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沈籁 | shěn lài | 1.亦作“沉籁”。 2.谓万籁沉寂。 | |
神籁 | shén lài | 神音。谓绝妙的音乐。 | |
霜籁 | shuāng lài | 秋籁﹐秋声。草木摇落的肃杀之声。 | |
疏籁 | shū lài | 1.亦作“踈籁”。 2.稀疏的声响。 | |
爽籁 | shuǎng lài | 1.参差不齐的箫管声。一说清风激物之声。 2.指箫管一类的乐器。 3.指清风。 | |
松籁 | sōng lài | 风吹松树发出的自然声韵。 | |
晩籁 | wǎn lài | 夜晚或傍晚时的各种天然响声。 | |
仙籁 | xiān lài | 犹仙乐。比喻美妙的音乐。 | |
箫籁 | xiāo lài | 泛指箫笛之类的管乐器。籁﹐箫类的乐器。 | |
晓籁 | xiǎo lài | 清晨自然界的声音。 | |
虚籁 | xū lài | 1.空寂无声。 2.指风。 | |
竽籁 | yú lài | 1.竽和箫。 2.从空穴中发出的吹竽般的声音。 | |
竹籁 | zhú lài | 1.风吹动竹子发出的声音。 2.指笛声。 | |
筱簵之箭 | xiǎo lù zhī jiàn | 用筱竹﹑簵竹制成的箭。谓良箭。 | |
箘簵 | jùn lù | 1.亦作“箘簬”。亦作“箘露”。 2.美竹;箭竹。 | |
篦簵 | bì lù | 一种可制箭﹑箸的竹。 | |
篆籀笔 | zhuàn zhòu bǐ | 写篆文和籀文所用的笔法。 | |
鸟籀 | niǎo zhòu | 指鸟篆和籀书。 | |
颉籀 | jié zhòu | 古代字书《仓颉篇》和《史籀篇》的并称。亦用以泛指古文字。 | |
古籀 | gǔ zhòu | 古文与籀文的并称。 | |
虫籀 | chóng zhòu | 泛指难以辨认的古文字。 | |
外籀 | wài zhòu | 逻辑学术语“演绎”的旧译名。 | |
篆籀 | zhuàn zhòu | 篆文和籀文。 | |
籀文 | zhòu wén | ㄓㄡˋ ㄨㄣˊ | 我国古代书体的一种。也叫“籀书”﹑“大篆”。因着录于《史籀篇》而得名。字体多重叠。春秋﹑战国间通行于秦国。与篆文近似。今存石鼓文即这种字体的代表。 古代大篆字的字体。因著录于《史籀篇》而得名 |
籀书 | zhòu shū | 即籀文。 | |
籀篆 | zhòu zhuàn | 古代的一种书体。即大篆。 | |
籀绎 | zhòu yì | 犹籀演。 | |
博簺 | bó sài | 见“博塞”。 | |
籉簦 | tái dēng | 挡雨遮阳的用具。籉﹐笠的一种。簦﹐有长柄的笠﹐犹今之伞。 | |
籊籊 | tì tì | 长而尖削貌。 长而细的籊籊竹竿,以钓于淇。——《集韵》 | |
箝籋 | qián mí | 控制;约束。 | |
籋口 | mí kǒu | 即燕口。因其口似箝籋之形﹐故称。 | |
籋子 | mí zǐ | 钳子。 | |
党籍碑 | dǎng jí bēi | 即党人碑。 | |
无籍之徒 | wú jí zhī tú | 同“无藉之徒”。 | |
群籍 | qún jí | 原指五经以外诸书,后泛指各种书籍。 | |
账籍 | zhàng jí | 分项记载人口或钱物出入事项的簿籍。 | |
戎籍 | róng jí | 军籍。 | |
羣籍 | qún jí | 1.亦作“群籍”。 2.原指五经以外诸书,后泛指各种书籍。 | |
球籍 | qiú jí | 指生存在地球上的资格。 | |
欠籍 | qiàn jí | 记录欠负的簿籍。 | |
旗籍 | qí jí | 旗人的户籍。亦谓具有旗籍。 | |
凝籍 | níng jí | 姓名登录于官吏名册。谓为官入仕。 | |
逆籍 | nì jí | 叛逆者的名册。 | |
内籍 | nèi jí | 内典。 | |
秘籍 | mì jí | ㄇㄧˋ ㄐㄧˊ | 珍贵罕见的书籍。 |
民籍 | mín jí | 居民的户籍。亦指有户籍的居民。《南齐书·郁林王纪》:“宜从荡宥,许以自新,可一同放遣,还復民籍。”宋 孔平仲《孔氏杂说》卷二:“东汉 之定民籍,颇若劳扰,今之造户口簿,却不如此也。”《宋史·尹洙传》:“今边鄙虽有乡兵之制,然止极塞数郡,民籍寡少,不足备敌。”《续资治通鉴·宋 | |
冒籍 | mào jí | 1.假冒籍贯。 2.指假冒籍贯者。 | |
履籍 | lǚ jí | 1.亦作“履藉”。 2.谓登天子之位,继承帝业。 | |
禄籍 | lù jí | 1.旧时谓天上或冥府记录人福﹑禄﹑寿的簿册。 2.为官食禄的簿籍。 | |
鲁籍 | lǔ jí | 儒家经典《诗》﹑《书》﹑《易》﹑《春秋》﹑《礼》﹑《乐》的合称。 | |
凌籍 | líng jí | 同“凌藉”。 | |
六籍 | liù jí | 1.即六经。 2.佛教著作《大般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楞伽经》﹑《圆觉经》﹑《楞严经》﹐号称禅家六籍。 | |
列籍 | liè jí | 名列;位列。 | |
狼籍 | láng jí | ㄌㄤˊ ㄐㄧˊ | 见“狼藉”。 |
客籍 | kè jí | ㄎㄜˋ ㄐㄧˊ | ①寄居的籍贯(区别于‘原籍’)。②寄居本地的外地人。 |
空籍 | kōng jí | 谓史书脱缺记载。 | |
科斗籍 | kē dòu jí | 古文经籍。 | |
口籍 | kǒu jí | 名籍;户口册。 | |
科籍 | kē jí | 1.指登科录之类。 2.指明清时代六科给事中官署中的簿册档案。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