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蝶裙 | dié qún | 绣有簇蝶的裙。 | |
翠裙 | cuì qún | 绿色的裙子。 | |
钗裙 | chāi qún | 首饰与衣裙。 | |
衬裙 | chèn qún | 穿在里层的裙子。∶穿在里面的裙子 | |
百折裙 | bǎi zhé qún | 见“百褶裙”。 | |
水裙 | shuǐ qún | 戏曲服装。白色短裙,系于腰间。系水裙的脚色,大多为渔夫﹑樵夫﹑店小二等。 | |
套裙 | tào qún | 1.穿在另一条裙子外面的裙子;亦指褶起来显示衬裙、里裙的罩裙。2.从前妇女和小儿外面穿的裙子,通常成为裙衫的一部分。 | |
秃裙 | tū qún | 没有贴边的裙。 | |
条裙 | tiáo qún | 长裙。 | |
围裙 | wéi qún | ㄨㄟˊ ㄑㄩㄣˊ | 围在身前用以遮蔽衣服或身体的裙状物。 操作时围在身前保护衣服或身体的织物 |
砑罗裙 | yà luó qún | 用砑罗制的裙。 | |
郁金裙 | yù jīn qún | 古时用郁金染制的金黄色裙。亦泛指黄裙。 | |
皂裙 | zào qún | 1.亦作“皁裙”。 2.鹳的别名。 | |
战裙 | zhàn qún | 古时军服。围在腰部以下,障于左右两腿之外,多用皮革制成。 | |
桌裙 | zhuō qún | 即桌帏。 | |
裙衩 | qún chà | ㄑㄩㄣˊ ㄔㄚˋ | 妇女的代称。 |
裙腰 | qún yāo | 1.裙的上端紧束于腰部之处。 2.比喻狭长的小路。 | |
裙钗 | qún chāi | ㄑㄩㄣˊ ㄔㄞ | 古代妇女穿的裙子和头上的插钗。常用称指妇女:裙钗不逊须眉汉。 |
裙子 | qún zi | ㄑㄩㄣˊ ㄗㄧ | 一种围在腰部以下的服装。 一种围在腰部以下的服装,多为女子着装 |
裙门 | qún mén | 裙子前面的一幅。 | |
裙屐 | qún jī | 1.亦作“裠屐”。 2.裙,下裳;屐,木底鞋。原指六朝贵游子弟的衣着。后泛指富家子弟的时髦装束。 3.借指衣着时髦的富家子弟。 | |
裙裤 | qún kù | 一种裤腿的外形似裙子的女裤。有长短两种:长的在膝盖以下,短的在膝盖以上。是一种方便、舒适的生活服装。在旅游和体育活动时都可穿用。面料厚薄的选择可根据季节而定,但应具有一定的悬垂性和飘逸感。 一种妇女服装,样子像喇叭裙,但像裤子那样分开并缝制的 | |
裙衫 | qún shān | 裙子和衣衫。亦泛指衣服。 | |
點補 | diǎn bǔ | 谓进食少量食品。《红楼梦》第六二回:“姑娘们玩一会子,还该点补些小食儿。”《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只这一顿,就撮了三大碗儿小米子粥,还点补了二十来个鸡子儿。” | |
白裌 | bái jiá | 即白袷。 唐 李颀《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白裌春衫仙吏赠,乌皮隐几臺郎与。” | |
裌裙 | jiá qún | 有里和面两层的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著我绣裌裙,事事四五通。” | |
臝裎 | luǒ chéng | 赤身露体。 | |
裣衽 | liǎn rèn | 古时女子所行的礼,拉起衣服下摆的角。 古时女子所行的礼,拉起衣服下摆的角 | |
衫褃 | shān kèn | 衣衫的腰身。 | |
衣褃 | yī kèn | 腋下的衣缝。指挂肩或腰身。 | |
袍褂党 | páo guà dǎng | 指民国初年穿长袍马褂以示反对共和的豪绅阶层。 | |
马褂树 | mǎ guà shù | 树名。即鹅掌楸。 | |
汗褂儿 | hàn guà er | 汗衫。∶旧式大襟有袖的汗衫 | |
袍褂 | páo guà | 1.袍服和外褂。清代官服的主要组成部分。 2.旧时男子所穿的长袍马褂。 | |
皮褂 | pí guà | 用毛皮做的上衣。 | |
马褂 | mǎ guà | 穿在长袍外的对襟短褂。本为满族人骑马穿的服装,故称。 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以黑色为最普通。原来是满族人骑马时所穿的衣服 | |
短褂 | duǎn guà | 一种中式短上衣。 | |
补褂 | bǔ guà | 即补服。 | |
比肩褂 | bǐ jiān guà | 坎肩。 | |
小褂 | xiǎo guà | 贴身穿的中式单上衣。 | |
罩褂 | zhào guà | 罩衣。 | |
褂子 | guà zi | 中式的单上衣。 | |
匡裨 | kuāng bì | 匡正补益。 | |
无裨 | wú bì | 无补,无助。 | |
裨属 | bì shǔ | 佐属。 | |
裨正 | bì zhèng | 裨补匡正。 | |
裨益 | bì yì | ㄅㄧˋ ㄧˋ | 〈书〉①益处:学习先进经验,对于改进工作,大有裨益。②使受益:植树造林是裨益当代、造福子孙的大事。 |
裨王 | bì wáng | 汉时称匈奴的小王。 | |
裨师 | bì shī | 指主力军以外的部分军队。 | |
裨附 | bì fù | 辅佐。 | |
裨贩 | bì fàn | 1.小贩。 2.引申为贩卖。 | |
裨补 | bì bǔ | 增加补益。 | |
裨裨 | bì bì | 象声词。鸟鸣声。 | |
裮被 | chāng bèi | 披衣不结带,散乱不整的样子。引申为放纵自恣。 | |
直裰 | zhí duō | 古代士大夫所穿的一种便服。也指道士和僧人穿的道袍和僧袍。 | |
托裱 | tuō biǎo | 托背装裱。 | |
裱画 | biǎo huà | 装裱字画。 装裱字画 | |
裱轴 | biǎo zhóu | 1.亦作“褾轴”。 2.书画裱褙时装置卷轴并加装饰。 3.指裱成的卷轴。 | |
裱托 | biǎo tuō | 犹裱褙。 | |
裱绫 | biǎo líng | 1.亦作“褾绫”。 2.装裱在书画作品上的绫纸。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