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硃票 | zhū piào | 见“硃笔官票”。 | |
硃砂 | zhū shā | 亦作“硃沙”。矿物名。旧称丹砂。炼汞的主要原料。色鲜红。可作颜料,亦供药用。以 湖南 辰州 产者为最佳,故又称辰砂。元 无名氏《硃砂担》第二折:“苦奔波,枉生受。有谁人肯搭救。单只被几颗硃砂送了我头。”清 昭槤《啸亭杂录·尹文端公》:“公白晳少鬚眉,丰颐大口,声清扬远闻,著体 | |
硃印 | zhū yìn | 朱色印记。 清 孔尚任《桃花扇·沉江》:“你看衣裳里面浑身硃印。”《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説着,解开那包袱,把两封纸包拆开,只见包着两百两同泰号硃印上色叶金。” | |
硃锭 | zhū dìng | 用朱砂制的墨锭。 | |
硃汞 | zhū gǒng | 水银的原料。《参同契》卷上“復起驰走”蔡一彪 集解引 宋 俞琰 曰:“烧竭硃汞,竟无所得。” | |
硃笔条子 | zhū bǐ tiáo zi | 皇帝用朱笔写的批条。 | |
硃笔票 | zhū bǐ piào | 见“硃笔官票”。 | |
硃笔 | zhū bǐ | 使用朱墨之笔;红色笔。 | |
硃押 | zhū yā | 用朱笔在封条等上面签字或画花押。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柜式附》:“本官当堂亲验四围底盖俱无损裂及活孔缝痕,随验明锁钥,将锁门硃押,并柜口週围封固。” | |
硃批 | zhū pī | 1.见“硃批諭旨”。 | |
硃笔官票 | zhū bǐ guān piào | 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 | |
瘠硗 | jí qiāo | 贫瘠硗薄。谓土地坚硬不肥沃。 | |
肥硗 | féi qiāo | 亦作“肥墝”、“肥墽”。土地肥沃或瘠薄。 | |
硗戛 | qiāo jiá | 形容文句佶屈聱牙,生硬晦涩。 | |
硗薄 | qiāo báo | 1.土质贫瘠。亦指贫瘠的土地。 2.比喻人情或风俗浮薄。 | |
硗瘠 | qiāo jí | 1.亦作“硗塉”。 2.(土地)瘠薄。 | |
硗硗 | qiāo qiāo | 1.隆起突出貌;高峻貌。 2.坚硬貌。 | |
硗狭 | qiāo xiá | 见“硗陿”。 | |
硗秃 | qiāo tū | 贫瘠多石不生草木之地。 | |
硗脊 | qiāo jǐ | 土地坚硬瘠薄。 | |
营砦 | yíng zhài | 见“营寨”。 | |
社木砦 | shè mù zhài | 故址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东。相传因汉光武帝刘秀在此植木得名。宋时在此驻兵戍守。绍兴四年(1134年)曾被农民起义军杨么所攻破。 | |
官砦 | guān zhài | 1.亦作“官寨”。 2.官兵的营寨。 3.藏族土司的住宅。 | |
拔砦 | bá zhài | 见“拔寨”。 | |
山砦 | shān zhài | 见“山寨”。 | |
水砦 | shuǐ zhài | 见“水寨”。 | |
砦窳 | zhài yǔ | 苟且;懒惰。 | |
砦嗸 | zhài áo | 诋毁。 | |
乖硋 | guāi ài | 同“乖碍”。硋,同“碍”。 | |
辍硋 | chuò ài | 见“辍阂”。 | |
不硋 | bù ài | 无碍。 | |
硱硱 | kǔn kǔn | 形容山石高耸。 | |
害硶 | hài cén | 见“害磣”。 | |
砢硶 | luǒ cén | 见“砢磣”。 | |
硡峒 | hōng dòng | 象声词。形容声音宏大。 | |
朴硝 | pò xiāo | 见“朴消”。 质地不纯的硫酸晶体,由海水或盐湖水熬过沉淀而成,用来硝皮革,也可供药用 | |
马牙硝 | mǎ yá xiāo | 1.亦作“马牙消”。 2.朴硝的一种。 | |
生硝 | shēng xiāo | 含硝酸盐的碎砾或产于智利和秘鲁的硝酸钠沉积岩。 含硝酸盐的碎砾或产于智利和秘鲁的硝酸钠沉积岩 | |
烟硝 | yān xiāo | 火药名。以木炭﹑硝石及硫黄的粉屑混合制成。 | |
硝熟 | xiāo shú | 用芒硝﹑朴硝等鞣制动物皮革使之变软。 | |
硝瘠 | xiāo jí | 土地坚硬而瘠薄。 | |
硝子 | xiāo zǐ | 人造水晶。 | |
硝烟 | xiāo yān | ㄒㄧㄠ ㄧㄢ | 爆炸物爆炸后形成的烟雾。 爆炸后产生的烟雾经过炮火硝烟洗礼的军旗 |
丰硠 | fēng láng | 宏亮的声响。 | |
硠硠 | láng láng | 1.石相击声。 2.形容他物相击声。 3.坚强。 | |
硩陊 | chè duò | 谓摘采而坠落。 | |
砢硪 | luǒ wò | 高峻貌。亦指高山。 | |
砐硪 | è wò | 高大貌。 | |
石硪 | shí wò | 石或铁制的打夯工具。 | |
硰石 | shā shí | 古地名。在今山西省宁武县境。 | |
洋硷 | yáng jiǎn | 见“洋碱”。 | |
卤硷 | lǔ jiǎn | 亦作“卤鹻”。石碱。 | |
硷瘠 | jiǎn jí | 亦作“鹻瘠”。犹卤瘠。 | |
硷盐 | jiǎn yán | 亦作“鹻盐”。食盐的一种。 | |
硷气 | jiǎn qì | 亦作“鹻气”。 卤盐咸腥之气味。清 曹德馨《盐罢煎》诗:“腊滷给三月,伏滷给半年。日炙北风结,鹻气蒸海壖。” | |
硷土 | jiǎn tǔ | 亦作“鹻土”。 含有硷质的土壤。 | |
硷卤 | jiǎn lǔ | 1.亦作“鹻卤”。亦作“鹻滷”。盐碱土上泛出的盐霜。 | |
的确凉 | dí què liáng | 见“的确良”。 | |
认确 | rèn què | 犹认实。 | |
明确 | míng què | ㄇㄧㄥˊ ㄑㄩㄝˋ | 1.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 2.使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