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踏里彩 | tà lǐ cǎi | 锦被名。即路里彩。比喻美满的夫妻生活。 | |
踏歌 | tà gē | ①以脚踏地,拉手而歌:连袂踏歌。②行吟;边走边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
踏罡礼斗 | tà gāng lǐ dòu | 亦作“踏罡步斗”。 | |
踑踞 | jī jù | 1.箕踞。坐时两脚张开,形似簸箕。 2.指轻慢。 | |
踑坐 | jī zuò | 犹踑踞。 | |
踒虵 | wō shé | 逶迤。曲折绵延貌。 | |
踒踻 | wō guā | 行踖貌。 | |
踒跌 | wō diē | 跌伤。 | |
凌踔 | líng chuō | 见“凌趠”。 | |
趷踔 | kē chuō | 象声词。 | |
虎踔 | hǔ chuō | 虎跃。比喻笔势刚健。 | |
超踔 | chāo chuō | 谓跃登高位,腾达。 | |
趻踔 | chěn chuō | 跳,跳跃。 跳,跳跃 | |
腾踔 | téng chuō | 1.亦作“腾趠”。 2.跳起;凌空。 3.犹腾达。指地位上升﹐宦途得意。 4.高远。 | |
踔踔 | chuō chuō | 卓卓,特出。 | |
踔虚 | chuō xū | 谓在空中腾跃。 | |
踔掉 | chuō diào | 摇晃,摆动。 | |
踔跞 | chuō luò | 犹踔绝。 | |
踔越 | chuō yuè | 超越,胜过。 | |
踔行 | chuō xíng | 跛行。 | |
踘圃 | jū pǔ | 踢鞠场,古代踢球场。 | |
踘踊 | jū yǒng | 跳跃。 | |
翘踛 | qiào lù | 翘陆。 | |
踮步 | diǎn bù | 1.蹑手蹑脚貌。 2.舞蹈动作之一。用脚尖走碎步。 | |
踮脚 | diǎn jiǎo | ㄉㄧㄢˇ ㄐㄧㄠˇ | 〈方〉(踮脚儿)一只脚有病,走路做点地的样子。 〈方〉∶跛足人走路脚尖点地的样子 |
倒蹅门 | dǎo chǎ mén | 即倒插门。 | |
践蹅 | jiàn chǎ | 踩踏。 | |
波蹅 | bō chǎ | 1.坎坷不平貌。 2.犹厮缠。 | |
蹅狗屎 | chǎ gǒu shǐ | 谓旧时妓院里嫖客夺取熟人的相好。又称割靴腰子。 | |
蹅踏 | chǎ tà | 1.践踏,踩踏。 2.糟蹋;侮辱。 | |
蹅践 | chǎ jiàn | 犹践踏。 | |
跮蹉 | dié cuō | 走路跌跌冲冲。 | |
平蹉 | píng cuō | 犹言踏平。 | |
跌蹉 | diē cuō | 1.惊跌貌。 2.比喻失误。 3.跺足。 | |
蹉踏 | cuō tà | 1.亦作“蹉蹋”。 2.搓揉;踩踏。 | |
蹉失 | cuō shī | 过失;失误。 | |
蹉跌 | cuō diē | 1.失足跌倒。 2.失误。 3.相左;不相遇。 4.比喻受挫﹑失势。 失足跌倒,比喻失误专必成之功,而忽蹉跌之败者也。——《后汉书.蔡邕传》 | |
蹉蹉 | cuō cuō | 虚度;失时。 | |
蹉跎 | cuō tuó | ㄘㄨㄛ ㄊㄨㄛˊ | 1.亦作“蹉{?}”。 2.失足。 3.失时。 4.衰退。 5.失意;虚度光阴。 6.参差不齐貌。 7.阻挠。 |
蹉过 | cuō guò | 错失;错过。 | |
蹉踬 | cuō zhì | 挫折;困顿。 | |
跷蹄辇脚 | qiāo tí niǎn jiǎo | 1.亦作“蹺蹄辇脚”。 2.见“跷蹄蹑脚”。 | |
翘蹄捻脚 | qiào tí niē jiǎo | 形容走路时脚步轻巧。 | |
奇蹄目 | jī tí mù | 大型草食性哺乳动物有蹄类的一目。第三趾特别发达,余趾不发达或完全退化,因趾为单数,故名。无锁骨,胃简单,不反刍,盲肠特大,如驴﹑马﹑犀﹑貘等食草性动物。 | |
马蹄铁 | mǎ tí tiě | 1.钉在马﹑驴﹑骡子的蹄子底下的U字形的铁。作用是使蹄子耐磨。通称马掌。 2.U字形的磁铁。 | |
马蹄刀 | mǎ tí dāo | 一种状如马蹄的半环形刀。 | |
马蹄表 | mǎ tí biǎo | 圆形或马蹄形的小座钟。 | |
马蹄金 | mǎ tí jīn | 1.铸成马蹄形的黄金。 2.荔枝的一个品种。 | |
马蹄形 | mǎ tí xíng | ㄇㄚˇ ㄊㄧˊ ㄒㄧㄥˊ | 1.三面构成U字形而一面是直线的形状。 2.U字形。 |
马蹄袖 | mǎ tí xiù | 清代男子礼服的袖口。成马蹄形,故称。 | |
马蹄决明 | mǎ tí jué míng | 药草名。即决明。 | |
驼蹄鸡 | tuó tí jī | 即鸵鸟。 | |
有蹄类 | yǒu tí lèi | 哺乳动物的一类﹐多数身体较大﹐四肢细长﹐趾端有角质的蹄﹐蹄数多少不等﹐分为奇蹄目和偶蹄目。 哺乳动物类别,分奇蹄目和偶蹄目,身体较大,四肢细而长,有角质蹄,蹄数不等 | |
筌蹄 | quán tí | 1.亦作“筌蹏”。《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一本作“筌”﹐捕鱼竹器;蹄﹐捕兔网。后以“筌蹄”比喻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2.南朝士大夫贵族讲经说法时手执的麈尾之类。 | |
跑蹄 | pǎo tí | 用脚爪刨地。 | |
牛蹄 | niú tí | 牛的蹄子。亦指牛蹄踏出的印迹。喻极其狭小的境地。 | |
褭蹄 | niǎo tí | 见“褭蹏”。 | |
马蹄 | mǎ tí | ㄇㄚˇ ㄊㄧˊ | 1.马的蹄子。 2.《庄子》篇名。以“伯乐善治马”为残害“马之真性”等比喻,抨击儒家提倡仁义礼乐为桎梏“民性”,要求回到自然状态。后遂以指听其自然。 3.指箭靶。 4.马蹄状的砚台名。 5.马蹄金。 6.沉香的别名。 7.莼菜的别名。 8.方言。荸荠。 9..烧饼名。 |
轮蹄 | lún tí | 1.车轮与马蹄。代指车马。 2.拉车的牲口。 | |
趹蹄 | guì tí | 旧传为瑞兽,君主仁孝则出现。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