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地面 | dì miàn | ㄉㄧˋ ㄇㄧㄢˋ | 1.地表面。 2.房屋等建筑物内部及周围的地上用某种材料铺筑的表层。 3.地区;地方。 4.当地;本地。 |
端面 | duān miàn | (端面儿)圆柱形工件两端的平面。 | |
担担面 | dàn dɑn miàn | ∶一种加葱、姜、榨菜、麻酱、辣油等调料的面条。因在成都、重庆等地挑担叫卖这种面食而得名。 〈方〉∶一种加葱、姜、榨菜、麻酱、辣油等调料的面条。因在成都、重庆等地挑担叫卖这种面食而得名 | |
迭面 | dié miàn | 觌面;对面。 | |
觌面 | dí miàn | 当面;迎面;见面。 | |
打照面 | dǎ zhào miàn | 对面相见。 | |
戴面 | dài miàn | 谓有脸面。 | |
抵面 | dǐ miàn | 当面。 | |
创面 | chuāng miàn | 创伤的表面。 | |
刀削面 | dāo xiāo miàn | 也称“削面”。汉族民间传统面食。流行于华北地区,以山西最盛。其做法是:左手举一大块和好的面团,右手用一把特制的弧形刀,将面一条条削入锅内,煮熟捞起,配上猪肉等梢子食用。面条呈三棱形,香绵适口。 用快刀快速从生面团上削下的面片做成的面食 | |
垂直面 | chuí zhí miàn | 与一条直线或一个平面相垂直的平面。 | |
尘面 | chén miàn | 1.尘污的脸面。 2.指尘俗的面目。 | |
吃板刀面 | chī bǎn dāo miàn | 旧时江湖黑话。指被砍死后再推入水中。犹如板刀切面下汤水,故云。 | |
赪面 | chēng miàn | 1.古代某些少数民族以赤色涂脸,谓之“赪面”。 2.指赤红色的脸膛。 3.因羞惭而脸红。 | |
炒面 | chǎo miàn | 1.炒熟的面条。 2.炒熟的面粉。做干粮,一般用开水冲了吃。俗称炒麦粉。 | |
潮面 | cháo miàn | (某种气色)涌上面部。 | |
舱面 | cāng miàn | 1.见“甲板”。2.主甲板之上而且常指桅杆索具之下的船的那一部分——区别于船舷。 | |
不上台面 | bù shàng tái miàn | 比喻俚俗卑下,拿不出手,见不得人。 | |
薄面 | báo miàn | 1.微薄的情面。用作谦辞。 2.害羞的脸。 | |
波阵面 | bō zhèn miàn | 简称“波面”。波源发出的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经相同时间所到达的各点组成的面。同一波阵面上各点的振动位相相同。 | |
表面 | biǎo miàn | ㄅㄧㄠˇ ㄇㄧㄢˋ | 事物的外表;最外层:表面现象|显露于表面|表面化。 |
鞭面 | biān miàn | 鞭打脸面。古代薄刑之一。 | |
被面 | bèi miàn | (被面儿)睡觉时被子不贴身的一面。 | |
背面 | bèi miàn | ㄅㄟˋ ㄇㄧㄢˋ | ①(背面儿)物体上跟正面相反的一面:在单据的背面签字。②指某些动物的脊背。 |
本面 | běn miàn | 见“本来面目”。 | |
北面 | běi miàn | ㄅㄟˇ ㄇㄧㄢˋ | ①古代君见臣,面南而坐,故以“北面”指向人称臣:北面委质,无有二心。②古代尊长见卑幼,都是面南而坐,故也以“北面”指拜人为师: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 |
暴面 | bào miàn | 犹言抛头露面。 | |
板刀面 | bǎn dāo miàn | 江湖黑话。喻杀人后丢入水中。 | |
败面 | bài miàn | 毁伤面容。 | |
白面 | bái miàn | ①小麦粉。②也称“***”。毒品“***”的俗称。 | |
