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昭题 | zhāo tí | 昭示所题之碑。 | |
题欵 | tí kuǎn | 见“题款”。 | |
题材 | tí cái | ㄊㄧˊ ㄘㄞˊ | 文艺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和现象。由作者对生活素材经过选择、集中、提炼加工而成。有时也指作品所表现的生活范围,如“战争题材”、“工业题材”等。 |
题凤 | tí fèng | 《世说新语.简傲》载:三国魏嵇康同吕安相友,一次吕至嵇家,嵇康外出,其兄邀吕入内,吕在门上写一“凤”字,不入而去。“凤”字为“凡鸟”二字所成,是吕安对嵇康之兄的嘲讽。后以“题凤”为贵客来访。 | |
题覆 | tí fù | 明代六部向皇帝进呈的一种公务文书。意谓题本奏覆。多用于回答垂询。 | |
题捕 | tí bǔ | 犹缉捕。 | |
题画 | tí huà | 在画面上题写诗文。 | |
题复 | tí fù | 谓上奏章请求恢复因事降革官员的原官原衔。 | |
题缄 | tí jiān | 在书信函件封皮上题写受件人姓名﹑官衔。 | |
题汉柱 | tí hàn zhù | 比喻郎官得到皇帝赏识。典出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二。 | |
题地 | tí dì | 谓突起在地上。 | |
题肩 | tí jiān | 鸟名。鹞鹰的一种。 | |
题要 | tí yào | 概要。 | |
题识 | tí shí | 1.写上标记。 2.指标记。 3.犹题跋。 4.犹题款。 | |
题结 | tí jié | 谓行文拘提犯法官吏,了结案件。 | |
题桥 | tí qiáo | 见“题桥柱”。 | |
题目 | tí mù | ㄊㄧˊ ㄇㄨˋ | 1.标题;篇目。 2.品评。 3.题识;名称。 4.试题;习题。 5.为问题。 6.主题;命题。 7.指话题。 8.借口;名义。 9.名堂;花样。 10.指迷信所说的命相。 11.见“题目正名”。 |
题疏 | tí shū | 1.指古代药局配药后,在药物外囊标注药名﹑服法﹑用量以及禁忌等事项。 2.署名于寺院疏头,多为资助香火费用。疏,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借指化缘簿。 3.犹上奏。 | |
题牌 | tí pái | 匾额;招牌。 | |
题剑 | tí jiàn | 1.谓题剑表德。《后汉书.韩棱传》﹕“﹝韩棱﹞为尚书令﹐与仆射郅寿﹑尚书陈宠﹐同时俱以才能称。肃宗尝赐诸尚书剑﹐唯此三人特以宝剑﹐自手署其名曰﹕‘韩棱楚龙渊﹐致寿蜀汉文﹐陈宠济南椎成。’时论者为之说﹕以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渊﹔寿明达有文章﹐故得汉文﹔宠敦朴﹐善不见外﹐故得椎 | |
题款 | tí kuǎn | 亦作“题欵”。1.在书画、楹联、书信、礼品等上面题写上款或下款。2.指所题写的上款或下款。 | |
题念 | tí niàn | 犹提念。多用于怀念死者。 | |
题襟 | tí jīn | 抒写胸怀。唐温庭筠﹑段成式﹐余知古常题诗唱和﹐有《汉上题襟集》十卷。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段成式》。后遂以“题襟”谓诗文唱和抒怀。 | |
题染 | tí rǎn | 题诗作画,笔墨点染。 | |
题破 | tí pò | 1.犹点明﹐道破。 2.犹题遍,题尽。谓对某一事物﹐已反复题写﹑品评,无可再写。 3.谓以笔墨题写﹑品评。破,助词。 | |
题扇桥 | tí shàn qiáo | 相传为晋王羲之替卖扇老姥题扇之处。桥在浙江省绍兴市蕺山之南。事见《晋书.王羲之传》。 | |
题书 | tí shū | 写信。 | |
题桥志 | tí qiáo zhì | 见“题柱志”。 | |
题桥柱 | tí qiáo zhù | 汉司马相如初离蜀赴长安,曾于成都城北升仙桥题句于桥柱,自述致身通显之志,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事见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太平御览》卷七三﹑《艺文类聚》卷六三引此,桥名作“升迁”。后以“题桥柱”比喻对功名有所抱负。 | |
