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表识 | biǎo zhì | 1.亦作“表帜”。 2.标记;标帜。 | |
表起 | biǎo qǐ | 谓向天子上表推荐,起用某人。 | |
表曝 | biǎo pù | 暴露;显露。 | |
表皮 | biǎo pí | ㄅㄧㄠˇ ㄆㄧˊ | ①人和动物皮肤的外层。由胚胎时期外胚层形成。具有抗摩擦和抗损伤的作用。②植物初生组织表面的细胞层。一般由单层、无色而扁平的活细胞构成。它是植物体和外界环境接触的最外层细胞。 动物体和植物体的最表面被覆层 |
表盘 | biǎo pán | 仪表上的薄片,上面有表示度数等的刻度或数字。 钟表或其他仪表上的刻度盘,用以显示相关的数据。也称“表面” | |
表举 | biǎo jǔ | 1.列表举示。 2.上表推荐。 | |
表笔 | biǎo bǐ | 测试仪表上用来接触被测物的笔状物。也叫表棒。 | |
表背匠 | biǎo bèi jiàng | 装潢或修补书画的人。 | |
表背 | biǎo bèi | 用纸或丝织品做衬托,将字画或书籍加以装潢或修补,使之美观耐久。 | |
表明 | biǎo míng | ㄅㄧㄠˇ ㄇㄧㄥˊ | 表示清楚。 |
表率 | biǎo shuài | ㄅㄧㄠˇ ㄕㄨㄞˋ | 榜样:为人表率。 |
表阐 | biǎo chǎn | 犹表彰。 | |
表禡 | biǎo mà | 见“表貉”。 | |
表闾 | biǎo lǘ | 谓旌表闾里,以显彰功德。语出《史记·殷本纪》:“封 比干 之墓,表 商容 之閭。”《后汉书·卓茂传论》:“卓茂 断断小宰,无它庸能,时已七十餘矣,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 周、燕 之君表閭立馆何异哉?”三国 魏 钟会《檄蜀文》:“周武 有散财、发廩、表閭之义。”宋 王安石《寄张襄州》 | |
表链 | biǎo liàn | (~儿)系在怀表上的金属链。 | |
表礼 | biǎo lǐ | 用作礼品或赏赐的衣料。 | |
表决权 | biǎo jué quán | 在会议上参加表决的权利。 参加表决的权利 | |
表决 | biǎo jué | 会议上通过举手、投票等方式做出决定:付表决ㄧ表决通过。 | |
表舅 | biǎo jiù | 母亲的表兄弟。 | |
表姐 | biǎo jiě | 姑母﹑舅父﹑姨母之女年长于己者,称表姐。 | |
表揭 | biǎo jiē | 标志。 | |
表见 | biǎo jiàn | 1.记述;记载。 2.显扬。 3.显示,显现。 4.指显示出的某种才能﹑本领等。 | |
表贺 | biǎo hè | 上表庆贺。 | |
表狢 | biǎo hé | 见“表貉”。 | |
表观 | biǎo guān | 表面的样子、性格或性质。如:今天的美国小说仅在表观上是英国性质的。如:表观。 | |
表格 | biǎo gé | 按项目画成格子,分别填写文字或数字的书面材料。 | |
表符 | biǎo fú | 犹表率。 | |
表的 | biǎo de | 1.标的,箭靶。比喻攻击目标。 2.比喻榜样。 | |
表次 | biǎo cì | 列表排列顺序。 | |
表崇 | biǎo chóng | 表彰尊崇。 | |
表尺 | biǎo chǐ | 枪炮上瞄准装置的一部分,按目标的距离,调节表尺可以提高命中率。通称标尺。 | |
表倡 | biǎo chàng | 表率倡导。 | |
表层 | biǎo céng | ㄅㄧㄠˇ ㄘㄥˊ | 物体表面的一层。 |
表伯 | biǎo bó | 称父之表哥。 | |
表白 | biǎo bái | ㄅㄧㄠˇ ㄅㄞˊ | 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再三表白ㄧ表白心迹。 |
表姊妹 | biǎo zǐ mèi | 姑母﹑舅父﹑姨母之女。年长于己者称表姊,少于己者称表妹。 | |
表子 | biǎo zǐ | 1.旧时称***。 2.指情妇。 | |
表着 | biǎo zhe | 1.显扬昭著。 2.用标帜标明固定。 3.犹标柱。 4.犹撰述。 | |
拜衮之岁 | bài gǔn zhī suì | 东汉邓禹二十四岁拜为大司徒,位至三公。见《后汉书.邓禹传》。衮,古代上公所服,借指三公。后因以“拜衮之岁”指二十四岁。 | |
拍衮 | pāi gǔn | 宋代大曲有拍与衮,为受胡曲影响的新声。故亦以称当时的流行曲调。 | |
槐衮 | huái gǔn | 喻指三公。衮,衮衣,上公所服。 | |
圭衮 | guī gǔn | 圭玉和衮衣。比喻朝廷的高位。 | |
公衮 | gōng gǔn | 1.上公之命服。衮﹐古代帝王﹑上公的礼服。 2.指三公一类的显职。 | |
高密衮 | gāo mì gǔn | 西汉末,邓禹助刘秀取得天下,建立东汉政权,被封为高密侯,君臣相得,融洽无间。事见《后汉书。邓禹传》。后遂以“高密衮”指功高而取显位。 | |
多尔衮 | duō ěr gǔn | 多尔衮(1612-1650)清代摄政王。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原封和硕睿亲王,屡次率部进攻明朝。后拥立皇太极幼子福临(顺治帝)即位,自为摄政王,独揽大权。1644年统率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后为明崇祯帝发丧,废除明末苛捐,又攻灭南明政权,镇压张献忠农民军和各地抗清义军, | |
补衮 | bǔ gǔn | 1.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语本《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2.唐代对补阙的别称。 | |
上衮 | shàng gǔn | 指宰辅。 | |
详衮 | xiáng gǔn | 即详稳。 | |
文衮 | wén gǔn | 文彩鲜艳的衮衣。古代皇帝及上卿的礼服。 | |
相衮 | xiāng gǔn | 相承;相沿。衮,用同“滚”。流动。 | |
乡衮 | xiāng gǔn | 乡绅。 | |
玄衮 | xuán gǔn | 1.亦作“玄裷”。 2.古代帝王及上公所穿的一种绣着卷龙的黑色礼服。 | |
御衮 | yù gǔn | 穿上衮服。谓帝王听政。 | |
宗衮 | zōng gǔn | 对同族居高位者之称。衮,天子及上公的礼服。 | |
走衮 | zǒu gǔn | 见“走滚”。 | |
衮刀 | gǔn dāo | 狭长而有长柄的大刀。 | |
衮斧 | gǔn fǔ | 谓褒贬。古代赐衮衣以示嘉奖,给斧钺以示惩罚,故云。 | |
衮龙袍 | gǔn lóng páo | 1.古代皇帝的朝服。上有龙纹,故称。 2.借指皇帝。 | |
衮衣 | gǔn yī | 1.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绘有卷龙的礼服。 2.借指帝王或上公。 | |
衮黼 | gǔn fǔ | 衮衣黼裳。古代帝王或上公的礼服。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