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龙辅 | lóng fǔ | 盛龙节的玉函。 | |
龙沙 | lóng shā | 1.即白龙堆。 2.今河北喜峰口外卢龙山后的大漠。 3.南京市内狮子山,晋元帝初渡江,见其山岭连绵﹐险要如塞北卢龙,故亦名卢龙山。遂以塞北卢龙山后沙漠指南京狮子山后的江畔沙滩。 4.指江西南昌城北一带白沙丘。 5.泛指塞外漠北边塞之地;荒漠。 6.草名。麻黄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 | |
龙腮 | lóng sāi | 琴名。 | |
龙辀 | lóng zhōu | 1.神话传说中的龙车,乃“日”所乘。 2.端上刻作龙头的车辕。借指天子之车。 | |
龙邛 | lóng qióng | 水波互相撞击之貌。 | |
龙枣 | lóng zǎo | 泽兰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泽兰》。 | |
龙楯 | lóng dùn | 见“龙盾”。 | |
龙辇 | lóng niǎn | 皇帝的车驾。 | |
龙腹 | lóng fù |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后以“龙腹”为跻身贤人之间的典故。 | |
龙拿 | lóng ná | 龙腾起捉物貌。形容山势起伏蜿蜒。 | |
龙木 | lóng mù | 龙须草。 | |
龙驾 | lóng jià | 1.龙拉的车。 | |
龙驹 | lóng jū | 1.指骏马。 南朝 陈 徐陵《骢马驱》诗:“白马号龙驹,雕鞍名鏤衢。”唐 杜甫《惜别行送刘判官》:“祗收壮健胜铁甲,岂因格鬭求龙驹。”明 徐复祚《投梭记·恣劫》:“请缨倜儻,僇长鲸龙泉射芒;死绥慨慷,斩 蚩尤 龙驹快驤。”郭沫若《题画赠朝鲜同志》诗:“龙驹一日行千里,国运升恒亦如此 | |
龙势 | lóng shì | 晋王嘉《拾遗记.少昊》:“有水屈曲亦如龙凤之状,有山盘纡亦如屈龙之势。”后因以“龙势”指盘屈夭矫如龙之物。 | |
龙瓶 | lóng píng | 饰龙形的花瓶。 | |
龙祠 | lóng cí | 1.古代匈奴单于大会龙城,祭祀天地鬼神。 2.祭祀龙神的祠庙。 | |
龙殿 | lóng diàn | 1.宫殿;朝堂。 2.龙宫。 | |
龙门阵 | lóng mén zhèn | ㄌㄨㄙˊ ㄇㄣˊ ㄓㄣˋ | 见〖摆龙门阵〗。 |
龙纶 | lóng lún | 圣旨﹐诏旨。 | |
龙门 | lóng mén | ①比喻声望卓著的人的府第: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②古代科举试场的正门,后喻指科举中式为登龙门:桂树曾争折,龙门几共登。③堤坝合龙前的缺口。 | |
龙体 | lóng tǐ | 1.龙的躯体。 2.帝王的身体。 皇帝之身龙体无恙 | |
龙楼 | lóng lóu | 1.汉代太子宫门名。 2.借指太子所居之宫。 3.借指太子。 4.指朝堂。 | |
龙辔 | lóng pèi | 神仙乘坐的龙驾的车。 | |
龙陛 | lóng bì | 宫殿的台阶。 | |
龙举 | lóng jǔ | 1.犹龙翔。 2.喻王业兴起。 3.谓羽化而登仙。 4.犹言龙蟠凤翥。形容笔势。 | |
龙案 | lóng àn | 御案。 | |
龙文剑 | lóng wén jiàn | 晋张华《博物志》卷六:“干将,阳,龙文;莫邪,阴,漫理。”后因称宝剑为龙文剑。 | |
龙镳 | lóng biāo | 1.仙人的坐骑。 2.骏马。 3.皇帝的车驾。借指皇帝。 | |
龙涛 | lóng tāo | 美酒名。 | |
龙气 | lóng qì | 1.龙脑香的香气。 2.《易.干》:“云从龙。”后因称云雾为“龙气”。 3.指帝王之气。 | |
龙阶 | lóng jiē | 即龙墀。 | |
龙彩 | lóng cǎi | 《史记.项羽本纪》:“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后因以“龙彩”指斑斓的色彩。 | |
