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涉水靴 | shè shuǐ xuē | 一种高统防水靴。 一种高统防水靴 | |
涉事 | shè shì | 谓接物处事。 | |
涉趣 | shè qù | 1.谓有意趣的。多指景色。 2.寻赏风景。 | |
涉案 | shè àn | 牵涉到案件之中;案件所涉及的:这起经济案件涉案人员七人,涉案金额一千多万元。 | |
涉朔 | shè shuò | 谓经月。 | |
涉览 | shè lǎn | 浏览,泛读。 略读,大致地阅读 | |
涉阅 | shè yuè | 1.谓经历。 2.涉猎,阅读。 | |
涉履 | shè lǚ | 1.踩踏,行走。 2.谓经受﹐经历。 | |
涉略 | shè lüè | 涉猎,浏览。 | |
涉世 | shè shì | ㄕㄜˋ ㄕㄧˋ | 经历世上的事:涉世不深|早知涉世真成梦,不弃山田春雨犁。 |
涉厉 | shè lì | 谓涉水。厉,连衣涉水。语本《诗.邶风.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 |
涉想 | shè xiǎng | 念及;设想:帐前微笑,涉想犹存|楼头柳色牵情短,世外桃源涉想劳。 | |
涉目 | shè mù | 过目,看过。 | |
涉学 | shè xué | 谓研究学问。 | |
涉手 | shè shǒu | 经手;插手。 | |
石渠阁 | shí qú gé | 阁名。西汉皇室藏书之处,在长安未央宫殿北。 | |
熊渠子 | xióng qú zǐ | 人名。古之善射者。 | |
酋渠 | qiú qú | 部落的首领。 | |
岂渠 | qǐ qú | 见“岂遽”。 | |
逆渠 | nì qú | 旧称反叛者的首领。 | |
礳石渠 | mò shí qú | 地名。在山西省。 地名,在山西省 | |
明渠 | míng qú | 挖在地面上的渠道。 挖在地面上的渠道 | |
毛渠 | máo qú | ㄇㄠˊ ㄑㄩˊ | 灌溉系统中﹐引水送入每一块田地里的小渠道。 从干渠引水送到每块田地里去的小渠 |
六辅渠 | liù fǔ qú | 古代关中地区六条人工灌溉渠道的总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左内史儿宽在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六小渠﹐以辅助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故名。民间亦省称“六渠”﹑“辅渠”。至唐犹存。 | |
六渠 | liù qú | 见“六辅渠”。 | |
灵渠 | líng qú |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在广西境内。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为运输军粮以进军岭南,令史禄主持开凿。长34千米。连接湘江和漓江源流,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近代因陆上交通兴盛,该渠航道作用逐渐消失,现主要用于灌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梁渠 | liáng qú | 传说中的兽名。 | |
狼汤渠 | láng tāng qú | 古河渠名。故道自今河南荥阳县北引黄河,东流经中牟县北,至开封市东南折而南流,经今通许县东﹑太康县西,至淮阳县东南入颍水。自战国至秦汉为中原交通干线。 | |
枯渠 | kū qú | 干涸的河渠。 | |
浚渠 | jùn qú | 深沟。 | |
沮渠 | jǔ qú | 复姓。原为匈奴官名,后遂以为姓氏。晋有沮渠蒙逊。见《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 |
井渠 | jǐng qú | 地下水道。 | |
获渠 | huò qú | 护雨用的蓑衣。 | |
河渠 | hé qú | 河和渠。泛指水道:兴水利,开河渠。 | |
贯渠 | guàn qú | 见“贯众”。 | |
灌渠 | guàn qú | 灌溉渠。 灌溉渠供引水浇灌田地的渠道 | |
沟渠 | gōu qú | ㄍㄡ ㄑㄩˊ | 为灌溉或排水而挖的水道的统称。 |
扶渠 | fú qú | 1.亦作“扶蕖”。 2.即芙蕖。荷花。 | |
富民渠 | fù mín qú | 隋开皇初开漕渠,太监郭衍兴工引渭水,经大兴城至潼关,长四百多里,通漕运,名富民渠。见《隋书.郭衍传》。一说,宇文恺主持此事,渠名广通渠。见《隋书.食货志》及《宇文恺传》。 | |
斗渠 | dǒu qú | 由支渠引水到毛渠或灌区的渠道。 由支渠引水到毛渠或灌区的渠道 | |
盗渠 | dào qú | 盗匪的头目。 | |
车渠 | chē qú | 1.车轮;车辙。 2.一种海中生物。壳甚厚,略呈三角形,表面有渠垄如车轮之渠,故名。肉可食,壳可入药。 3.玉石之类。西域七宝之一。 4.酒杯名。 5.古国名。在今柬埔寨南部或越南东南部。 | |
白渠 | bái qú | 1.汉宫观名。 2.汉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在今陕西省境。汉白公所开﹐故名。 | |
树渠 | shù qú | 用枳棘之属构成的篱落。 | |
犀渠 | xī qú | 1.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2.用犀皮制成的盾牌。语本《国语.吴语》:“建肥胡,奉文犀之渠。”韦昭注:“肥胡,幡也。文犀之渠,谓楯也。文犀,犀之有文理者。” 3.犀甲。 4.借指战士或戎事。 | |
宛渠 | wǎn qú | 神话传说中的国名,其国在咸池日没之所九万里,以万岁为一日。 | |
西门豹渠 | xī mén bào qú | 也称“引漳十二渠”。中国最早的多首制灌溉工程。战国初期由西门豹主持兴建。引漳水灌溉邺田(今河北临漳县一带),以改良盐碱地,发展生产。 | |
瞎汉跳渠 | xiā hàn tiào qú | “看钱(前)面”的谐音隐语。意即看在钱面上。 | |
轩渠 | xuān qú | 非常欢畅的样子:轩渠自得。也形容大笑:捧腹轩渠。 | |
义渠 | yì qú | 古代民族名。西戎 之一。也作“仪渠”。分布于 岐山、泾水、漆水 以北今 甘肃 庆阳 及 泾川 一带。春秋 时势力强大,自称为王,有城郭。地近 秦国,与 秦 时战时和。周赧王 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为 秦 所并,以其地置 北地郡。见《逸周书·王会》、《史记·秦本纪》。 | |
阴渠 | yīn qú | 1.山北的沟渠。 2.暗渠。 | |
雝渠 | yōng qú | 1.亦作“雝?”。 2.鸟名。即鹡鸰。 | |
元渠 | yuán qú | 贼魁。语出《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 | |
章渠 | zhāng qú | 水鸟名。 | |
诸渠 | zhū qú | 传说中的鬼怪名。 | |
郑渠 | zhèng qú | 见“郑国渠”。 | |
郑国渠 | zhèng guó qú | 古代关中平原上的人工灌溉渠。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采纳韩国水利家郑国的建议,开凿引泾水入洛河的灌溉渠。渠长150多千米,灌田280万亩,关中成为沃野。汉、魏时期仍发挥作用,唐代后逐渐堙废。 | |
支渠 | zhī qú | ㄓㄧ ㄑㄩˊ | 灌溉系统中,从干渠引水到斗渠的渠道。 由干渠分流出去的灌溉沟渠 |
渠长 | qú cháng | 1.渠魁,首领。 2.官名。指掌管河渠的官。 | |
渠复 | qú fù | 复姓。汉有渠复絫。见《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