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 | 注音 | 意思解释 |
---|---|---|---|
镐池君 | hào chí jūn | 水神名。一说指周武王。 | |
镐池 | hào chí | 古池名。在西周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丰镐村西北洼地一带。池水经由滈水﹐北注入渭。汉武帝在池南凿昆明池。唐贞观中﹐丰滈二水入昆明池。唐以后湮废。 | |
镐宴 | hào yàn | 谓天下太平﹐君臣同乐。 | |
镐镐 | hào hào | 光明貌。镐﹐通“皓”。 | |
铃镊 | líng niè | 缀有垂饰的风铃﹑鸾铃。 | |
刀镊 | dāo niè | 1.亦作“刀籋”。 2.刀与镊子。除毛发的工具。亦借指理发整容。 | |
钗镊 | chāi niè | 首端缀有垂饰之钗。 | |
镊子 | niè zi | 拔除毛发或夹取细物的用具。一般用金属制成。 一种用于摘、持或操作的小钳形工具(如拔毛或夹持钟表零件) | |
镊白 | niè bái | 谓拔除白发和白须。 | |
钢镚儿 | gāng bèng ér | 指金属辅币。也叫钢镚子。 | |
镚子儿 | bèng zǐ er | 〈方〉指极少量的钱:镚子儿不值ㄧ一个镚子儿也不给。 | |
镚子 | bèng zǐ | 原指清末不带孔的小铜币﹐十个当一个铜元。后把小形的硬币叫钢镚子或钢镚儿。也说镚儿。 | |
镚儿 | bèng ér | 镚子。 | |
镠铁 | liú tiě | 1.亦作“鏐銕”。 | |
镠珌 | liú bì | 用纯美黄金制作的刀鞘末端的装饰品。珌﹐刀鞘末端饰物。 | |
贲镛 | bēn yōng | 语本《诗.大雅.灵台》:“虡业维枞,贲鼓维镛。”孔颖达疏:“贲,大也。故谓大鼓为贲鼓……大钟谓之镛。”后亦用以形容如钟鼓般宏壮的声音。 | |
丝镛 | sī yōng | 泛指琴瑟钟磬之类的乐器。镛,大钟。 | |
钟镛 | zhōng yōng | 钟和镛。泛指大钟。 | |
啮镞法 | niè zú fǎ | 古代传说善射者以口接箭防身的技艺。 | |
木镞 | mù zú | 一种假箭,箭镞以木削制而成。 | |
利镞 | lì zú | 锐利的箭头。 | |
刚镞 | gāng zú | 铁箭头。 | |
锋镞 | fēng zú | 犹锋镝。借指兵器或战争。 | |
丹镞 | dān zú | 生在矿床上如箭镞的丹砂。 | |
石镞 | shí zú | 石制箭头。 | |
矢镞 | shǐ zú | 箭头。 | |
镞镞 | zú zú | 1.挺拔貌。 2.突出貌。 3.锐利貌。 4.簇拥貌。镞﹐通“簇”。 | |
镞镂 | zú lòu | 雕刻。 | |
起镖 | qǐ biāo | 保镖者押货起行。 | |
水镖 | shuǐ biāo | 方言。也叫水撇。用瓦片﹑瓷片掷向水面并使之擦水面飞驰同时划起水痕。 | |
梭镖 | suō biāo | 见“梭标”。 装上长柄的两边有刃的尖刀每逢作战,群众都自动送情报,出提架,拿着梭镖,大刀来配合。——《遵义会议的光芒》 | |
铁镖 | tiě biāo | 见“铁标”。 | |
镖枪 | biāo qiāng | 见“镖槍”。 一种长柄尖头的武器 | |
镖客 | biāo kè | 旧时给行旅或运输中的货物保镖的人。也叫镖师。 为别人护送财物或保护人身安全的人。亦称“保镖” | |
镖局 | biāo jú | 保镖的营业机构 。 旧时从事保镖业务的组织,即“镖行” | |
敲镘儿 | qiāo màn ér | 敲诈钱财。镘儿,指钱。 | |
钱镘 | qián màn | 钱币的背面。 | |
巴镘 | bā màn | 1.亦作“巴谩”。 2.古代博戏名。盛行于宋元。 3.巴望赢钱。引申为爱财;诈骗牟利。 | |
手镘 | shǒu màn | 以手持镘。谓作泥水工。 | |
统镘 | tǒng màn | 广有钱财。 | |
铜镘 | tóng màn | 铜钱。 | |
污镘 | wū màn | 见“污墁”。 | |
杇镘 | wū màn | 见“杇墁”。 | |
圬镘 | wū màn | 见“圬墁”。 | |
镘板 | màn bǎn | 似耙而没有齿的木制工具,用于找平新灌注的混凝土。 似耙而没有齿的木制工具,用于找平新灌注的混凝土 | |
锋镝 | fēng dí | 〈书〉刀刃和箭头,泛指兵器,也比喻战争:锋镝余生。 锋,刀口;镝,箭头。泛指兵器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汉. 贾谊《过秦论》 | |
霜镝 | shuāng dí | 锐利的箭。 | |
镝锋 | dí fēng | 箭头的尖端。 | |
磨镜石 | mó jìng shí | 传说轩辕氏铸镜时用以磨镜的石头。 | |
画镜线 | huà jìng xiàn | 挂镜线。 | |
犂镜 | lí jìng | 亦称“犂壁”。 亦作“犁镜”。安于犁铧上方的金属部件。用以翻转和破碎犁起的土块。 | |
照胆镜 | zhào dǎn jìng | 照胆镜”的原典:传说秦始皇有一面宝鉴,能见人肝胆,名为“照胆镜”。 | |
八卦镜 | bā guà jìng | 画有八卦图形的镜子,挂在门楣上可以避邪。 | |
胃镜 | wèi jìng | 进行胃内直视检查的一种管形器械,经口腔及食道进入胃,借光学及照明装置窥视胃粘膜的变化,并可采取病变部位粘膜作病理诊断。 进行胃内直视检查的一种管形器械,经口腔及食道进入胃,借光学及照明装置窥视胃粘膜的变化,并可采取病变部位粘膜作病理诊断 | |
睿镜 | ruì jìng | 犹明镜。 | |
鹊镜 | què jìng | 指背面铸有鹊形的铜镜。 | |
琼镜 | qióng jìng | 玉镜。喻清明之道。 | |
铨镜 | quán jìng | 评选鉴别。 | |
千丈镜 | qiān zhàng jìng | 喻指清水池。 | |
七子镜 | qī zǐ jìng | 镜名。因安装在饰有七子图案的镜台上而得名。参阅《初学记》卷二五引三国魏曹操《上杂物疏》。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3-2024 风锐辞海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