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中垒 | zhōng lěi | 西汉有中垒校尉,掌北军营垒之事,东汉省。刘向曾任此职,后世因以“中垒”称之。 | |
垒壁 | lěi bì | 1.军营的围墙或工事。 | |
垒壁陈 | lěi bì chén | 1.亦作“垒壁阵”。 2.星名。属室宿,共十二星。 | |
垒壁阵 | lěi bì zhèn | 见“垒壁陈”。 | |
垒块 | lěi kuài | 谓心中郁结的不平之气。 比喻心中郁积的不平之气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烧之。——《世说新语.任诞》 | |
垒栅 | lěi shān | 营寨。 | |
垒舍 | lěi shè | 犹营房。 | |
垒球 | lěi qiú | ①球类运动项目之一,球场呈直角扇形,四角各设一垒(守方据点)。②垒球运动使用的球,比棒球略大些。里面用丝或其他纤维缠成硬团,外面包着软皮。 | |
垒垒 | lěi lěi | 重积貌。 | |
垒城 | lěi chéng | 在大城附近的堡寨。 | |
垒石 | lěi shí | 投击敌人的巨石。 | |
灵浒 | líng hǔ | 指晋室。东晋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在长江左岸﹐故称。 | |
江浒 | jiāng hǔ | 江边。 | |
河浒 | hé hǔ | 河边。语本《诗.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 |
皋浒 | gāo hǔ | 1.高岸和水边。 2.古地名。春秋时楚地。故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 | |
神浒 | shén hǔ | 神仙游玩的水边。 | |
水浒 | shuǐ hǔ | 水边。 | |
乌浒 | wū hǔ |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名。亦指其居住地区。 | |
浒浒 | hǔ hǔ | 伐木声。 | |
汽车渡船 | qì chē dù chuán | 用于运送汽车的渡船。主要分为: | |
泥马渡江 | ní mǎ dù jiāng | 相传靖康之变,康王(高宗赵构)质于金,与金太子同射。康王三矢俱中,金人以为此必拣选宗室之长于武艺者冒名为之,留之无益,遣还。康王得脱,奔窜疲困,假寐于崔府君庙中,梦神人曰:“金人追及,速去之。已备马于门首。”康王惊觉,马已在侧,跃马南驰。既渡河而马不复动,下视之,则泥马也。 | |
竞渡船 | jìng dù chuán | 1.竞渡用的彩舟﹐俗称龙船。 2.比喻有权有势而又唯利是争的人。 | |
黑猪渡河 | hēi zhū dù hé | 黑猪,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云如果很快地升至银河,是将下雨的征兆。 | |
鬼宿渡河 | guǐ sù dù hé | 指半夜间,午夜。河是井宿中的南北河星﹐在鬼宿旁边﹐要在半夜时分,方能看见鬼宿和井宿,故云。 | |
官渡柳 | guān dù liǔ | 东汉末年,曹丕在官渡植柳,以为官渡之战的纪念。后多用为感怀的典故。 | |
官渡之战 | guān dù zhī zhàn |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199年,袁绍率军南下,恃兵多粮足,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与处劣势的曹操相持。次年曹操利用袁绍轻敌和内部不稳之机,成功地突袭其后方屯粮重地,袁绍军心动摇。曹操乘机挥军全线出击,大破袁绍主力,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 | |
公无渡河 | gōng wú dù hé | 乐府歌辞名。《乐府诗集》附于相和歌辞《箜篌引》下。四言四句﹐以歌辞首句“公无渡河”而名。 | |
干渡钱 | gàn dù qián | 宋代在黄河故道所收的过道税。 | |
杯渡松 | bēi dù sōng | 相传为晋宋间高僧杯渡手植之松。 | |
五马渡江 | wǔ mǎ dù jiāng | 指西晋末司马氏五王南渡长江,于建邺(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事。 | |
慈航普渡 | cí háng pǔ dù | 慈航普度仙佛以尘世为苦海,故以慈悲救度众生,出离生死海,犹如以舟航渡人,故称慈航、慈舟。万善同归集卷下:‘驾大般若之慈航,越三有之苦津,入普贤之愿海,渡法界之飘溺。’形容善心人士慈悲为怀,能普遍救助大众。 | |
泅渡 | qiú dù | 游泳而过。 游泳而过武装泅渡 | |
抢渡 | qiǎng dù | 抓紧时间快速渡过。 抓紧时间快速渡过 | |
买渡 | mǎi dù | 出钱以求在水道上通行。 | |
轮渡 | lún dù | 用轮船往返于江河、湖泊、港湾或海峡两岸之间,运送旅客、汽车或列车的运输设备。 载运行人、汽车、火车等渡过江河湖海的轮船及其业务 | |
桔柏渡 | jú bǎi dù | 古渡名。在四川省昭化县境内白水江与嘉陵江合流处。唐杜甫有《桔柏渡》诗。 | |
竞渡 | jìng dù | ㄐㄧㄥˋ ㄉㄨˋ | ①划船比赛:龙舟竞渡。②渡过江湖等的水面的游泳比赛:游泳健儿竞渡昆明湖。 |
江渡 | jiāng dù | 江边渡口。 | |
济渡 | jì dù | 1.渡过水面。 2.引申为救助﹑拯救。 3.佛教谓救度众生脱离苦海。 | |
桁渡 | héng dù | 渡桥。 | |
横渡 | héng dù | 从江河等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横渡长江。 | |
河渡 | hé dù | 渡口。 | |
寒渡 | hán dù | 寒天的渡口;寒冷的渡口。 | |
官渡 | guān dù | 1.官设的渡口。 2.古地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因临古官渡水而得名。东汉末,曹操以劣势兵力战败袁绍主力军于此。今尚有土垒遗存,称中牟台,又称曹公台。 | |
筏渡 | fá dù | 用筏子渡水。 | |
断渡 | duàn dù | 停渡;禁渡。 | |
杯渡 | bēi dù | 晋宋时僧人,不知姓名。传说其常乘木杯渡水,故以杯渡为名。事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杯渡》。后因以称僧人出行。 | |
拔渡 | bá dù | 见“拔度”。 | |
涉渡 | shè dù | 趟水过河。如:河水不深,部队可以涉渡。 | |
五马渡 | wǔ mǎ dù | 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相传为西晋末晋元帝与彭城等五王南渡长江登岸处。 | |
晩渡 | wǎn dù | 傍晚时分的渡口。 | |
杨子渡 | yáng zǐ dù | 古津渡名。在今江苏省邗江南有杨子桥,古时在长江北岸,由此南渡京口,为江滨要津。今距江已远,仅通运河。 | |
鬻渡 | yù dù | 指以摆渡为谋生之业。 | |
渡水 | dù shuǐ | ㄉㄨˋ ㄕㄨㄟˇ | 穿越水域。 |
渡江 | dù jiāng | 《渡江》是一首写游子思乡之愁的诗歌。诗歌第一联就紧扣诗题“渡江”,说明作者创作此诗的灵感产生于扬子江。 | |
渡河 | dù hé | 通过江河。 通过江河 | |
渡船 | dù chuán | 载运行人、货物、车辆等横渡江河、湖泊、海峡的船。 用以摆渡行人、货物等过江河、湖泊、海峡的船只 | |
渡子 | dù zǐ | 摆渡的船夫。 | |
渡江楫 | dù jiāng jí | 《晋书.祖逖传》:“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后以为出征宣誓的典故。 | |
渡拔 | dù bá | 犹超度。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