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蕲王 | qí wáng | 宋名将韩世宗死后的封号。 | |
蕲笛 | qí dí | 用蕲竹制成的笛子。 | |
蕲蛇 | qí shé | 蛇的一种,以产于湖北蕲春(旧蕲州)而得名。又名白花蛇。可制药。 | |
泼墨紫 | pō mò zǐ | 牡丹花名。 | |
喝墨水 | hē mò shuǐ | (喝墨水儿)指上学读书:他没喝过几年墨水。 读书受教育;文化程度喝墨水虽不多,说话倒也在理 | |
翰墨林 | hàn mò lín | 笔墨之林。比喻文章汇集之处,犹文坛。 | |
翰墨缘 | hàn mò yuán | 指诗文书画等笔墨遇合的机缘。 | |
翰墨筵 | hàn mò yán | 犹文席。谓诗文书画的聚会。 | |
楮墨笔砚 | chǔ mò bǐ yàn | 纸墨笔砚。借指文墨﹑文字。 | |
水墨画 | shuǐ mò huà | 纯用水墨所作的中国画。据画史记载始于唐,成熟于宋,兴盛于元,明、清以后有进一步发展。讲究笔法层次,充分发挥水墨特殊的晕染作用,以求取得“水晕墨章”而“如兼五彩”的独特艺术效果,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指用水墨画的国画,不上彩色 | |
踢墨笔 | tī mò bǐ | 古代杂技的一种。 | |
无墨水 | wú mò shuǐ | 相传北魏﹑北齐取士,发现试卷拙劣的,罚饮墨水一升,后遂以“无墨水”嘲人文理不通。 | |
文墨职 | wén mò zhí | 掌起草文札的官职。 | |
惜墨法 | xī mò fǎ | 国画中画山水方法之一,以淡墨作皴染。与“泼墨法”相对。 | |
朱墨笔 | zhū mò bǐ | 指处理文案用的朱笔与墨笔。 | |
朱墨本 | zhū mò běn | 1.朱笔和墨笔兼用的稿本。 2.红黑两色套印的书本。已发现的最早套印本是蒙古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湖北江陵资福寺刻的无闻和尚《金刚经注》,用红色印经文和圈,用黑色印注。沿至明末,吴兴闵齐伋﹑凌蒙初两家所刊诸书,盛用两色套印,墨印正文,朱印评点。 | |
磨墨 | mó mò | 磨墨是中国书法的优良传统,为中日韩三国书法家所推崇。 | |
竈墨 | zào mò | 锅底烟煤。清 钱泳《履园丛话·鬼神·鬼皂隶》:“候鬼来时,以灶墨涂其面。” | |
硃墨 | zhū mò | 1.用朱砂制的墨锭。《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匡超人 道:‘不然!不然!我们在里面也和衙门一般:公座,硃墨、笔、砚,摆的停当。’” | |
研墨 | yán mò | 研磨就是磨墨的意思。 | |
李墨 | lǐ mò | 见“李廷珪墨”。 | |
黥墨 | qíng mò | 古代肉刑之一。也称墨刑﹑黥刑。在犯人脸上刺字后涂以墨。 | |
青墨 | qīng mò | 青色和黑色。泛指各种色彩。 | |
铅墨 | qiān mò | 笔墨。 | |
破墨 | pò mò | 中国山水画中一种渲染水墨的技法。即以水破浓墨而成淡墨,浓淡相间,以显示物象的界限轮廓,以求墨采的生动。 | |
漆墨 | qī mò | 黑漆。 | |
欧墨 | ōu mò | 即欧美。 | |
拟墨 | nǐ mò | 即拟程。 | |
泼墨 | pō mò | ㄆㄛ ㄇㄛˋ | 1.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挥洒在纸上或绢上,随其形状进行绘画,笔势豪放,墨如泼出。 2.比喻天气或景物所呈现的暗黑色。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将墨挥洒在纸或绢上。墨如泼出,画面气势奔放 |
麋墨 | mí mò | 指面色黧黑的人。 | |
昧墨 | mèi mò | 犹黑暗。 | |
马墨 | mǎ mò | 即马黑。 | |
螺墨 | luó mò | 见“螺子墨”。 | |
