套”的别称。着文装﹐于将帅升堂时站堂。 | |
拖堂 | tuō táng | ㄊㄨㄛ ㄊㄤˊ | 老师上课超过时间。 教师不按时下课,拖延下课时间 |
西堂 | xī táng | 1.西厢的前堂。 2.泛指西边的堂屋。 3.佛教语。佛门职位的称呼。 | |
香堂 | xiāng táng | 佛教﹑道教或其他会门念经供奉神佛的地方。亦指一些会道门招收徒众的活动场所。 | |
香火堂 | xiāng huǒ táng | ㄒㄧㄤ ㄏㄨㄛˇ ㄊㄤˊ | 同“香火祠”。 |
小学堂 | xiǎo xué táng | 清末采用欧美方式设立的初级学校。初称小学堂﹐后改称小学校﹐犹今之小学。 | |
刑堂 | xíng táng | 旧指用刑的公堂。 旧指用刑的公堂 | |
虚堂 | xū táng | 高堂。 | |
学堂 | xué táng | ㄒㄩㄝˊ ㄊㄤˊ | 1.学校的旧称。 2.命相家术语,指人面近于耳门之前处。 3.旧指儿童死者合葬处。 学校的旧称 |
雁子堂 | yàn zǐ táng | 《善见律》卷十﹕“高阁讲堂者﹐于大林作堂﹐堂形如雁子﹐一切具足﹐为佛作此堂也。”后因以“雁子堂”指佛堂。 | |
衙堂 | yá táng | 官署的大堂。 | |
牙堂 | yá táng | 左右牙指挥使的公署。 | |
烟堂 | yān táng | 旧时供吸食***烟的房间。 | |
岩堂 | yán táng | 山洞;石穴。 | |
盐公堂 | yán gōng táng | 古代指经官府准允开业的盐商的盐栈。后亦指官府的盐栈。 | |
阳堂 | yáng táng | 向阳的堂屋。 | |
洋学堂 | yáng xué táng | 旧指始于近代的新式学校。 | |
瑶堂 | yáo táng | 用美石建筑或装饰的殿堂。泛指华丽的厅堂。 | |
燕堂 | yàn táng | 供休息的房屋。 | |
野堂 | yě táng | 村居之堂屋。 | |
幽堂 | yōu táng | 1.幽深的厅堂。 2.谓坟墓。 | |
影堂 | yǐng táng | 1.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之所。 2.即家庙。其中供奉祖先遗像。 旧时供奉神佛或陈设祖先图像的厅堂 | |
玉堂 | yù táng | 1.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 2.汉宫殿名。 3.泛指宫殿。 4.官署名。汉侍中有玉堂署,宋以后翰林院亦称玉堂。 5.嫔妃的居所。借指宠妃。 6.神仙的居处。 7.豪贵的宅第。 8.经穴名。 | |
膺堂 | yīng táng | 胸中﹐心间。 | |
辕堂 | yuán táng | 军营辕门内的空地。 | |
澡堂 | zǎo táng | ㄗㄠˇ ㄊㄤˊ | 浴室。供人洗澡的地方。 专门供人洗澡的场所每周到公共澡堂两次 |
玉樊堂 | yù fán táng | 明夏完淳着有《玉樊堂词》,故后以玉樊堂指夏完淳。 | |
月堂 | yuè táng | 唐李林甫堂名。因形如偃月﹐故名。李常于此设计构陷大臣。 | |
正堂 | zhèng táng | 1.犹正屋。 2.听政大堂。 3.明清时对府县等地方正印官的称呼。 4.正室,嫡妻。 | |
云堂 | yún táng | 1.僧堂。僧众设斋吃饭和议事的地方。 2.华美的殿堂。 | |
毡堂 | zhān táng | 指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君主接见使者的大毡帐。 | |
斋堂 | zhāi táng | 1.供祭祀前斋戒用的房屋。 2.寺院的殿堂,为僧尼设斋诵经的地方。 | |
在堂 | zài táng | 谓母亲健在。 | |
早堂 | zǎo táng | 旧时官府早晨坐衙治事称“早堂”。 | |
朱堂 | zhū táng | 朱红色的殿堂。 | |
政事堂 | zhèng shì táng | 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 | |
真堂 | zhēn táng | 影堂。奉祀祖先名人遗像之所。 | |
中堂 | zhōng táng | ①正中的厅堂;厅堂的中央:把客人请到中堂就坐。②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他买了一幅中堂。③宰相。明、清时亦指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一类的官:这是送李中堂的寿礼。 | |
中书堂 | zhōng shū táng | 中书省的政事堂。 | |
装堂 | zhuāng táng | 装饰厅堂。 | |
坐堂 | zuò táng | 坐在大堂上。旧指官吏在公堂上处理公务或审理案件:这位县太爷上任以来,很少坐堂|公一日正在坐堂,见一老妇人直入厅前,痛哭不止。 | |
走堂 | zǒu táng | 旧时称茶馆饭店的服务员为“走堂”。也叫跑堂﹑堂倌。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