龙标 | lóng biāo | 1.地名。即今湖南省黔阳县。南朝梁为龙?县,隋属沅陵郡,唐武德七年改名龙标县,因龙标山得名。 2.指唐代诗人王昌龄。王曾左迁龙标,为龙标尉,因称。 3.犹龙榜﹑龙虎榜。 4.龙船竞渡时争夺的锦标。 | |
龙钵 | lóng bō | 咒龙请雨之钵。典出《晋书.艺术传.僧涉》:“﹝僧涉﹞能以秘祝下神龙,每旱﹐坚常使之咒龙请雨。俄而龙下钵中,天辄大雨,坚及群臣亲就钵观之。” | |
龙轩 | lóng xuān | 指帝王车驾。 | |
龙性 | lóng xìng | 1.倔强难驯的性格。 2.指骏马。 3.指变化屈伸貌。 | |
龙笙 | lóng shēng | 笙的一种。指声如龙吟或以龙为饰的笙。 | |
龙池 | lóng chí | 1.琴底的二孔眼之一。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沼。 2.池名。所名之池非一。其一在唐长安隆庆坊玄宗未即位时所居的旧邸旁,中宗曾泛舟其中。玄宗即位后于隆庆坊建兴庆宫,龙池被包容于内。在今陕西西安兴庆公园内。 3.犹凤池。指中书省。 4.借指内阁。 | |
龙唇 | lóng chún | 琴唇的美称。或说琴唇以龙为饰者。 | |
龙奋 | lóng fèn | 谓贤才之士奋发有为。 | |
龙煤 | lóng méi | 龙脑香焚烧后的馀烬。 | |
龙户 | lóng hù | 旧时南方的水上居民。也称蜑户﹑蛋户。 | |
龙宫 | lóng gōng | 神话传说中龙王的宫殿。 神话中龙王居住的海底宫殿 | |
龙光 | lóng guāng | 1.龙身上的光。喻指不同寻常的光辉。 2.指发生不同寻常的光辉。 3.天子气,瑞气。 4.非凡的风采,神采。 5.特指皇帝的风采。 6.指才华。 7.喻指有才华者。 8.宝剑的光芒。 9.皇帝给予的恩宠,荣光。龙,通“宠”。语本《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为龙为光。”毛传﹕“龙﹐宠也。”郑玄笺:“‘为 | |
龙公 | lóng gōng | 称龙王。 | |
龙扈 | lóng hù | 皇帝的扈从。 | |
龙怪 | lóng guài | 龙神。 | |
龙椁 | lóng guǒ | 皇帝的棺椁。 | |
龙钩 | lóng gōu | 钩镰刀之类的利器。 | |
龙歌 | lóng gē | 管乐器的吹奏声。 | |
柳笼栲栳 | liǔ lóng kǎo lǎo | 柳条编制的笆斗之类的盛物器具。 | |
直笼桶 | zhí lóng tǒng | 臃肿貌。 | |
囚笼 | qiú lóng | ㄑㄧㄡˊ ㄌㄨㄙˊ | 旧时拘禁或解送犯人用的木笼。 拘禁囚徒的木笼 |
丘笼 | qiū lóng | 盛土的器具。 | |
邛笼 | qióng lóng | 也称“碉楼”。羌族的传统民居。流行于四川茂县。一般平面呈四方形,用石块砌造。分三层,上层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有门,层与层之间有独木梯上下。外形雄伟,建造坚固,最多达十三至十四层,高30余米,具有居住和防卫等用途。 | |
气笼 | qì lóng | 圆筒形的竹编物,立于仓库谷物中以通气,防止谷类变质。 圆筒形的竹编物,立于仓库谷物中以通气,防止谷类变质 | |
皮灯笼 | pí dēng lóng | 皮做的灯笼。因光暗不明﹐喻指糊涂昏暗或糊涂昏暗之人。 | |
木笼 | mù lóng | 装满重料(如石块或碎砖)的圆木框架或横条木框架,供修建船坞、 码头、 堤坝或类似结构时沉入水底作基础或挡墙之用。 装满重料(如石块或碎砖)的圆木框架或横条木框架,供修建船坞、 码头、 堤坝或类似结构时沉入水底作基础或挡墙之用 | |
牢笼 | láo lóng | ㄌㄠˊ ㄌㄨㄙˊ | ①关住鸟兽的东西。比喻束缚人的事物:冲破旧思想的牢笼。②骗人的圈套:堕入牢笼。③〈书〉用手段笼络:牢笼诱骗。④束缚:不为旧礼教所牢笼。 |
劳笼 | láo lóng | 1.包罗。 2.引申指陷入圈套。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