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自疚 | zì jiù | 自感惭愧和痛苦。 自己感到惭愧不安;内疚这一席话引起他强烈的自疚 | |
自缢 | zì yì | ㄗㄧˋ ㄧˋ | 用绳索自勒其颈而死。俗称上吊。 引绳缢颈而自尽自缢未遂 |
自文 | zì wén | 自为文饰﹐掩盖过错。 | |
自厚 | zì hòu | 1.意谓重于自责。 2.犹自重。书信套语﹐意谓善自珍重。 | |
自树 | zì shù | 树立自己的权势;自己有所建树。 | |
自顾自 | zì gù zì | 自己只管自己的事。 | |
自资 | zì zī | 自谋生计;自给。 | |
自待 | zì dài | 看待自己。 | |
自习 | zì xí | ㄗㄧˋ ㄒㄧˊ | 在课外或工馀自学。 自己温习或复习 晚自习 |
自恃 | zì shì | ㄗㄧˋ ㄕㄧˋ | 1.自负。 2.依靠自己。 |
自新 | zì xīn | ㄗㄧˋ ㄒㄧㄣ | 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改过自新|你能悔过自新,我们是欢迎的。 自此决心以新的面貌出现改过自新 |
自纵 | zì zòng | 放纵自己。 | |
自疏 | zì shū | 1.谓自求与之疏远。 2.犹自解。 | |
自制 | zì zhì | ㄗㄧˋ ㄓㄧˋ | 1.自行制订;自己制造。 2.克制自己。 |
自刻 | zì kè | 1.自责自励。 2.亲手雕镂。 | |
自斟 | zì zhēn | 1.酌酒自饮。 2.自行裁酌。 | |
自外 | zì wài | 1.自视为外人;自行疏远。 2.置身于事物之外。 3.自别;自异。 4.犹此外。 5.对外。 6.犹在外。 自认为处在某个范围之外,或者处于对立的方面 | |
自投 | zì tóu | 1.将自身投入(致死之处)。 2.以头碰地。表示自责之意。 3.自行投诚。 | |
自了 | zì le | 1.自己完成;自己解决。 2.自然地了结。 3.自己明白。 | |
自愈 | zì yù | 疾病不经治疗而自行痊愈。 疾病不经治疗而自行痊愈 | |
自晦 | zì huì | 自隐才能﹐不使声名彰着。 | |
自它 | zì tā | 见“自他”。 | |
自贼 | zì zéi | 自己伤害自己﹐自杀。 | |
自经 | zì jīng | 上吊自杀。 | |
自用 | zì yòng | ㄗㄧˋ ㄩㄥˋ | 自行其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
自囿 | zì yòu | 自己束缚自己。 | |
自给 | zì jǐ | 依靠自己生产的东西满足自己:自给自足|粮食自给。 | |
自由 | zì yóu | ㄗㄧˋ ㄧㄡˊ | ①政治上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某些行为不受干涉的权利。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通信自由等。公民行使这些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自由和纪律不可分,缺一不可。②见“必然与自由”。③不受约束 |
自镇 | zì zhèn | 1.自行抑制。 2.犹自重。 | |
自期 | zì qī | 1.自己期望;自许。 2.自订期限。 3.自己认定;自认为。 | |
自分 | zì fēn | 自料﹐自以为。 | |
自公 | zì gōng | 《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传:“公﹐公门也。”马瑞辰通释:“勤于治事﹐不遑家食﹐则有公膳可食。《诗》言退食自公﹐正着其尽心奉公。”后常以“自公”用作尽心奉公之意。 | |
自厉 | zì lì | 慰勉警戒自己。 | |
自害 | zì hài | 1.自杀。 2.自己伤害自己。 | |
自由车 | zì yóu chē | 即自行车。 | |
自定 | zì dìng | 1.犹自安。 2.自行决断。 | |
自个儿 | zì gě ér | 方言。自己;自身。 〈方〉∶自己;自身 | |
科臬 | kē niè | 法规。 | |
矩臬 | jǔ niè | 犹法度,准则。 | |
圭臬 | guī niè | ㄍㄨㄟ ㄋㄧㄝ ˋ | 〈书〉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奉为圭臬。 指圭表,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圭臬星经奥,虫篆丹春广。——杜甫《八哀诗》适应之说,迄今日学人犹奉为圭臬。——鲁迅《人之历史》 |
枨臬 | chéng niè | 见“枨闑”。 | |
陈臬 | chén niè | 《书.康诰》﹕“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孔传﹕“汝当布陈是法。”后因称张布刑法为“陈臬”。亦借指任司法官职。 | |
秉臬 | bǐng niè | 谓执掌刑法。 | |
水臬 | shuǐ niè | 古代测定水平面的器具。 | |
危臬 | wēi niè | 高耸的枯木。 | |
臬府 | niè fǔ | 即臬司。指肃政廉访使。 | |
臬极 | niè jí | 准则;标准。 | |
狐臭 | hú chòu | ㄏㄨˊ ㄔㄡˋ | 由于腋窝、阴部等部位的皮肤内汗腺分泌异常而产生的刺鼻臭味。也作胡臭,也叫狐臊。 病名。又名狐臊、胡臭、体气、腋气。为湿热内郁或遗传所致。腋下汗液有特殊臭味,其他如乳晕、脐部、外阴、肛周亦可发生。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油耳朵症状 |
狐骚臭 | hú sāo chòu | 即狐臭。 | |
胡臭 | hú chòu | 同‘狐臭’。 | |
鹘臭 | hú chòu | 犹狐臭。 | |
腐臭 | fǔ chòu | ㄈㄨˇ ㄔㄡˋ | 有机体腐烂后散发的臭味:一股腐臭难闻的气味。 |
蠢臭 | chǔn chòu | 愚蠢的气味。 | |
不知香臭 | bù zhī xiāng chòu | 形容不能辨别好坏﹑善恶。 | |
骚臭 | sāo chòu | 腥臭。骚,通“臊”。 | |
声臭 | shēng chòu | 《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郑玄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原指声音与气味。后以“声臭”喻名声或形迹。唐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铭之戒之,以永声臭。”宋储泳《祛疑说.鬼神之理》:“夫鬼神者,本无形迹之可见,声臭之可求,谓之有则不可。”一说,声,通“馨 | |
馊臭 | sōu chòu | 形容气味酸臭。 | |
腥臭 | xīng chòu | 又腥又臭。 蛋白质腐烂所发出的恶臭 | |
鸭屎臭 | yā shǐ chòu | 方言。丢脸;不光彩。 | |
腋臭 | yè chòu | ㄧㄜˋ ㄔㄡˋ | 腋窝发出的异臭。俗称狐臭。 腋下因汗腺有疾病而产生臭味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