题头 | tí tóu | 1.书写门头上的横披或匾额。 2.篇目,标题。 3.标志于报刊文章篇目之上的分类栏目。 | |
题旨 | tí zhǐ | 表明作品宗旨的文字:书前以题旨说明写作缘起及全书大意。 | |
题榜 | tí bǎng | 1.题写匾额。榜,匾额。 2.指所题写的匾额。 | |
题壁 | tí bì | 1.谓将诗文题写于壁上。 2.指题写在壁上的诗文。 | |
题柱客 | tí zhù kè | 指誓志求取功名荣显之士。 | |
题比 | tí bǐ | 八股文中的一股。通称“起股”。 | |
题注 | tí zhù | 1.以头额撞冲。 2.指僧道之进见。 附加在新闻、文章、电视节目等条目上的关于其来源或作者的说明 | |
题本 | tí běn | 1.明清时的一种奏章。明制:凡兵刑钱粮﹑地方民务等大小公事皆用题本,由官员用印具题﹐送通政司转交内阁入奏。私事则用奏本,不准用印。清初行题本与奏折制,科道及在京满汉官员奏折均可直达宫门陈奏;军机处设立后,内外官员有紧急事务悉具奏折﹐即送军机处﹐而送通政司转达内阁的题本却成例 | |
题赞 | tí zàn | 题写赞语或赞文。 | |
题字 | tí zì | 1.对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为留纪念而写上字。 2.指为留纪念所题写的字。 | |
题纸 | tí zhǐ | 写有考题的试纸。 | |
题志 | tí zhì | 1.犹题跋。 2.题写的标记,表札。 | |
题扁 | tí biǎn | 题写匾额。 | |
领颚 | lǐng è | 指下巴。 | |
下颚 | xià è | ㄒㄧㄚˋ ㄜˋ | 1.脊椎动物的下颚骨,又称下颌。 2.多数节肢动物口器的第二对附肢,也称“小颚”或“下腮”。生在口两旁的下方,是摄取食物﹑帮助咀嚼的器官。形状很小,长有很多短毛。 |
颛臾 | zhuān yú | 古国名。故址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 | |
颛国 | zhuān guó | 把持国政。颛,通“专”。 | |
颛门 | zhuān mén | 1.谓独立门户,自成一家。颛,通“专”。 2.专长。指某一门学问。颛,通“专”。 3.专攻于某一方面的。颛,通“专”。 | |
颛甿 | zhuān méng | 愚蒙的乡民。 | |
颛对 | zhuān duì | 1.颛,通“专”。谓任使节时独自随机应答。 2.颛,通“专”。指能独自随机应答的使者。 | |
颛决 | zhuān jué | 决断;专断。颛,通“专”。 | |
颛权 | zhuān quán | 独揽大权。颛,通“专”。 | |
颛恣 | zhuān zì | 1.专横放肆。颛,通“专”。 2.独自纵行。颛,通“专”。 | |
颛顼历 | zhuān xū lì | 历法名。我国古六历之一。“颛顼历”在周末已经制定,秦统一后颁行全国﹐以十月为岁首。自秦始皇二十六年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共行一百十七年。 | |
颛意 | zhuān yì | 专心。颛,通“专”。 | |
颛事 | zhuān shì | 擅自处理事情。颛,通“专”。 | |
颛笃 | zhuān dǔ | 拘谨笃实。 | |
颛颛 | zhuān zhuān | 1.愚昧无知貌。《汉书.贾捐之传》:“颛颛独居一海之中﹐雾露气湿﹐多毒草虫蛇水土之害﹐人未见虏﹐战士自死。”王先谦补注:“《说文》‘颛’下云:头颛谨皃。此言颛颛﹐状其蠢蒙无所知识﹐亦从谨字生训。”清薛福成《筹洋刍议.藩邦》:“无如僻在东海﹐颛颛自守﹐日即贫弱。”康有为《请废八股 | |
颛顼术 | zhuān xū shù | 即颛顼历。 | |
颛己 | zhuān jǐ | 1.固执己见。颛,通“专”。 2.擅自独断。颛,通“专”。 | |
颛固 | zhuān gù | 1.犹固执。颛,通“专”。 2.犹专一。颛,通“专”。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