八一面 | bā yī miàn | 1.亦称“八一通粉”。 2.每百斤小麦磨取八十一斤面粉。为国内市场供应的普通上白头号面粉。 | |
八面 | bā miàn | 1.八张脸。 | |
贝面 | bèi miàn | 用贝壳做成的马勒上的饰物。 | |
暗面 | àn miàn | 私下里。 | |
三脆面 | sān cuì miàn | 宋代一种以嫩笋﹑小簟﹑枸杞做浇头的面。 | |
山面 | shān miàn | 山的南面。 五代 齐己《题鹤鸣泉》诗:“喷开山面碧,飞落寺门寒。”宋 苏轼《初入庐山》诗之一“要识 庐山 面,他年是故人”自注:“山南,山面也。”宋 赵葵《行营杂录》:“﹝上﹞遂引羣公及内侍数人入一小殿。多有假山,甚高。山面有洞。上既入,乃復招羣公从行。” | |
上面 | shàng miàn | ㄕㄤˋ ㄇㄧㄢˋ | 1.物体的表面。 2.位置较高的地方。 3.指次序在前的。 4.上首。 5.方面;里面。 6.指京师。 7.指官府,上级。 8.指家族辈分较高﹑年龄较大者。 |
闪面 | shǎn miàn | 方言。露面。 | |
田面 | tián miàn | 1.指田地的表土。 2.耕地的面积。 | |
饰面 | shì miàn | 修饰容貌。 一种用于墙的防护或装饰的面层(如砖或石头的) | |
水面 | shuǐ miàn | 水的表面;水上。 | |
书面 | shū miàn | ㄕㄨ ㄇㄧㄢˋ | 1.指书的封面。 2.用文字形式记述表达的。区别于“口头”。 用文字表达的方式书面报告书面通知书面材料 |
私面 | sī miàn | 1.古谓使者非因公事而以私人身份见国君。 2.谓居官者以私事相见;私自会见。 | |
题面 | tí miàn | 谓寓藏文章旨意的标题。 | |
索面 | suǒ miàn | 亦作“索麫”。 面条的一种。面团悬挂而成,细长,呈圆柱状,有咸味。 | |
四面 | sì miàn | ㄙˋ ㄇㄧㄢˋ | 1.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2.指四周围。 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四面受敌 |
讨没脸面 | tǎo méi liǎn miàn | 谓丢面子﹐自找难堪。 | |
汤面 | tāng miàn | ㄊㄤ ㄇㄧㄢˋ | 带汤的面条。 带放有调味品汤汁的面条 |
铜面 | tóng miàn | 见“铜面具”。 | |
唾面 | tuò miàn | 1.往人的脸上吐唾沫。表示鄙视﹑侮辱。语本《战国策.赵策四》:“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2.见“唾面自干”。 | |
瓦面 | wǎ miàn | 瓦的面层。 瓦的面层 | |
外面 | wài miàn | ㄨㄞˋ ㄇㄧㄢˋ | 1.外边。 2.外表;表面。 |
文面 | wén miàn | 在人的脸上刺字。即黥墨之刑。 | |
王面 | wáng miàn | 谓归向君王。 | |
委面 | wěi miàn | 指归顺称臣。 | |
下面 | xià miàn | ㄒㄧㄚˋ ㄇㄧㄢˋ | 1.次序靠后的或部位低的部分。 2.犹下首。指位次较低卑的一边。 3.指下级;基层。 |
晤面 | wù miàn | ㄨˋ ㄇㄧㄢˋ | 见面。 会面;见面 |
橡子面 | xiàng zǐ miàn | 橡实磨成的粉。可以充饥,味苦。 | |
镶面 | xiāng miàn | 用较高级面层的材料来饰面。如:用磁砖镶面的墙。 | |
笑面 | xiào miàn | 1.笑容。 2.指带笑容的假面具。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