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拼音 注音 意思解释
丁字街 dīng zì jiē  呈T形的街道。 即两条相交处呈“T”形的街道
犯街 fàn jiē  犹犯夜。唐时京城置街鼓,朝暮传响,以戒夜行者。
长街 cháng jiē  大街。
三月街 sān yuè jiē  云南大理一带白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至廿日。为期五至七天。节日期间,除了物资交流外,还举行歌舞、射箭、赛马等文体活动。
扫街 sǎo jiē  1.旧时称元夕灯节夜深后沿路拾取失物。 2.清扫街道。
铜街 tóng jiē  洛阳铜驼街的省称。借指闹市。
铜驼街 tóng tuó jiē  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故洛阳城中。以道旁曾有汉铸铜驼两枚相对而得名。为古代著名的繁华区域。
行街 xíng jiē  大路。
星街 xīng jiē  星区名。毕昴两星分别在黄道之南北,日月五星皆循黄道而行,出入毕昴之间,故称两星间之区域为星街。
香街 xiāng jiē  指繁华的街道。
瑶街 yáo jiē  宫中通道的美称。
沿街 yán jiē  1.靠街。 2.顺着街道。
一街 yī jiē  方言。市街定期交易的一个周期。
云街 yún jiē  列成一排排的一组积云。 列成一排排的一组积云
玉街 yù jiē  天街的美称。泛指天界。
章街 zhāng jiē  章台街的简称。
正街 zhèng jiē  主要街道。
中街 zhōng jiē  星名。借指黄道。
转街 zhuǎn jiē  方言。逛街。
阿街 ā jiē  犹喝道。封建时代官员出门时﹐前面引路的差役喝令行人让路﹐表示威风。阿﹐通“诃”。
街舞 jiē wǔ  一种源于美国街头的舞蹈。20世纪80年代从欧美传入中国。舞蹈动作由走、跑、跳及头、颈、肩、四肢的屈伸和旋转等连贯而成。分为健身街舞和流行街舞两大类。
街闾 jiē lǘ  街坊里巷。
街陌 jiē mò  街道;街巷。
街面上 jiē miàn shàng  1.市面。 2.附近街巷。
街道树 jiē dào shù  种在街道两旁的树。
街坊 jiē fāng  ㄐㄧㄝ ㄐㄧㄝ ㄐㄧㄝ 邻居:我们是街坊。
街官 jiē guān  掌管巡察街道的官吏。
街坊家 jiē fāng jiā  指邻居。
街门扇 jiē mén shàn  方言。街门。
街灯 jiē dēng  ㄐㄧㄝ ㄉㄥ 路灯。 路灯
街区 jiē qū  由若干街道形成的一片区域,他家所在的街区离市中心较远。
街景 jiē jǐng  街市的景象。
街术 jiē shù  街道。
街尾 jiē wěi  街巷的尽头。
街途 jiē tú  街道。
街梢 jiē shāo  犹街尾。
街头 jiē tóu  ㄐㄧㄝ ㄊㄡˊ 街;街上:十字街头。
街心公园 jiē xīn gōng yuán  街道中的简易公园。
街巷 jiē xiàng  街道里巷。
街制 jiē zhì  街道的规制。
街上 jiē shàng  在城市的大道上。如:在街上碰见他。
街邮 jiē yóu  古亭名。
街子 jiē zǐ  1.犹街卒。 2.方言。市场;市集。
街心 jiē xīn  街道的中央部分:街心花园。 街道的中央部分街心公园
瓦衕子 wǎ tòng zǐ  蚶的别名。
胡衕 hú tòng  同“胡同”
痔衕 zhì tòng  即痔漏。
辔衘 pèi yù  见“辔衔”。
里正衙前 lǐ zhèng yá qián  宋代乡役名。宋初本以里正与户长﹑乡书手共同课督赋税,衙前主官物。后以里正为衙前,称“里正衙前”,职掌官物的押运和供应,负赔偿损失和弥补短缺等责任,故承役者往往破产。
三衙家 sān yá jiā  1.大模大样,傲慢。 2.犹言慢腾腾,懒洋洋。
新衙门 xīn yá mén  即会审公堂。清末设在上海租界里的司法审判机关﹐以区别于中国原有的审理官署﹐故称。按照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凡是中外互控的案件﹐都由会审公堂的中﹑英﹑美﹑法四国会审官审理﹐其实中国会审官形同虚设﹐不受重视。
总理衙门 zǒng lǐ yá mén  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1年初清政府为办理洋务而设立的中央机构。初由恭亲王奕?主持。主要职责是:办理外交事宜,兼管通商、海关、海防、制造、路矿、学校等项事务。实际上成为清政府的“内阁”。1901年改组为外交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改为“外务部”(外交部)令总理衙门传旨。—
晚衙 wǎn yá  旧时官署长官一日早晚两次坐衙,受属吏参拜治事。 傍晚申时坐衙称晚衙。
乔作衙 qiáo zuò yá  见“乔坐衙”。
乔衙 qiáo yá  犹言乔坐衙。
乔坐衙 qiáo zuò yá  1.亦作“乔作衙”。亦作“乔做衙”。 2.假装坐堂问事。谓装模作样摆架子。
排衙 pái yá  旧时主官升座,衙署陈设仪仗,僚属依次参谒,分立两旁,谓之排衙。
南衙 nán yá  1.唐代禁卫军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称“南牙”,兵分隶十六卫,统属宰相管辖。 2.唐代宰相官署。因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皇宫之南,故称。 3.宋时称开封府之官署为南衙。
柳衙 liǔ yá  谓成行排列的柳树。
匠衙 jiàng yá  旧时县府管理工匠的机构。

字典查询

拼音查字偏旁部首笔画查字汉字结构汉字拆字

热门组词

春组词夏组词秋组词冬组词鼠组词牛组词虎组词兔组词龙组词蛇组词马组词羊组词猴组词鸡组词狗组词猪组词狼组词熊组词猫组词

成语查询

联合式成语主谓式成语动宾式成语偏正式成语紧缩式成语连动式成语补充式成语复句式成语复杂式成语贬义成语中性成语褒义成语一般成语常用成语当代成语近代成语古代成语

诗词查询

诗词分类诗人大全诗词名句诗词大全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精选乐府

其他查询

反义词近义词文学典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