狂墨 | kuáng mò | 狂放的笔迹。 | |
刊墨 | kān mò | 刻板印刷。 | |
斤墨 | jīn mò | 斧头与墨斗。木匠的工具。 | |
金壶墨 | jīn hú mò | 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浮提之国﹐献神通善书二人﹐乍老乍少﹐隐形则出影﹐闻声则藏形。出肘间金壶四寸﹐上有五龙之检﹐封以青泥﹐壶中有墨汁如淳漆﹐洒地及石﹐皆成篆隶科斗之字。记造化人伦之始……及金壶汁尽﹐二人刳心沥血﹐以代墨焉。”后因以指精良之墨。 | |
教墨 | jiào mò | 对他人书信的敬称。 | |
焦墨 | jiāo mò | 干枯的墨色。指国画中的枯笔技法。 | |
简墨 | jiǎn mò | 指文书;书简。 | |
践墨 | jiàn mò | 遵守法度,按照规矩。 | |
缣墨 | jiān mò | 犹纸墨。 | |
亟墨 | jí mò | 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温宿阿克苏一带。 | |
瘠墨 | jí mò | 俭薄。墨家主张薄葬﹐故称“瘠墨”。语本《荀子.礼论》:“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刻死而附生谓之墨。”杨倞注﹕“瘠﹐薄。”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墨者﹐墨子之教﹐以薄为道也。瘠亦俭薄之意。”又《乐论》﹕“乱世之征……其养生无度﹐其送死瘠墨。” | |
昏墨 | hūn mò | 指官吏枉法妄为,贪赃受贿。语出《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 |
灰墨 | huī mò | 指暗黑色的劫后余烬。 | |
黄墨 | huáng mò | 黄色与墨色。古代校书常用这两种颜色。借指校点书籍。 | |
积墨 | jī mò | 中国画用墨由淡而深﹐逐渐渍染的一种技法。 | |
黑墨 | hēi mò | 墨黑;非常黑。 制成棒、块状的黑颜料(如混以胶质粘接剂的特制灯黑,有时加香料),用以画图或写字 | |
毫墨 | háo mò | 笔和墨。借指文字﹑图画。 | |
姑墨 | gū mò | 1.汉代西域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阿克苏一带。 2.三国时属魏,附于龟兹。《魏书.西域传》作“姑默”。唐时为跋禄迦国,一名亟墨,属龟兹都护府。 | |
翰林子墨 | hàn lín zǐ mò | 语出《汉书.扬雄传下》:“雄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后因以“翰林子墨”泛指辞人墨客。 | |
贡墨 | gòng mò | 用以进贡之墨。后亦称名贵的墨。 | |
工墨 | gōng mò | 印制工本。 | |
釜脐墨 | fǔ qí mò | 锅底炱灰。俗称锅底墨﹐亦称釜煤﹐入药。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一.釜脐墨》。 | |
干研墨 | qián yán mò | 比喻说空话而无实际行动。 | |
副墨 | fù mò | 1.指文字,诗文。 2.副本。 | |
点墨 | diǎn mò | 1.比喻极少的文化。 2.以笔濡墨圈点文章。 | |
粉墨 | fěn mò | 1.妇女化妆用的***与黛墨。 2.绘画用的***与黑墨。泛指绘画颜料。 3.借指图画。 4.引申为作画。 5.演员化妆用的***与黑墨。 6.借指戏剧。 7.白和黑。 8.指区分黑白;分辨清楚。 9.犹粉饰,掩盖真相。 修饰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后汉书.梁鸿传》 | |
黛墨 | dài mò | 青黑色的颜料。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