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石棺 | shí guān | 石制的棺。 石制棺槨,常饰以雕刻 | |
石材 | shí cái | 1.柱下石础。 2.石料,供建筑或制造各种器具用的石质材料。 | |
石犀 | shí xī | 石刻的犀牛。古代迷信,以为置于岸边可镇压水怪。 | |
石女 | shí nǚ | 阴道生理构造不完全的女人。 又名“实女”,处女膜闭锁,无阴道或阴道发育不全而不能性交的女子 | |
石椁 | shí guǒ | 石制的外棺。 | |
石珠 | shí zhū | 1.一种美玉,即玫瑰。 2.琅玕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青琅玕》。 | |
石祖 | shí zǔ | 奇石之祖。谓奇石中之最奇者。 | |
石牙 | shí yá | 齿状之石。 | |
石星 | shí xīng | 流星。比喻灯火。 | |
石马 | shí mǎ | 石雕的马。古时多列于帝王及贵官墓前。 | |
石胆 | shí dǎn | 胆矾的别名。《本草经·玉石部·石胆》:“石胆,味酸小寒。主明目,目痛金创诸癎痉……一名毕石。”晋 张华《博物志》卷九:“魏文帝 黄初 三年,武都 西部都尉 王褒 献石胆二十斤。”《北史·宕昌传》:“孝文 时,遣使 子桥 表贡硃砂、雌黄、白石胆各一百斤。”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四·石胆 | |
石枰 | shí píng | 石棋盘。 | |
石阻 | shí zǔ | 因多石而形成险阻。亦指多石险阻之地。 | |
石兄 | shí xiōng | 宋书画家米芾好奇石,至呼佳石为“石兄”。事见宋费兖《梁溪漫志.米元章拜石》:“米元章守濡须,闻有怪石在河壖……公命移至州治,为燕游之玩。石至而惊,遽命设席,拜于庭下,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后即用以称佳石﹑奇石。 | |
石坎 | shí kǎn | 1.石门坎,石门框的下部。 2.石洞;石坑。 | |
石斛 | shí hú |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节,绿褐色,开白花,花瓣的顶端呈淡紫色。茎可入药。 | |
石灰岩 | shí huī yán | 主要成分为方解石的一种沉积岩。遇冷稀盐酸能强烈起泡。纯石灰岩为浅灰色、灰色,常因含不同杂质而呈不同颜色。易溶蚀,在石灰岩发育地区,常会形成溶洞、石林等风景。可用来烧制水泥和石灰,作建筑材料、冶金熔剂等。 | |
石铠 | shí kǎi | 坚固的铠甲。 | |
石馆 | shí guǎn | 亦作“石舘”。即 汉 代皇家藏书处 石渠阁 。后亦泛指国家藏书处。 | |
石邮 | shí yóu | 见“石尤风”。 | |
石杠 | shí gàng | 1.亦作“石矼”。 2.石桥。一说为置于水中供人渡涉的踏脚石。 | |
石灰 | shí huī | 有生石灰和熟石灰之分。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白色固体,耐火难熔。将碳酸钙含量高的石灰岩在通风的石灰窑中煅烧至900℃以上即得。与水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或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即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又称“消石灰”。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工业上用于鞣制皮革,制造玻璃、漂***、 | |
石门 | shí mén | 1.春秋鲁城外门。 2.借指贤者。 3.控制水流的石闸。 4.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 5.古道路名。 | |
石屏 | shí píng | 1.石制屏风。 2.壁立如屏的山石。 | |
石步 | shí bù | 1.水边石级。 2.置于溪流小河中供人渡涉的踏脚石。 | |
石膏 | shí gāo | 无机化合物,化学式CaSO4·2H2O。透明或半透明结晶体,白色、淡黄色、粉红色或灰色。大部分为天然产,用于建筑、装饰、塑造和制造水泥等。中医用作解热药,农业上用来改良碱化土壤。也叫生石膏。 | |
石剑 | shí jiàn | 形似利剑的山石或山峰。 | |
石华 | shí huá | 介类。附生于海中石上。肉如蛎房,可食;壳如牡蛎而大,可装饰户牖。 | |
石枕 | shí zhěn | 1.石制的枕头。 2.古地名。 | |
石汗 | shí hàn | 因空气湿度大而凝聚在石上的水珠。 | |
石癖 | shí pǐ | 爱石的癖好。 | |
石扉 | shí fēi | 石洞的口。形似大门敞开,故称。亦借指隐者所居之门。 | |
石料 | shí liào | 做建筑、雕刻等材料用的岩石或与岩石相似的物质。 做建筑、雕刻等材料用的岩石或与岩石相似的物质 | |
石钟乳 | shí zhōng rǔ | 钟乳石。石灰岩洞中悬在洞顶上的锥状物体,由含碳酸钙的水溶液逐渐蒸发凝结而成。 | |
石云 | shí yún | 山石间通起的云气。 | |
石矴 | shí dìng | 系船的石礅。 | |
矴铁 | dìng tiě | 系船于矴石的铁索。 | |
矴石 | dìng shí | 1.亦作“碇石”。 2.稳定船身的石块或系船的石礅。 | |
阶矶 | jiē jī | 阶石。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邓秀梅 走过天井,才上阶矶,就看见一位中等身材的壮年男子满脸含笑地从房间里出来。” | |
鹄矶 | hú jī | 黄鹄矶。在今武汉市蛇山西北,其上有黄鹤楼。鹄,通“鹤”。 | |
断矶 | duàn jī | 突出水边的陡峭石滩。 | |
钓矶 | diào jī | 钓鱼时坐的岩石。 | |
燕子矶 | yàn zi jī | 地名。在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部观音山。突出的岩石屹立长江边,三面悬絶,宛如飞燕,故名。 | |
渔矶 | yú jī | 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 |
矶沚 | jī zhǐ | 水边石滩与水中小洲。借指泊船处。 | |
矶激 | jī jī | 冲击上涌;激荡。 | |
白矾楼 | bái fán lóu | 北宋东京著名酒楼名。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 |
山矾水 | shān fán shuǐ | 六月黄河水的特称。 | |
白矾 | bái fán | 明矾的通称。 | |
榷矾 | què fán | 官府对矾实行专卖。 | |
明矾 | míng fán | “硫酸铝钾”的俗称。见“硫酸铝钾”。 两种无色或白色同晶型结晶状的铝的复合硫酸盐之一种其化学式为 KAL(SO 4 ) 2 .12H 2 O,具有微酸甜收敛味道,主要作药用,内服作为催吐剂,局部应用作为收敛剂和止血剂——亦称“钾矾” | |
枯矾 | kū fán | 加热于明矾,去其结晶,成一种白色粗松之轻块,用为止血收敛药。 | |
绛矾 | jiàng fán | 明矾之一种。由靑矾煅成,呈赤色,为透明结晶体。产于山西﹑安徽等地。可用于粉刷涂料及油漆。 | |
胆矾 | dǎn fán | 即“硫酸铜”。 | |
山矾 | shān fán | 1.花名。常绿灌木。春开白花,芳香。 2.代指弟弟。 | |
土矾 | tǔ fán | 当地产的矾石。 | |
朱矾 | zhū fán | 铁矾土。因其含氧化铁而呈红色。可入药,或作颜料。 | |
矾法 | fán fǎ | 宋代明矾生产运销的法规。 | |
矾书 | fán shū | 用明矾水写的保密书信。其字水干无迹,湿时方显。 | |
矾山 | fán shān | 1.宋代士大夫暑月宴客,堆明矾于盘中,置席上以像冰雪,称为“矾山”。 2.山名。在安徽省庐江县。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